楚國在戰國時期乏善可陳,為何於秦末卻迸發驚天之力?

楚國是在春秋時期與晉國並稱的兩大霸主之一。齊國自齊桓公歿後,其霸業一蹶不振;秦國也自殽之戰後,就再無“秦晉之好”,轉而支援楚國與晉國爭霸。事實上,秦國淪為了楚國的跟班;齊國淪為晉國的跟班。而吳越爭霸其實原本是晉楚爭霸的一個部分,晉國為了從楚國的後方牽制楚國,便扶植了吳國。而楚國不堪吳國的騷擾,便在吳國的後方又扶植了越國。且吳越之地又偏於東南,不但難以用力於中原,其國勢也在稱霸後轉瞬而下。論霸業之長久,唯有晉楚兩國。

楚國在戰國時期乏善可陳,為何於秦末卻迸發驚天之力?

而進入戰國時期,晉國三分不必說。可是,偌大的楚國並無分裂,卻為何面對秦人的咄咄攻勢,只有捱揍的份,而全無反抗之力呢,其表現反不如趙國出彩?但到了秦末之際,楚地卻迸發出驚天之力,陳勝、吳廣,項羽、劉邦,蕭何、韓信等抗秦之豪傑又皆為楚人,這又是為何呢?

其實,這要歸結到楚國的政治制度。我們都知道“晉無公族”,當初晉國“曲沃代晉”,以小宗取代了大宗。晉獻公怕“曲沃代晉”的故事再次重演,便盡滅了桓、莊之族(晉公室的旁支強族),驅逐了其他實力較為弱小的旁支。並規定除了世子外,其他諸公子成年後,必須出居到國外。也因此造成了“晉國無公族”的這一諸侯特例,更使得晉國國政漸漸旁落於“六卿之臣”之手,從而導致了最終的“三家分晉”。

楚國在戰國時期乏善可陳,為何於秦末卻迸發驚天之力?

可是,楚國的情形卻與晉國正相反。有個成語叫“楚才晉用”,原出處於《左傳》中“雖楚有才,晉實用之,”一句。元代政治家耶律楚材的字叫“晉卿”,也是取的“楚才晉用”之意。我們看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曆史,便於我們考證的,楚國最高階的兩個官職“令尹”(國相)與“司馬”(大將軍),幾乎清一色的是由出自於楚國的公族人員擔任的,至於其他職位也就可想而知了。

其實,楚才又何止只是為晉用?還為吳所用、還為越所用,還為秦所用。吳越爭霸時期的雙方核心智囊人物,吳國方面,不但伍子胥是來自於楚國,就連那個深受吳王夫差寵信的伯嚭也是來自於楚國的。而越國方面,輔助越王勾踐臥薪嚐膽、破吳稱霸的范蠡、文種等原也都是楚國人。

楚國在戰國時期乏善可陳,為何於秦末卻迸發驚天之力?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吳起在楚國變法失敗了?楚國就如同一家根深蒂固的家族企業,又豈是外人能夠輕易變革的?而楚國的“用人制度”也自然是在“親中選能”,外人是很難進入楚國高層核心的,這種狀態一直沒有得到根本地改變。到楚漢之際,據陳平所言:“項王不能信人,其所任愛,非諸項即妻之昆弟,雖有奇士不能用。” 其實,項羽在用人方面也不過是延續了楚國的政治傳統。

楚國在戰國時期乏善可陳,為何於秦末卻迸發驚天之力?

我認為,正由於楚國這個政治特點,也使得主張“出世”的道家流派產生於南方。而秦朝的統一,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楚地盤根錯節的舊貴族勢力。而使得楚地的平民階層也獲得了一線陽光,從而才迸發出了驚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