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海瑞為什麼對即將赴京的高翰文講,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前一期提到了打算請罪的高翰文,在請罪之前先跟海瑞見了面,見面二話不說,先給他背誦了一段沈一石賬冊。之所以他要把賬冊背給海瑞聽,其實就為了向海瑞揭開大明朝最大的黑暗點。

背完後海瑞拍案而起,感慨一句:“官場之貪墨,一切皆始於內廷!”

隨後,海瑞讓高翰文請罪後保持沉默,只有沉默才能出獄,那麼這又是為何呢?

《大明王朝1566解密》第79期:大明王朝:高翰文向錦衣衛請罪,海瑞為何一再強調沉默才能出獄?

大明王朝海瑞為什麼對即將赴京的高翰文講,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在《大明王朝1566》中,高翰文一出場就是以替罪羊的方式出現,只是他自己並不知道罷了。

而胡宗憲第二次跟他見面,就說了兩句逆耳刺心的話,而且總結的非常貼切:“第一,你不該出來當官,你的才情只宜詩文風雅;第二,既然中了科舉,就應該在翰林院儲才撰書,不應該妄論國策!”

而且最後胡宗憲還說了一句至理名言:“聖人的書是拿來給別人看的,拿來辦事是百無一用!”

也就是說,在胡宗憲的眼中,高翰文雖然做任何事情的出發點都是高大尚的,一為了朝廷,二為了百姓,三為了自己。實際上,高翰文如果繼續在杭州這樣待下去,一會影響到朝政走向,二會連累了底下百姓,三也會害了自己。

總結起來,高翰文如果自動請罪,首先可以保住小命不死,其次可以給朝廷緩衝的時間,最後還能延緩嚴黨下臺,給胡宗憲剿倭寇留足時間。

胡宗憲並沒有跟高翰文講沉默才能出獄,究其原因,是他以為高翰文並不知道浙江的很多事,尤其是牽扯到織造局的事。但其實高翰文雖然情商不高,但是智商還是超牛的,因為他意識到了,自己知道的那點事,一旦在請罪後吐露出來,必然會傷了既得利益者,尤其會觸犯到嘉靖帝的尊嚴,迎接他的必然是死亡。

所以,他要把這些話說給靠譜的人,也就是說給海瑞!

海瑞聽完就意識到了這段賬冊的重要性,所以才一再強調高翰文,進了京一句話都不要說,只有這樣才能出獄。其實他所謂的一句話不說,就是指關於沈一石賬冊中這一段的話,一句都不要說!

大明王朝海瑞為什麼對即將赴京的高翰文講,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其實高翰文一出場就是以替罪羊的身份出現的:

我們先看舉薦人小閣老嚴世藩,他是怎麼對待高翰文的?

不要被他表面上的舉動所矇蔽,這只是嚴世藩拉攏人的方式罷了!比如裝模作樣找出一支毛筆,這支毛筆可了不得,筆桿是當年鄭和下西洋弄回來犀牛角做的,筆毫是全身通紅的黃鼠狼鼠尾做的;送的墨那可是宋朝米南宮款的,送的硯是宋朝黃庭堅款的,送的紙是宋朝李清照燕子箋……

這真的是嚴世藩惜才嗎?

不能說不是,但絕不全是,這裡面還有另外的打算在裡面,之所以送他這些東西,其實就是為了讓高翰文表個態,這次去杭州到底能不能辦好“以改兼賑”的大事。“學生此去,一年之內倘若不能替朝廷完成改稻為桑的國策,就用這盒子裡的筆墨,寫下自己的祭文。”

高翰文果然感動地伏地跪拜,下了類似於軍令狀的承諾!

而等到高翰文走了,嚴世藩才跟自己真正的嫡系羅龍文講了真話:“翰林院那種清苦畢竟難捱,儲才養望本就是為了施展,他們這種人水裡火裡若是真能掙出來,便不枉此生,再說,這一次讓他去推行改稻為桑的國策,倘若引起民變,這面對朝廷,也算有了遮擋。”

所以,當初嚴世藩推薦高翰文出任杭州知府,是有幾方面原因的:

首先“以改兼賑、兩難自解”方針就是他提出來的,這跟在很多企業裡其實很像,某人提出某個方案,那好,你就去按這個方案辦吧,辦好了,那是企業的功勞,辦砸了,那是你的不是。

其次,高翰文這個人比較直,比較衝,有衝勁,就當時浙江的形勢來看,也只有這種人能辦好。

最後,也是嚴世藩最主要的目的,那就是遮擋牌,說難聽點,就是找替罪羊。

大明王朝海瑞為什麼對即將赴京的高翰文講,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其實不僅高翰文是嚴世藩的替罪羊,海瑞也是裕王他們的替罪羊,當初舉薦海瑞的時候,他們就明著說了:“要救百姓,就要抗上,尤其是淳安這個知縣,這個時候去,就得有一條準備,把命舍在那裡!”

其實在清流派這些人的心裡,是巴不得浙江亂起來,派海瑞去,頂多噁心嚴黨一把,最終還是會把命交代在那裡的。

就像面對即將被殺的人,主宰者憐憫地看向他,其實我也不想讓你死啊,待會下手會輕一點,道理是一模一樣的。最起碼在他們對百姓的愧疚心上,能稍微得到一絲安慰,畢竟我們派了海瑞了啊!

而高翰文赴任的半路上又被胡宗憲給截了,目的也是為了讓他抗爭一下,不要讓他們低價買田,不然百姓反了,你難逃其咎。

心事重重的高翰文赴任後,浙江巡撫鄭泌昌又給他下了套:“你給朝廷提的那個“以改兼賑,兩難自解”的方略……根據高府臺的這個方略,我們謀劃了好些日子,總算拿出了一個方案……”

整句話都是講浙江後面的方針和政策,是嚴格按照高府臺提出的方略執行的,言外之意,如果後面出了問題,第一個要背鍋的還是你——高翰文!

這之間的爭鬥就不多說了,總之高翰文自赴任一來,就沒遇見過一件好事,僅有的一次好事,還是被沈一石聯合芸娘,玩了一場“仙人跳”!

等到後來查抄沈一石府上,沒有抄出銀兩來,耽誤了彌補國庫虧空和抗倭大業,鄭泌昌和何茂才仍然是要高翰文去頂罪。

但是,他們倆打算讓高翰文頂的罪,和後來胡宗憲和海瑞建議頂的罪是完全不同的。

大明王朝海瑞為什麼對即將赴京的高翰文講,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那麼高翰文此次自動請罪,到底是請的什麼罪?

他能請的罪只有一個,那就是查抄沈一石家時,沒有抄出有價值的東西,沈一石家財已經不知去向了,頂多給扣一個辦事不力的罪名,這個罪名並不致死。

而此時眾人打算給他安的罪名,那就多了:

首先,他是嚴黨的一份子,但凡他說出跟嚴嵩或嚴世藩有什麼利益來往,嚴黨倒臺又迫在眉睫,就算嘉靖帝不把他打入嚴黨陣營,清流一派也不會放過他。

其次,此時的國庫仍然沒錢,當初派高翰文去杭州就講了讓他大力推行改稻為桑政策,大力推行此政策的目的就是補國庫虧空。而沈一石倒臺,發現所有家財才有幾萬匹絲綢,離年度目標50萬匹差遠了,如果高翰文說多了話,被扣上耽誤國策推行的罪名,仍然是死。而且這個罪名,是嚴世藩和鄭泌昌、何茂才等人,最想給高翰文扣的。

最後,一旦高翰文提到了沈一石曾經跟他說過的話,尤其是那段賬冊記載內容,那就牽扯到了宮裡,牽扯到了嘉靖帝,那麼高翰文必死無疑。

所以,高翰文唯一能做的就是沉默!

只有沉默,才能讓呂芳保他,畢竟他在浙江確實是頂著鄭泌昌和何茂才乾的,至少這一點能拉開跟嚴黨的關係;其次,沈一石的賬冊中並沒有高翰文跟他有任何利益交往,這方面楊金水也心知肚明,他也是在看了賬冊之後,才把芸娘託付給高翰文,只要高翰文沉默到嘉靖帝收到賬冊,並統計結束,這一點也不能定高翰文罪;最後,高翰文畢竟是一名書生,基本上所有的出發點都是為民為朝廷辦事,且自身沒有汙點,唯一的“汙點”就是被芸娘“仙人跳”,但是隻要楊金水不認,那就沒事。

所以,高翰文的沉默,就代表他對浙江發生的一切都不知情,自己一直在努力為民為朝廷辦事,最後事情沒辦好,頂多是辦事不力,但是跟那些貪汙腐敗沒有關係。

所以,海瑞才對高翰文講了:“到了京師,什麼話也不要說,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大明王朝海瑞為什麼對即將赴京的高翰文講,只有沉默才能出獄

我叫楊角風,換種視角看大明王朝,你會發現不一樣的樂趣,原創文章,喜歡就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