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氏網:百行孝為先——“孝”文化起源

池氏網:百行孝為先——“孝”文化起源

“孝”的起源

“孝”字的漢語解釋為:

1、對父母盡心奉養並順從;

2、舊時尊長離世後在一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

在中華民族,孝的觀念源遠流長,甲骨文中就已經出現了“孝”字,也就是說,在公元前11世紀以前,華夏先民就已經有了“孝”的觀念。

池氏網:百行孝為先——“孝”文化起源

“孝”作為一個倫理觀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

在西周,孝的含義有:

一、尊祖敬宗。

施孝(盡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廟透過奉獻供品祭祀祖先,盡孝的物件是死去的人,這帶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傳宗接代。

在周人看來,祖先是我輩的生命之所源,因此,崇拜祖先就要把祖先的生命延續下去,生生不息。

《易經》:“先祖者,類之本也;無先祖,惡出?”

池氏網:百行孝為先——“孝”文化起源

《孝經·開宗明義》篇中講:“夫孝,德之本也。”

“孝”字的漢字構成,上為老、下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兩親,並能順其意。

《論語·學而》中孔子說到:“入則孝,出則悌,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孝悌”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友愛兄弟及關愛幼者的倫理行為,體現出感恩、回報和禮敬。推及一切,皆加禮敬,善待他人,名曰行“仁”,此為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基礎。

在中國傳統道德規範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漢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組成,因此教育的根本就建立在孝道人倫的基礎上,一切的教育隨之擴充套件開來,起到化育人民的作用。

池氏網:百行孝為先——“孝”文化起源

孔子談孝

春秋戰國是我國奴隸制走向滅亡、封建制逐步確立的時期。

隨著宗法奴隸制的日趨瓦解,“禮崩樂壞”。

而當時的孔子認為:

要穩定社會秩序,必先穩定家庭;

如果不樹立父母家長的權威,

就無法達到家庭的穩定,

進而也就無法穩定社會。

所以,孔子提倡“孝”。

孔子對西周的“孝”進行了繼承發展改造和創新,具體如下:

1、強調“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礎上

孔子認為:孝敬父母要真心實意,如單純在物質上滿足父母,尚不足以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從這裡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質。

池氏網:百行孝為先——“孝”文化起源

2、把行孝與守禮結合在一起

如果說孝道的精神本質是“敬”,那麼如何表達出這種“敬”呢?

這就是:行為要符合禮,而孔子則直接將此看作是孝。《論語·為政》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無論父母生前或死後,都應按照禮的規定來行孝。

3、把“孝”與“悌”結合起來

《論語》中多次以孝悌連用,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悌:敬兄,而敬兄長的實質,則是要求人們將家庭血親中的等級推廣到社會關係中去,所謂“出則弟”就是這個意思。它主要表現的是處理社會關係的準則。

池氏網:百行孝為先——“孝”文化起源

4、提出“幾諫”的原則

孔子認為,父母若有錯,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語氣進行勸諫,以免陷父母於不義,這就是他所說的“事父母幾諫”《論語·里仁》。

“幾諫”的原則兼顧到孝敬與社會群體利益這兩個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5、仁

孔子為傳統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決了孝道存在的哲學前提——仁。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人。仁不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實現的終極目標。仁是人行為的最高準則,是一種普遍原則。

要實現這一原則,必須有一個近的入手處,這就是孝。《禮記·中庸》:“仁者,人也,親親為大。”

總之,孔子提出的孝實際上是一種家庭倫理,這就使孝從宗族倫理轉化為家庭倫理。

現代孝道

現如今的孝道,多指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討論此話題,是因為在生活中無法避免此類問題,因而需要探討一個符合理性的處理方法。

第一個重點便是——陪伴。

第二個重點是——溝通。

第三個重點是——避免盲孝。

現代孝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尊重父母,懂得感恩。

池氏網:百行孝為先——“孝”文化起源

自己的出生是父母的恩德。“生育之恩”的另一方面,對於作父母的人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喜悅獲得。

基於互相感激,感情才得以維持的長久。所謂“母慈子孝”,即是凸顯一種通俗的因果關係,便是講述的一種理想狀態。如此每個人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關係才能穩固。

精彩由您續寫:

請關注“池氏網公眾號”:ID:

chiszqw

池氏網公益法律援助律師:

池春燕

WX:xuyuanchi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