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通羅馬,冷兵器時代打仗非要攻城拔寨,繞過去不行嗎?

縱觀華夏曆史,戰爭貫穿了整個發展歷程,冷兵器時代,面對敵方的攻擊,實力較弱的一方往往會利用地勢進行有效的防禦,抑或乾脆堅守不出,依託城池給予敵軍大量的傷亡。

條條大路通羅馬,冷兵器時代打仗非要攻城拔寨,繞過去不行嗎?

那麼,進攻方為何非要攻城拔寨,在明知需要付出大量傷亡的情況下拼命進攻呢?難道就不能繞道而行,從而達成最終的戰略目標嗎?

不是不行,史上也有繞過關口和城池,繞道而行,直搗黃龍而達成戰略目的的例子。比如三國後期,鄧艾對蜀漢國都成都的進攻,就是繞過由姜維領兵駐防的劍閣,經由陰平小路,直奔成都,最終逼得蜀漢後主劉阿斗開城投降。

不過,鄧艾此舉頗為冒險,試想如果劉禪的抵抗意識稍稍強上那麼一點點,命令死守待援,鄧艾便有可能陷入腹背受敵之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繞道而行這檔子事,在大規模戰爭的過程中,應該只能是奇兵突襲,與今天小股部隊的特種作戰理念差不多。還有,按古時的後勤補給情況來判斷,也只適用於短期內可以取勝的戰鬥,最好還有大部隊予以配合,成功係數才能提高。

條條大路通羅馬,冷兵器時代打仗非要攻城拔寨,繞過去不行嗎?

相較於鄧艾這種冒險性人格,同屬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就謹慎的多,對魏延“奇襲子午谷”的計策直接予以否定。數次北伐都是帶著蜀漢大軍穩紮穩打,一路上攻城拔寨,步步為營。

其實不只是諸葛亮,歷史上的大型戰役中,殘酷血腥的攻城戰基本上都無法避免。

為什麼非要攻打城池

原因很簡單,古時交通並不便利,兩個城池之間動輒數百里的距離間,往往只有一條大路(也就是官道)適合行軍。而為了便於管理與對外防禦,城池與關口都會依託地勢而建,所處位置交通便利,進可攻退可守,戰時便於支援與補給,且大多扼守在必經之路上。

條條大路通羅馬,冷兵器時代打仗非要攻城拔寨,繞過去不行嗎?

換言之,建立城池的目的之一就是防禦,掌握著水陸交通樞紐的咽喉。進攻方如想更加深入防守方的防區,就必須突破這裡,因為除此外,幾乎無路可走。

條條大路通羅馬,繞路總可以吧

對不起,也不行!要知道行軍打仗需要攜帶大量的軍需物資,一般的捷徑,道路崎嶇狹窄,根本不適於大部隊的行進,即便人馬可以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糧草軍需過不去也白搭。

另外,繞道相較於打攻城戰,更加危險,不僅不能有效地降低傷亡,節省時間,反而更有可能一敗塗地。古時交通工具不發達,技術有限,兵種一般分為三大類:步兵、騎兵與水軍,其中步兵佔比最高,交通基本靠走。

條條大路通羅馬,冷兵器時代打仗非要攻城拔寨,繞過去不行嗎?

而繞道而行不僅會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還會將戰線拉得過長,影響後勤補給。萬一防守方趁機切斷補給線,抑或是因為戰線過長後勤補給不及時,會直接影響士氣,缺吃少穿再加上身心懼疲,還沒開打就軍心渙散,敗象已現了。

首先,繞過了城池,同時也代表你的後背已經暴露在敵方的槍口下。如果防守方回過神進行追擊,且號召其他城池一起出兵來個合圍,後果不堪設想。

再說並不是每個帝王或守將都會像劉禪那樣不戰而降的,防守方依託城池跟你來個堅守待援,寧死不降怎麼辦?如果攻擊方久攻不下,援軍一到來個前後夾擊,雙管齊下,攻擊方便會陷入險境,顧得了頭顧不上腚了。

條條大路通羅馬,冷兵器時代打仗非要攻城拔寨,繞過去不行嗎?

即使是當年橫掃天下的蒙古鐵騎入侵南宋,也不敢冒然繞過襄陽而南下。由此可見,繞城而過,直搗黃龍確實風險係數太高,反而穩紮穩打,一城一池的佔領更為穩妥。

佔領敵方城池後,不僅可以為己方軍隊提供糧草、兵源及各種戰爭資源的補給,還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敵方士氣,提升己方的交通能力、資訊獲取與傳遞能力,此消彼漲,戰爭的勝算將會更大。

條條大路通羅馬,冷兵器時代打仗非要攻城拔寨,繞過去不行嗎?

所以說,古代行軍打仗,對有戰略價值的目標,即使是要付出較大的代價,也要必爭一城一池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