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昌得到姜子牙的輔佐,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姬昌得到姜子牙的輔佐,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點選閱讀:長篇連載《秦漢三國五百年》!

據《史記齊太公世家》記載,姜子牙是東海一帶的人,他還有個名字叫呂尚。姜子牙的祖上,也是一方領袖,曾經協助大禹治水立過功勞。就是因為這個,他們家族的好多人都被封賞,有些人封到呂邑,有些人被封到申邑,不過都姓姜。

姬昌得到姜子牙的輔佐,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姬昌得到姜子牙的輔佐,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經歷了夏、商兩朝,姜氏子孫的發展情況就不同了,有的發展比較好,繼續做官受封,有的就淪為了平民百姓,姜子牙就是平民百姓的後代。姜子牙的直系祖先,最早是被封到呂邑的,所以他們也以呂為姓,姜子牙也叫呂尚。

姜子牙年輕時候的經歷,已經無法考證了,反正是過的很落魄,一直到年紀很大了,依舊窮困潦倒。可不管落魄也好,潦倒也罷,姜子牙這個人的本事還是有的,他的本事不是發家致富過小日子,而是經天緯地治國安邦。聽說周國的西伯侯姬昌招賢納士,有心取代商朝,姜子牙就利用釣魚的機會尋求了一次偶遇。

那一天,姬昌外出打獵,臨行之前他算了一卦,卦象大吉大利,說這次打獵收穫巨大,得到的“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非常高興,結果就在渭水北岸遇到了釣魚的老頭姜子牙。

一個求賢若渴,一個主動進取,兩人老人家很自然的就坐在了一起。經過這麼一聊啊,姬昌發現對面之人確實不是簡單人物,天文地理、軍事謀略、治國安邦之道,那是無一不通無一不曉。姬昌高興的說,聽我爺爺太公(古公亶父)說,會有聖人來到周國,周國會因此而興盛,您就是這個人吧!太公已經盼望您很久了!之後就請姜子牙同乘一輛車返回,封他為國師。

因為姜子牙是太公盼望的人,所以稱他為“太公望”,後人也稱他為姜太公。所以要記住了,姜太公姜太公,並不是因為他年紀大才這樣稱呼的。

上面這種說法,是流傳比較廣的一種,對於姜子牙的的生平,《史記齊太公世家》還給了另外兩種說法,這裡也瞭解一下。

姬昌得到姜子牙的輔佐,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姬昌得到姜子牙的輔佐,三分天下有其二了!

第一種說,姜子牙博學多才,之前就是做官的,曾經在商朝侍奉紂王,紂王殘暴無道,姜子牙覺得跟著他沒有前途,就辭官離去,而後在諸侯之中尋找英明之主。可拜訪了好多諸侯之後,沒有一個入他法眼的,最後聽說西方的周國不錯,有個仁義之主西伯侯姬昌,姜子牙這才前來投奔。

第二種說法,姜子牙是個高人,本來與世無爭,隱居在東海之濱。姬昌被紂王囚禁之後,手底下的人著急啊,可不知道該怎麼營救。姬昌手下有兩位大臣,散宜生和閎夭久,他們聽說有姜子牙那麼一個世外高人,就派人前往拜訪,希望賜教高招。姜子牙說了,我聽說西伯侯仁義賢明,周國對老人十分友好,我乾脆去周國算了。

到了周國以後,散宜生、閎夭久和姜子牙三個人開始商量營救姬昌的事情,最後決定要投其所好,他們尋求了很多奇珍異寶和美女,以此獻給紂王。果然,紂王大喜,姬昌被釋放回國。

關於姜子牙的來歷,以及他跟周國的淵源,雖然說法各不相同,可結果都是一樣的,就是他深得姬昌賞識,做了周國國師。

姬昌被釋放回國以後,就開始跟姜子牙商量如何顛覆商朝的事情了,姜子牙教他在內修明政治、發揚道德,對外採用奇謀妙計對周邊用兵,後世都認為,周國對付商朝的權謀手段,都是出自姜子牙的手筆。

幾年之後,周國的聲望更高了,周邊國家有問題,會來周國尋求裁決,很多諸侯都稱姬昌為聖人。姬昌又接連對外用兵,攻下了犬戎、密須國,後來還拿下了崇國,在靠近商國的地方營建了豐邑,把國都遷移過去,在那裡大力經營。

經過這些年的經營,周國在天下諸侯中的聲望和影響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商國。這麼說吧,把天下的諸侯分成三份,有兩份已經跟周國站在一頭了,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姜子牙在後面謀劃運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