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太原換開封,金兵同意後趙桓卻反悔了:我30萬大軍守不住汴梁

公元1126年正月,在圍城將近20天后,完顏宗翰終於等來了宋朝政府的議和條件:賠償白銀50萬兩、黃金10萬兩、絹100萬匹、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給金國。

同年二月,金兵渡過黃河,宋欽宗趙桓派遣使者前往金軍大營要求釋放人質肅王趙樞。要說這肅王其實也挺慘的,本來好好地呆在汴梁做閒散王爺,結果遇上金兵圍城,被當作人質押往敵營。

嬌生慣養的王爺哪裡能吃得下這種苦,每當宋朝政府派使者來議和的時候,他都要拉住使者詢問半天,皇帝啥時候答應金人的條件啊?我啥時候才能回去啊?一來二去之後,使者也煩了,乾脆就以“公務緊急”為由繞開了趙樞。

終於,在宋金雙方最後一次洽談時,“釋放肅王”被提上了日程,趙樞心裡的石頭這才落了地。

用太原換開封,金兵同意後趙桓卻反悔了:我30萬大軍守不住汴梁

然而,一直等到金兵到了河北地界,完顏宗翰仍然沒有要釋放趙樞的意思。

莫非金人要出爾反爾?其實也不完全準確——儘管朝廷答應了議和條件,但主戰派李綱和种師道仍保留軍事打擊的意見,主張對金兵發動奇襲,而宋欽宗對這個建議舉棋不定,既沒有同意,也沒有否決,只是默默地看著金人揚長而去。

眼巴巴等著回國的肅王就這樣被選擇性無視了,之後肅王被羈押在燕京的憫忠寺。此時的他,心裡充滿了委屈和憤怒,一想到在汴梁吃香喝辣的皇族同胞,他就覺得很不公平。

然而,讓肅王想不到的是,僅僅過了10個月,他就和他的皇族宗親來了個“大團圓”……

用太原換開封,金兵同意後趙桓卻反悔了:我30萬大軍守不住汴梁

金人暫時撤退了,驚魂甫定的皇帝和大臣們逐漸意識到,他們為了贖買和平,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由於缺乏足夠的糧餉,金軍士兵的薪酬完全取決於他們能在戰場上搶多少,宋欽宗給出瞭如此高昂的賠償,自然會激起金兵更加貪婪的慾望。幸運的是,關於這一點,宋欽宗和大臣們都意識到了,他們沒有對金人抱有和平相處的幻想。

然而,不幸的是,在仔細地研判了戰略佈局後,宋欽宗發現,如果要阻止敵人的下一次軍事行動,就必然要佔有太原三鎮,如果太原一旦失守,那麼南下的金軍將會勢如破竹,汴梁城就無險可守了。

此時的宋欽宗面臨著兩難的選擇:割讓太原就等同於自廢雙臂;不割讓太原,在道理上講不通,給金軍留下口實。

就在宋欽宗進退維谷的時候,從太原傳來的訊息讓他看到了希望:

金人按照和約規定,前往太原處理交接事宜,但太原守軍絲毫沒有理會金人,反而緊閉城門,擺出了一副誓死抵抗的模樣,就連陪同金兵一起前往太原的朝廷官員也遭到了冷遇,無論門外的人怎麼說,門裡的人就是一句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皇帝同意了,我們不同意!

雙方僵持了好幾天,金人忍不住了,他們立刻派出使者來到汴梁,質問宋欽宗到底是什麼意思。或許是被太原守軍的決心打動了,宋欽宗轉變了思路,他沒有著急給使者答覆,而是私下和大臣們商議起了對策。

用太原換開封,金兵同意後趙桓卻反悔了:我30萬大軍守不住汴梁

經過商議,大臣們一致認為,問題的難點在於,割讓太原畢竟是白紙黑字寫好的,要想用正當理由推翻這個協議,就必須證明是金人首先違反了承諾。

那麼如何證明是金人率先違反了承諾呢?宋欽宗和大臣們翻出了協議,幾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搜尋著。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在一個極其細微的地方發現了可以利用的漏洞:

金軍撤退時,曾在相州一帶擄掠,而協議上並沒有允許金軍的這種行為,大家一致認為,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金軍違約在先!

不得不說,編造“莫須有”的罪名一直是趙家皇帝的強項,和約沒允許金軍擄掠,但也沒禁止金軍擄掠啊,況且趁火打劫是金人的一貫作風,這幫人在大宋燒殺搶奪的還少嗎?之前一直都沒說什麼,現在拿出來說事,意圖也太明顯了吧!

但宋欽宗可管不了那麼多了,眼下只要能證明金人違約,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命令太原繼續堅守,而他之所以敢下這個命令,主要原因還是認為金兵已經走遠了,即便他們要殺回馬槍,自己也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他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能協防汴梁的軍隊有將近30萬,夠金人喝一壺的了。

不久之後,宋欽宗就給太原發去了密旨:不要理會金人,繼續堅守,我從來沒承諾過要割讓太原,朕和你們永遠站在一起!

用太原換開封,金兵同意後趙桓卻反悔了:我30萬大軍守不住汴梁

宋軍堅守太原

本來到這一步,計劃應該是天衣無縫的,宋欽宗證明了金人違約在先,而且因為是密旨的原因,金人也不知道太原的守軍到底是自發抵抗還是接到了命令。一時間,金人似乎失去了選擇的權力。

然而,轉折偏偏就發生在了這道密令上。

在滯留汴梁城的金人使者中,有一個人名叫蕭仲恭,為了能早日回到金國,他開始頻繁接觸宋朝政府高官,有意無意地透露出自己想要叛金的意圖。這個訊息很快就傳到了宋欽宗的耳朵裡,他親自接見了蕭仲恭並接連試探他,直到蕭仲恭拿出了金國的兵力佈防圖,宋欽宗才徹底相信了他,隨後便囑咐他,回國之後,裡應外合,一舉拿下金國,到時封他做王。

臨行前,宋欽宗向他和盤托出了所有計劃,蕭仲恭就這樣帶著一肚子的機密踏上了回國的旅途……

事實證明,20多歲的宋欽宗到底還是太嫩了。蕭仲恭一回國就把知道的東西全部告訴了完顏宗翰。這下,金軍算是徹底看清了宋欽宗的底牌。

兩個月後,金軍開始了對太原的圍攻,他們切斷了太原的補給線,太原形勢危在旦夕。幾天後,從汴梁和附近城池趕來的援軍與金兵發生了激烈的戰鬥,宋軍在主將种師中的帶領下,打出了三勝兩負的戰績,可就在最後一場戰役中,意外發生了!

北宋的軍隊有一個習俗,打仗時為了讓士兵賣命,必須當場給予豐厚的賞賜,但庫吏卻告訴种師中,由於輕裝上陣,沒有帶獎勵士兵的物品,數來數去,只有十幾個銀碗,顯然不夠用。戰士們聽說這個訊息,意識到宋軍既無糧草,也無財富,繼續打下去,除了死亡以外什麼也得不到。於是大多數士兵連夜逃走,將种師中拋棄了。

到黎明時,只有一百人左右的團隊跟隨著种師中,金兵團團圍了上來,有人勸說种師中突圍而去,但被他拒絕了,隨後這名老將力戰而死,時年六十八歲。

用太原換開封,金兵同意後趙桓卻反悔了:我30萬大軍守不住汴梁

一個多月的戰爭並沒有打破太原的封鎖線,太原三鎮已經到了最危急的關頭,而此時大宋王朝能派出的有經驗的將領已經屈指可數了,不少人開始主張,放棄太原三鎮,全力保衛汴梁,年輕的宋欽宗最終還是選擇再搏一次。

他命令李綱統領兵馬前往懷州駐防,讓他構築第二道防線抵禦金兵的襲擊。可李綱一直不受朝中主和派的待見,他是文官出身,帶兵上戰場已經是很難的事情了,可即便如此,糧草軍械等必需品,一樣也沒準備齊全。

試問這樣的一支軍隊,豈能不敗?

6月初,李綱率軍出發了,僅僅兩個月後,宋軍就丟掉了二十多座城池,這並不是說李綱不會打仗,恰恰相反,李綱一直在竭力維持著艱難的局面,可無論是後勤還是軍隊戰鬥力,宋軍都不佔優,這年8月底,宋軍的防線已經萎縮到黃河南岸了。

直到這時,宋欽宗終於丟下了所有的氣節,他命令軍隊,不許跨過京畿一步,黃河南岸的城池任由金兵佔領——他希望透過這種方式,讓金人重新回到談判桌上。可一切都來得太晚了,金人的目標越來越明確,那就是攻佔汴梁!

公元1127年1月9日,相持了5個月的局面被打破,金人攻破了汴梁城,俘虜了徽宗、欽宗二帝。一個月後,宋欽宗在五國城見到了在此等候多時的肅王趙樞,兩人面面相覷——此時,肅王心中的結徹底打開了,他知道,一個時代就這樣結束了!

公元1130年10月,肅王在寒冷的五國城病逝,他的苦將由宋欽宗繼續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