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述可能是嘴仗沒打過光武帝,壓根就不再回信了!

關東既平,不管西州大將軍隗囂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至少表面上還是順從的;成家帝公孫述在蜀中,沒那麼容易打出來(想想兩百年後的武鄉侯諸葛亮吧!)。所以光武帝劉秀決定暫時休兵,對諸將宣佈:“且當置此兩子於度外耳。”

公孫述可能是嘴仗沒打過光武帝,壓根就不再回信了!

——是的,“置之度外”也是光武帝發明的。

在國家大亂之後,有許多事等著朝廷去辦,比如恢復漢朝的禮樂制度——這是政權“正統”的象徵;建立太學——這是拉攏精英的手段;裁併縣國,減損吏員——這是人口減少後的必然舉措;恢復三十稅一的田稅——之前老打仗,所以稅率一直是十分之一。

總之,國家得休養生息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前面減損吏員那裡,減的都是“吏”(實際剪掉了九成),但對“官”卻沒有動。我國現代的公務員制度,是不分官、吏的,大家對此可能沒什麼感覺;在古代,這兩者還是有比較清晰的分野的,吏一般是政府裡實際辦事的人員,比如文書、捕快之類,高帝劉邦當過的泗水亭長就屬於“吏”;官則是拿主意、下命令的,如縣令、太守之類。光武帝只拿吏開刀卻沒有動官,其實已經暗示了當時的社會形勢,此處先按下不表。

公孫述可能是嘴仗沒打過光武帝,壓根就不再回信了!

雖然光武帝想休養生息,但畢竟尚未統一,那兩位“置之度外”的未必會遂他的意。公孫述就屢屢去信光武帝,盛稱自己乃是上膺符命,真中國之主。不過這玩意發給光武帝實在是班門弄斧,想當年他在長安留學的時候就把圖讖符命之學搞得門清了。於是光武帝就回信,說你就是亂解圖讖。圖讖裡有“公孫病已立”——這是說的我大漢宣帝,可不是指你姓公孫的;又有讖言“代漢者當塗高”,意思是代漢者姓當塗、名高——你自己長多高你心裡清楚,怎麼可能是在說你?(神嘲諷!因為公孫述個子矮……)其實我和你也沒啥恩怨,你當初稱帝也是形勢使然,我不介意;不過現在形勢已變,天下神器,不可力爭,請三思!

光武帝在信裡稱公孫述為“公孫皇帝”,可見認可了對方和自己是“敵國”,意思還是有談判的餘地——南北朝時南、北兩邊互不承認對方的皇位,在正式檔案裡都說對方是“僭偽”,通訊的時候則以國號+“主”字稱呼對方皇帝,所以兩邊根本就從來沒有過正式的和談;宋代自澶淵之役後,宋朝和遼朝互相承認了對方的皇帝稱號,所以才會有正式的和約《澶淵之盟》。

公孫述可能是嘴仗沒打過光武帝,壓根就不再回信了!

但公孫述可能是嘴仗沒打過光武帝,壓根就不再回信了。

順便說下,“代漢者當塗高”是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一條讖語,出處已不可考,最早在成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兩百年後,會再一次被翻出來。

成家之騎都尉荊邯勸公孫述,說咱們成家現在真正到了生死存亡之時!隗囂那個傢伙也不知道咋想的,明明割據雍州,兵強士附,在更始政亂,天下瓦解之時,不銳意進取,反退欲為西伯,卑辭事漢,令漢帝得以專精於關東,使其四分天下有其三;漢帝又利用使者招攬西州豪傑,則五分有其四;隗囂現在若舉兵天水,必然潰敗,如此漢帝九分有其八。那咱們到時候就要一打八了,怎麼打?唯今之計,當先下手為強,發國內精兵,令田戎攻江陵,延岑出漢中,如此必海內震搖!

出兵可是大事,公孫述招群臣商議,博士吳柱反對,說咱們又沒有幫手,太冒險了!荊邯則反駁,說現在再不發動,那就是在等死罷了!公孫述先聽了荊邯的,欲發動北軍屯士和山東客兵,令其大司馬汝寧王延岑、翼江王田戎分兩道出軍;然而,他手下的蜀人和其弟公孫光都不願“空國千里之外”,公孫述又停手了。延岑、田戎聽到風聲,也屢次請求出兵,沒想到這反而增加了公孫述的疑竇——這兩位都不是善茬,落難來投,如今這麼積極,會不會有自己的想法呢?所以公孫述反而不太敢真把軍隊交給他們了。

公孫述可能是嘴仗沒打過光武帝,壓根就不再回信了!

這和兩百年後也在此地的那個政權的處境,何其相像!都是皇帝是外來戶,都是朝中分為本土和外來兩派(荊邯來自平陵,又是老幹部子弟),都是外來派要北伐、本土派不幹,都有人落難來投,都是皇帝不敢重用那個投靠者。

或許,這就是蜀地的宿命吧……

公孫述畢竟是縣令出身,為政苛細,缺乏當一個皇帝的大局觀。他廢銅錢置鐵錢,導致貨幣不行(因為鐵太便宜,而且好鏽,不適合當錢用);又和新帝王莽一樣,熱衷於改郡縣官職名。當然,他年輕時當過郎官,對漢家禮儀倒是頗為了解,所以這一套繁瑣的東西可是一樣沒落——之前就是這做派把馬援氣走的。他又立自己兩個兒子為王,朝中就有人勸諫,說成敗未可知,陛下應該把注意力先放在富國強兵上,而不是這些花活;公孫述不聽,朝中大臣對此紛紛抱怨。

在本土派和外來派的扯皮下,公孫述也蹉跎了數年時光;建武六年春三月,公孫述在猶豫許久後,終於有了動作,但也只是派田戎出江關,而且還沒給他多少部隊,只是讓他招攬舊部,欲取荊州。這種空手套白狼似的想法,其結果可想而知,田戎被打了回去。但公孫述既然動手來摸,那漢朝也不能讓他白摸,於是光武帝下詔隗囂,想從天水借道伐蜀——既然你不想出兵,我自己出兵,借你路用用總可以吧!然而從隗囂的角度來說,既然已經起了反心,那漢朝此舉就是假途伐虢,斷不可能答應。隗囂就仍然回覆了一堆客觀條件不允許的理由,光武帝明白了,看來,還是要打一打啊!

夏四月丙子,光武帝入長安,隨後派建威大將軍耿弇、蓋延等七將軍從隴道伐蜀,先命中郎將來歙去通知隗囂——這其實就是最後通牒。但隗囂仍與來歙虛與委蛇,來歙聽得不耐煩了,大罵隗囂,隨後竟暴起刺殺隗囂!——以前耿純也幹過這事,如果來歙真的成功,那後面也沒那麼多麻煩了。可惜,隗囂的身手顯然好過真定王劉楊,來歙沒有刺中,隗囂命手下圍殺來歙,然而來歙在隴右人士中素有聲望,大家都不願意動手,勸住了隗囂,來歙得以從容而回。

既然撕破臉了,那就只有打咯!五月,隗囂正式扯旗造反,令其將王元佔據隴山諸道。

漢朝的隴右攻略,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