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魏權臣高歡,因為何事按住大將的腦袋,寶劍三起三落也沒殺他!

文/格瓦拉同志

南北朝名將彭樂是北魏末年安定人,以驍勇善騎射聞名於世,起初追隨柔玄鎮叛軍首領杜洛周起事,不久又轉投幷州大軍閥爾朱榮,因隨其擊敗河北農民軍首領葛榮有功,被拜為都督。然而沒多久,彭樂不知出於何故,竟率軍投靠了葛榮的餘黨韓樓,直到爾朱榮派部將侯深攻打韓樓時,後者才再度反正。

爾朱榮因專權跋扈被孝莊帝殺害後,從子爾朱兆等人舉兵反叛,在弒殺孝莊帝后,扶立元恭為傀儡皇帝,並專斷朝政。爾朱榮昔日的部將高歡因不滿爾朱氏專權,便在河北舉兵討逆,此時彭樂又轉投到高歡的陣營。爾朱氏敗亡後,高歡執掌北魏朝政,等到孝武帝因不堪忍受他的欺凌逃至關中,依附於大軍閥宇文泰後,高歡又改立元善見為帝,史稱東魏。

東魏權臣高歡,因為何事按住大將的腦袋,寶劍三起三落也沒殺他!

高歡以大丞相、渤海王身份執掌東魏朝政後,曾長期與宇文泰為敵(此時宇文泰已組建西魏政權),而彭樂作為他手下極其能打的驍將,在戰場上屢建殊功。彭樂深得高歡的賞識,然而在邙山之戰中,他卻被主公按住腦袋往地上撞,數次有被砍頭的危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切,還要從邙山之戰說起。

武定元年(543年)正月,東魏北豫州刺史高慎因為高歡之子高澄想要霸佔他的妻子,心懷憤恨之餘,便佔據虎牢關向西魏投降。宇文泰聞訊後率大軍入援,並直撲故都洛陽,包圍河橋南城。高歡得知高慎叛逃、宇文泰東侵的訊息後,迅即率大軍南下,與西魏軍隊在邙山交戰。

東魏權臣高歡,因為何事按住大將的腦袋,寶劍三起三落也沒殺他!

戰事之初,宇文泰為求速戰速決,便命令士兵們拋棄輜重,只帶少量乾糧,然後趁夜攀登邙山,意圖打高歡一個措手不及。然而西魏軍隊的舉動早被東魏的探子報之高歡,後者遂下令分兵擺陣待敵,讓宇文泰的突襲計劃落空。無奈之下,宇文泰只好向高歡下戰書,約定明晨開戰。

等到兩軍甫一接觸,彭樂便親率數千精騎為右翼,衝擊西魏軍北面,所向之處敵軍紛紛潰逃。然而彭樂衝入敵陣後許久都沒有出來,此時有人便告訴高歡,稱彭樂這次鐵定是叛逃了宇文泰。高歡聽後臉上青筋暴跳,恨恨地說道:“彭樂這廝當年背叛韓樓投靠爾朱榮,然後又拋棄爾朱氏歸降孤,如今又投降宇文泰,真是個反覆小人!”

東魏權臣高歡,因為何事按住大將的腦袋,寶劍三起三落也沒殺他!

正當高歡為彭樂“叛逃”一事耿耿於懷之際,西北方向塵土飛揚,原來是彭樂派人前來報捷,並獻上他所俘獲的西魏臨洮王元柬、蜀郡王元榮宗等王公貴戚48人。高歡大喜過望,隨即換了一副面孔,連誇彭樂勇猛無敵。與此同時,高歡還勉勵彭樂再接再厲,若他能生擒宇文泰後再還營,必當保舉其做三公。

彭樂受此激勵,果然勇氣更勝,死死地咬住潰逃的宇文泰不放,眼瞅著就要抓住他。宇文泰見情況危急,便對彭樂罵道:“憨貨!你能有今天的地位,難道不是因為有我在緣故嗎?如果我死了,高歡再無心腹之患,下一個殺得必然就是你!幹嘛還不趕緊滾回去,把我丟下的金銀寶物一併取走呢?”

東魏權臣高歡,因為何事按住大將的腦袋,寶劍三起三落也沒殺他!

彭樂雖然讀書少,但常年在高歡手下效力,自然也明白“兔死狗烹”的道理,所以被宇文泰一通臭罵後,頓時便回過味來。果然,彭樂下令停止追擊宇文泰,然後回軍去搶劫西魏軍拋棄的金銀珠寶。事後,彭樂向高歡覆命,聲稱宇文泰雖然僥倖逃跑,但已經被嚇破膽,此後再不敢率軍東侵。

(高)歡使彭樂追泰,泰窘,謂樂曰:“汝非彭樂邪?痴男子!今日無我,明日豈有汝邪!何不急還營,收汝金寶!”樂從其言,獲泰金帶一囊以歸,言於歡曰:“黑獺漏刃,破膽矣!”見《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八》。

高歡早從探子那裡得知彭樂放走宇文泰的事情,如今見他公然欺瞞自己,更是氣不打一處來。所以還沒等彭樂講完,高歡便氣沖沖地摁住他的頭往地上撞,咬牙切齒良久,手中寶劍三起三落,幾次要當場砍下他的腦袋,但權衡再三,終究還是沒有下手。

東魏權臣高歡,因為何事按住大將的腦袋,寶劍三起三落也沒殺他!

彭樂自知鑄成大錯,便跪在地上向高歡叩頭,並請求再給他五千騎兵,務必要將宇文泰生擒。高歡瞪了他一眼,然後恨恨地罵道:“你這廝把人都放跑了,還說什麼回陣復追?不過孤念你今日破敵有功,無論如何還是要獎賞你。”說完,高歡命人取來三千匹絹壓在他的身上,算是給他的賞賜。經此一事,彭樂羞慚至極。

歡雖喜其勝而怒其失泰,令伏諸地,親捽其頭,連頓之,並數以沙苑之敗,舉刃將下者三,噤齘良久。樂曰:“乞五千騎,復為王取之。”歡曰:“汝縱之何意?而言復取邪!”命取絹三千匹壓樂背,因以賜之。引文同上。

東魏權臣高歡,因為何事按住大將的腦袋,寶劍三起三落也沒殺他!

此後數年間,彭樂因屢立戰功官至幷州刺史,並在高歡薨逝後,繼續輔佐其子高澄、高洋。等到高洋逼迫孝靜帝讓位、建立北齊後,彭樂作為開國元勳,被進拜為太尉,封陳留王,官爵、名望均達人臣至極。然而彭樂在北齊做官沒多久,卻被人誣告謀反,高洋信以為真,便下令將他處死,時在天保元年(551年)二年。

史料來源:《北齊書》、《北史》、《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