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6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晶體學,形態學,電子結構和傳輸特性研究

新興的具有晶體結構域的非富勒烯受體(NFAs)可以實現更高效能的本體異質結(BHJ)太陽能電池。眾所周知,熱退火可以提高BHJ光活性層的形貌和效能。然而,在新興的NFAs中,人們對退火誘導效能增強的微觀機制知之甚少,特別是關於相互作用力的因素。

在這裡,對體系PBDB-TF:Y6進行了最佳化退火,降低了開路電壓(VOC),但增加了短路電流(JSC)和填充因子(FF),使得最終的光電轉換效率(PCE)由14%提高到15%。

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Tobin J. Marks、Antonio Facchetti

等人利用SCLC、GIXRD、AFM、XPS、NEXAFS、R-SOXS、TEM、STEM、fs/ns TA譜、2DES和阻抗譜等手段,透過對載流子遷移率、薄膜形貌、電荷光生和複合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系統地研究了這些熱退火效應。

Y6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晶體學,形態學,電子結構和傳輸特性研究

令人驚訝的是,熱退火沒有改變薄膜的結晶度,也沒有改變R-Soxs的特徵尺寸、相對平均相純度,也沒有改變TEM成像的相分離,而是促進了Y6向BHJ薄膜頂表面的遷移,改變了PBDBTF/Y6的垂直相分離和混合,降低了底表面粗糙度。雖然這些形貌變化增加了雙分子複合(BR),降低了自由電荷(FC)產率,但它們也使電子和空穴的平均遷移率增加了至少兩倍。

Y6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晶體學,形態學,電子結構和傳輸特性研究

重要的是,增加的μh在增加的FF和PCE上占主導地位。 單晶X射線衍射表明,Y6分子透過其端基/核共面堆積,最短的π-π距離接近3。34A,闡明瞭Y6分子在奈米晶BHJ域中的面外π-面面堆積。密度泛函分析(DFT)表明,Y6晶體的空穴/電子重組能低至16 0/15 0 meV,大的分子間電子耦合積分為12。1~37。9 meV,使3d電子傳輸更合理化,μe相對較高,達到10-4cm2 V-1 s-1。

綜上所述,這項工作闡明瞭熱退火效應對高效NFA太陽電池和未來材料設計的任務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