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口苦,肝膽受傷,五臟遭殃一箇中醫調理方,疏肝氣,降肝火

張女士今年有50多歲,但她深受“口苦”之苦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事實上,除了口苦外,她身上還有很多病,高血壓,糖尿病,老慢支,但是最折磨她的還是這個“口苦”。

她來就診時說:“我這個口苦折磨我幾十年了,別的病都不算啥,我都能忍,唯獨這個口苦,太難受了。”

那這是怎麼個苦法呢?她說:早晨一睜眼,這個苦就來了,伴隨著口乾,就像嘴裡含了黃連一樣,而且一直苦到嗓子眼裡!晚上還稍微好一點,但是這個苦讓我是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啊!

口苦會這麼嚴重嗎?答案是肯定的。

口乾口苦,肝膽受傷,五臟遭殃一箇中醫調理方,疏肝氣,降肝火

在我瞭解了她的飲食、大小便、情緒、睡眠情況等後,從中又發現了很多疾病的線索。

她說她平時做事特別愛較真兒,經常和別人吵架,心情也總是處於急躁和抑鬱的狀態,同時她也不愛吃飯,吃不吃都一樣,而且晚上入睡困難,做夢多,愛上火。

透過上述症狀,基本上可以判斷,她是“膽熱上擾,痰火擾心”所致的口苦。這是什麼意思呢?

現代醫學認為,膽是人體儲存和分泌膽汁的器官,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功能了。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很多醫生看到患者有膽囊炎,膽結石,膽囊息肉等病變,就讓患者把膽囊切了,結果造成了患者更多的症狀和痛苦。

中醫則認為,膽為“中精之府”,是肝臟的“餘氣”所化生的。

《靈樞·本輸》說:“膽者,中精之府”,膽汁是由肝的精氣所化生,如《東醫寶鑑》說:“肝之餘氣,溢入於膽,聚而成精。”

肝生成膽汁是不間斷的,而膽汁排洩到小腸是間斷性的,生成與排洩這兩個過程顯然不是同步的,於是膽就擔負著貯存膽汁的功能。

膽腑通暢,貯存和排洩膽汁的功能才能正常進行。膽腑阻塞不通,必然會導致膽汁排洩不暢。

如果人因為勞累,飲食,情緒問題引起膽汁排洩受阻,必然會導致膽汁不往下排,而往“上”走。

而人體和膽有關的上部,就是“口”,而且膽汁本身就是人體分泌的“最苦”的液體,因此口腔就受罪了,這些苦都被口腔承受了。

知道這個原因就好辦了。我們要讓這個往上的膽汁再重新“往下”走就對了。

口乾口苦,肝膽受傷,五臟遭殃一箇中醫調理方,疏肝氣,降肝火

於是我給她開了一味方子——七劑溫膽湯。

配方有:茯苓20g,陳皮20g,半夏12g,姜竹茹12g,枳實12g,大棗6枚,金錢草15g,炙甘草12g。

開完我囑咐她,清淡飲食,一日三餐準時準點,尤其是不能生氣,儘量心情保持開心。

七天後這位女士複診時,她的表情和第一次來時判若兩人,她說:“我現在也不生悶氣,晚上還去跳廣場舞了,加上吃了藥,這口苦減輕了一大半,你繼續再給我給我開些藥,我這次很有信心了。”

溫膽湯是治療膽熱口苦的好方子,其始出北周姚僧垣的《集驗方》,最早見載於孫思邈《千金要方》,由半夏二兩、枳實二枚、竹茹二兩、橘皮三兩、炙甘草一兩、生薑四兩,六味藥組成。主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

臨床胸悶、心悸、頭暈、目眩、心煩不眠或者肥胖多痰嗜睡諸症者,用溫膽湯治療療效都不錯。

中醫認為膽氣下行的作用非常重要,因為膽氣的下行決定了身體諸多臟器氣機的下降,因此也有“故凡十一髒,皆取決於膽也”的說法。

因為膽汁的上逆,造成口中感受膽汁的味道,同時心火也會受到膽汁的影響而變旺,心火旺加上膽火旺,睡眠就會不沉,而且還會煩躁不安,噩夢連連。

口乾口苦,肝膽受傷,五臟遭殃一箇中醫調理方,疏肝氣,降肝火

溫膽湯裡的竹茹就是讓膽氣下行的一位好藥,同時茯苓,陳皮可以化溼行水,半夏化痰熱,枳實更可以讓身體的氣機沉降,再加了一味金錢草是清熱利膽退黃的常用藥,可以協助上面的藥物加強對膽火的疏導作用,所以才會讓這個“苦”慢慢再回到膽裡。

所以說,口苦是症狀,核心是膽“苦”。當然,口苦的病因不止膽這一條,肝鬱,心火,胃火也會引起口苦,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都是這個“火”。

肝是我們身體的“大將軍”,無時無刻都在默默付出著。由於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所以,當肝臟剛受到傷害時,它不會“大喊大叫”。要及時發現肝問題,及時檢查肝功能,肝病才能離你遠遠的。

我把這個寫出來,供大家參考、借鑑、學習。可以說,由於膽汁排洩不暢而導致口苦的人,有不少。很多人不明其中的道理,導致投醫無門,調治無效。今天把這番就診的經驗寫出來,供大家來對照自己。如果懷疑自己證屬此類,也不要急著應用,而是要先向中醫師辯證指導,確認無誤之後再進行運用。畢竟,中醫講究辯證施治,一人一方千人千方。如果你是由於口乾症、胃火上逆或口腔問題而導致的口苦,你用這類方法,就大錯特錯了。還是需要及時諮詢中醫師,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