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最忠烈的蜀漢人士,不惜赴死

東漢末年分三國,一時間諸侯割據,天下英才輩出。

在東漢末年的歷次戰爭中,從來不乏為主公赴死的忠烈之人。袁紹出身汝南袁氏,四世三公,一度是天下最大的割據勢力。袁紹手下人才眾多,但他不能聽取正確的建議導致了滅亡,但河北從不乏義士,沮授寧死不降,審配面北而死。還有曹魏的龐德“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為大魏殉節;益州的張任“老臣終不復事二主”,為劉璋盡節;呂布手下的陳宮、高順拒降身死,都彰顯了氣節。深受人們喜愛的蜀漢更是多忠烈之士,不惜為國而死。

蜀漢忠烈之士

三國時期,最忠烈的蜀漢人士,不惜赴死

北地王劉諶

劉諶是後主劉禪的第五子,劉備最有血性、有骨氣的後代。

夷陵之戰,蜀漢慘敗,劉備留下一個爛攤子就去世了。劉禪即位後,放權於相父諸葛亮,諸葛亮內政是一把好手,一時間蜀漢政治清平、路不拾遺。諸葛亮去世後,劉禪開始寵信宦官黃皓,蜀漢國勢大衰,引來了曹魏的攻伐。

鍾會、鄧艾等人率大軍攻伐蜀漢,鄧艾偷渡陰平直取蜀漢。綿竹之戰後,鄧艾一鼓作氣逼近成都,蜀漢君臣大為驚恐。這時的蜀漢並非沒有一戰之力,劍閣有姜維、廖化、張翼、柳隱、董厥等人的大軍,霍弋要率軍援助成都劉禪不準,東吳孫休也派了五路大軍援救,就算不能守城也能棄城退出。這時候出現了兩個人,一個是“蜀中孔子”譙周,一個是北地王劉諶。譙周其他事蹟不多,卻堪稱三國時期最大的“賣國賊”,力排眾議勸阻劉禪投降。蜀漢不止有譙周這樣的人,還有劉諶這樣的血性男兒,力主決一死戰。

昭烈經營良不易,一朝功業頓成灰。劉禪是個沒有魄力的皇帝,他選擇了譙周的投降主張,劉諶憤怒地說“

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

”這才是劉備的子孫,有著蜀漢忠烈的氣節。劉禪終究沒有同意他的建議,開城投降了,劉諶到昭烈廟中痛哭一番,殺妻子後,自刎而死,彰顯了蜀漢最後的氣節。

三國時期,最忠烈的蜀漢人士,不惜赴死

姜維

姜維原來是曹魏的中郎,諸葛亮北伐時被人陷害,迫不得已投降了蜀漢。諸葛亮非常看重姜維的才學,重用於他,在他去世後,姜維成為大將軍,掌握軍權,繼續主持北伐。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劉禪投降時,姜維正在劍閣阻擋鍾會的大軍,並且屢次擊退鍾會的進攻。劉禪的投降的速度讓人猝不及防,他投降後下令讓姜維帶大軍投降,將士們憤怒得無以復加,拔刀砍石。無可奈何之下,姜維帶大軍投降了鍾會,他只是假意投降,打算趁機光復蜀漢。姜維知道鍾會有反心,就設謀讓他殺鄧艾等魏將以圖趁亂復興蜀漢,還寫信給劉禪“原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最後鍾會謀反被鎮壓身死,姜維也被殺,終究沒能復興蜀漢,但他的一片忠義永存於世。

三國時期,最忠烈的蜀漢人士,不惜赴死

傅肜、傅僉

傅肜是蜀漢的將領,夷陵之戰時的都督。劉備大舉伐吳卻遭慘敗,蜀軍潰敗之際,劉備趁夜突圍,傅肜帶人斷後。傅肜手下兵士全部戰死,他的膽氣卻更烈,奮力廝殺,面對吳軍的招降,大罵“

吳狗!何有漢將軍降者!

”最終,傅肜奮力戰死沙場。

傅僉是傅肜的兒子,蜀漢名將。傅肜戰死沙場後,因救駕有功,他的兒子傅僉被加官擔任關中都督。鍾會伐蜀時,派胡烈攻打陽安關,當時傅僉負責鎮守陽安關。傅僉的副將蔣舒因為先前被罷官對蜀漢懷恨在心,帶軍投降了魏軍。趁著城中空虛,魏軍攻陷了陽安關,傅僉選擇了為國盡忠,最終戰死於蜀漢的大地上,他的大義讓魏軍很是佩服。

傅肜、傅僉父子的忠義一直為人所敬佩,司馬炎也非常讚賞他們。在武侯祠的文臣武將廊,文臣廊有傅肜,武將廊有傅僉,忠義之名傳頌千古。

程畿

程畿原來是劉璋手下,劉備佔領益州後任用他為從事祭酒。在武侯祠的文臣廊中就有程畿的塑像,但他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文臣,他是個忠烈的猛將。

夷陵之戰時,程畿跟隨劉備一同前去。在兵敗之時,程畿率人乘船沿長江退軍,有人告訴他棄船能夠逃脫,程畿斷然拒絕道“

吾在軍,未曾為敵走,況從天子而見危哉

”。追兵趕上後,程畿執戟奮戰,東吳大軍趕來仍死戰不退,為蜀漢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三國時期,最忠烈的蜀漢人士,不惜赴死

諸葛瞻、諸葛尚、黃崇、張遵、李球

蜀漢諸葛亮、張飛、趙雲都是名傳千古的忠義之人,為蜀漢鞠躬盡瘁。他們的後人雖然能力不如他們,但忠義卻不下於他們的先人。

諸葛瞻是諸葛亮的長子,諸葛亮死後他承襲了武鄉侯。諸葛瞻才思敏捷,因為諸葛亮的關係在蜀中廣有美名,但實際上名過其實,他雖身居高位,在內卻沒能除去弄權的宦官黃皓。鄧艾偷渡陰平智取蜀漢,諸葛瞻帶軍前去抵抗,又沒有聽從黃崇的正確建議,致使前鋒兵敗,只能退守綿竹。鄧艾派人勸降於他,諸葛瞻大怒斬殺來使,率軍決一死戰,大敗後衝入陣中戰死。

諸葛尚是諸葛瞻的長子,文武雙全。鄧艾伐蜀時,諸葛尚跟隨父親諸葛瞻出戰迎敵,曾衝入敵陣殺退鄧忠、師纂的進攻。諸葛瞻死後,諸葛尚也率軍戰死。諸葛家祖孫三代都為蜀漢而死,傾盡了心力。

三國時期,最忠烈的蜀漢人士,不惜赴死

黃崇是黃權的兒子,蜀漢的尚書郎。在夷陵之戰中黃權迫不得已投靠了曹魏,當時有流言說劉備殺了黃權的家人,黃權卻深知劉備不是那樣的人。他對曹丕說,自己與劉備、諸葛亮深交,他們絕不會殺他的家人,事實證明了他的話,劉備沒動他的家人。黃權在曹魏深受曹丕、司馬懿的重視,而他的兒子黃崇也為蜀漢盡了最後一份力。鄧艾攻伐蜀漢時,黃崇跟隨諸葛瞻一起抵擋,並且勸諸葛瞻儘快佔領險要地勢,可惜諸葛瞻沒有聽從他的建議,黃崇為此而痛哭不已。退守綿竹後,黃崇激勵將士決一死戰,他也在亂軍中戰死。

張遵是張飛的孫子,李球是庲降都督李恢的侄子。他們兩人都跟隨諸葛瞻一起抵擋鄧艾,在戰敗後,仍奮不顧身地戰死,彰顯了蜀漢的氣節。

三國時期,最忠烈的蜀漢人士,不惜赴死

蜀漢從不乏忠義之士,早期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忠義無雙。後期蜀漢也從不乏忠烈之士,關羽兵敗後,廖化到了東吳,但他詐死千里奔襲蜀漢;蜀漢即將滅亡時,有著北地王劉諶、姜維、諸葛瞻、諸葛尚、黃崇、張遵、李球等眾多的忠義之士;蜀漢滅亡後,柳隱還在堅守城池經劉禪下令才投降,霍弋知道司馬氏善待劉禪才投降,羅憲知道劉禪投降後臨都亭三天才歸降曹魏。可惜,就是這樣的蜀漢,卻沒有雄主,最早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