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明朝崇禎十七年(1644年)的春天,李自成入京,崇禎戰敗。這時山海關是遼東總兵吳三桂駐紮之地,北面是人侵的清兵,南面是進軍的大順軍隊,吳三桂的進退極大地影響了戰爭局勢。終於吳三桂還是選擇了投向清朝。於是趁著吳三桂與李自成在山海關激戰之時,關外的清軍將李自成軍打敗。吳三桂投降清軍之後,為清朝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吳三桂投清的原因是什麼,是真心的嗎?後代世人對此有多種說法。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第一種說法是為了陳圓圓。

“慟哭六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是吳梅村《圓圓曲》中的兩句詩

,它表明了當時吳三桂的心情。“ 樸素”指的是為逝去的崇禎帝戴孝,“紅顏” 自然就是陳圓圓了。

清兵在明末時攻打錦州,吳三桂奉命奔赴前線。由於軍中制度,陳圓圓被迫留在北京。可是,李自成的起義軍在這時攻進了京城,吳三桂之父也投降了。 吳三桂當時帶領著明軍中最為精銳且有“關東鐵騎”之稱的數萬精兵,李自成和清朝都在爭取他的支援。吳三桂則猶豫不決,遲遲不肯表態。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在這個緊要關頭,李自成軍隊中一位叫劉宗敏的將領垂涎於陳圓圓的美貌,對其懷有不軌之心。於是這位將領把吳三桂軍下的一名將領抓來拷問,知道了陳圓圓的下落並將其帶走。這個訊息傳來,吳三桂十分憤怒,拔劍氣憤道:“大丈夫連心愛的女子都保護不了,還有什麼臉面見人?”於是吳三桂投向清軍,帶領驍勇士兵為明朝皇帝報仇的藉口攻打李自成軍隊。由於這個原因,吳三桂投降了清朝,成為清朝統一中國的衝鋒者。然後,他帶兵攻進北京城,做了清朝的官,剿滅了大順軍隊,追殺南明政權永曆帝,成了清朝的一員猛將。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接著吳偉業的《圓圓曲一》面世,吳三桂為了陳圓圓而投向清軍的說法被大家普遍認可。但也有人不相信這個說法。他們認為,吳三桂不會因為一個女子被抓便如此大動干戈。對於將相王臣來說,女子只是供人享樂的。雖然陳圓圓是個大美女,但她出身卑賤,只是官場上的禮物而已。吳三桂如此聰明狡詐,怎麼會受一個女人的影響?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劉宗敏也不可能會做出這樣不明智的事情。劉宗敏對李自成的建國大業十分忠誠,是李自成的得力干將,甚至為了追隨李自成親手殺掉了妻子。他不會傻到為了一個女人而影響李自成的大業。之所以大多文獻出現了吳三桂為陳圓圓而投降清朝一說,則可能是對吳三桂的諷刺,二則可能是文學創作上的需要。

二是為父報仇說。

在《遼東海州衛生員張世珩塘報》上記載,李自成闖關時實行“追贓助響”的政策, 也就是透過嚴刑逼問索要銀兩。吳三桂的父親吳襄本已投降大順軍,但也受到了相同的對待,“止湊銀五千兩”。吳三桂覺得自己的父親被大順軍虐打而死,十分憤怒,改變本想投降大順的計劃,而轉投大清,並攻打大順,為死去的父親報仇雪恨。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不過也有學者不相信。《明季北略》中提到,吳襄投降於大順之後,曾勸說吳三桂也投降大順。但吳三桂憤怒之下要和父親斷絕關係,說“兒與父訣,請自今日。父不早圖,賊雖數父:鼎俎之旁,以誘三桂,不顧也。”之後,當大順軍用全家幾十條性命來威脅他時,吳三桂仍不管不顧。 這樣一個人 可能會為父報仇雪恨嗎?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第三種說法是說吳三桂投降清朝乃是出自階級的本性。

李自成的農民軍隊進入北京後也一直保持著農民起義軍的本色。也許吳三桂也想過要跟隨大順軍,但那只是想保全自己的安全和榮華而已。李自成對明朝降軍的拷問使他對李自成完全失去了信心。而清朝給他的是加官晉爵,他本生在一個官員之家,為了能維護自己的利益,為保榮華也必會投清。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尚可喜(1604年—1676年),字元吉,號震陽。,清代,遼東(今遼寧遼陽)人。清代藩王。本為明廣鹿島守將。崇禎七年,渡海降清,授總兵官,太宗崇德間封智順王,隸漢軍鑲藍旗,順治間改封平南王,鎮廣州,頗為民害。尚可喜畫像為清人繪,現藏遼寧鞍山博物館。

耿精忠(1644年—1682年),遼東蓋州衛人(今營口蓋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詔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稱總統兵馬大將軍,蓄髮恢復衣冠,與吳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軍鎮壓,遂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亂徹底平息,康熙帝即詔將耿精忠凌遲處死。

還有一種說法,其實吳三桂並不是真的投降於清朝,這只是一時的計策。當時吳三桂雖然手握大權,但也是敵不過李自成或者清兵的一擊。形式逼他做出抉擇。事實上,在投靠清軍之前,吳三桂一直都反抗清軍的進攻,吳三桂曾多次拒絕清朝的勸降。在李自成準備進攻時,他決定投降清朝,寫信給多爾袞說道,“我朝之報北朝者,將裂地以酬”,可見他只是想聯手,並不想歸附。

山海關一戰之後,清朝戒備著吳三桂的兵權,吳三桂也並不能控制當時的局面。但是吳三桂在公之於眾的檄文中說道:“周命未改,仍是朱家之正統。”同時還說:“凡我臣民為先帝服喪,整備迎候東宮”,一心還是向著明王朝。除此以外,後來他還採取了系列措施為反清復明做準備。最後在1673年起兵反清。從這個角度來看,吳三桂投降清朝並不是簡單地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為了能等待時機恢復明朝。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吳三桂不服朝廷撤藩,自稱“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開啟“三藩之亂”。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登基稱帝,國號大周,年號昭武。同年秋病逝,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其孫吳世璠嗣位。

但是這種觀點不被世人認可。後來吳三桂雖起兵反清,只是因為康熙削藩的指令影響了他的利益,吳三桂是為了自己的地位而不是為了明朝。由此說來,關於吳三桂為什麼投降的問題,沒有一個讓大家都信服的回答。

吳三桂為什麼放清軍入關,亡了漢人天下,難道只是為了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