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可再生資源已經耗盡,地球已經超載

環境及自然資源安全

本年度可再生資源已經耗盡,地球已經超載

去年地球在8月1日迎來了“地球超載日”,比今年晚三天。

圖片來源:路透社 / Nacho Doce

作者:

Zoe Schlanger, Quartz環境記者

本文由世界經濟論壇與Quartz合作釋出

7月29日,星期一,2019年的第209天。在這一天人類已耗盡地球在365天內能夠再生的所有資源。

這個特殊的日子是全球足跡網路的計算結果,該組織使用聯合國資料來計算“地球超載日”:在這一天,人類的資源消耗速度超越了地球的資源再生產能力——舉幾個例子,地球的資源再生產就如我們砍倒的樹木會重新生長,我們排放的二氧化碳會被重新吸收,我們捕撈的魚群會重新成長。按照當前的資源消費速度,全球足跡網路估算,至少需要1。75個地球才能持續地滿足人類需求。

地球超載日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極其重要的“既視感”,讓我們瞭解地球資源的有限性。但更令我們感到震驚的是,地球超載日的資料計算可能大大低估了不可持續發展對地球的破壞力,而負責相關計算的科學家是第一個承認這一事實的人。

全球足跡網路的首席科學家David Lin喜歡用銀行賬戶來做類比:“如果你在銀行賬戶只有100美元存款,但卻花費了200美元,那麼你就會陷入財務赤字;如果你繼續以這樣的方式生活,消費你並不擁有的東西,那麼最終你就會陷入困境——這就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每年,地球人口都在增長。我們消耗的自然資源比地球一年內再生產的資源更多,排放的二氧化碳也遠遠多於我們的森林和海洋能夠吸收的二氧化碳。因此,我們的資源負債增長了,我們的資源赤字越來越多了。去年的地球超載日是8月1日,比今年晚了三天。在過去的20年中,這個日期已經提前了整整兩個月。

本年度可再生資源已經耗盡,地球已經超載

今年的地球超載日是有史以來最早到來的。

圖片來源:全球足跡網路

地球超載日的計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一系列國家層面資料和聯合國提供的全球性資料,這些資料包括了每個國家生產和消費的食物數量、產生的廢棄物數量、砍伐的木材數量以及燃燒的化石燃料數量。地球超載日的計算受到全球資料質量的限制,而這些資料從根源上就可能存在著低估現象。研究表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對全球海產品捕獲量的估計可能少了30%,但就目前的條件來說,聯合國的資料就已經是最好最準確的了,因此地球超載日使用聯合國提供的資料作為計算來源。

David Lin是四位研究人員之一,他們每年花費六個月的時間來計算這個資料。“我們所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人類消耗的所有資源,以及人類生產的所有廢物,都可以透過我們的計算反映其所需的生物生產區域。”

他們也單獨計算每個國家的“地球超載日”:美國的超載日在3月15日,澳大利亞的超載日在3月31日,卡達的超載日在2月11日。

如果世界人口按照美國水平消耗自然資源並生產廢棄物,那麼我們將會需要五個地球來持續滿足這些需求。

本年度可再生資源已經耗盡,地球已經超載

圖片來源:全球足跡網路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地球超載日,這一資料根據該國的資源消耗量、廢棄物產生量,以及可用的生物生產空間進行計算。

地球超載日是個引人注目的數字,但事實上它幾乎沒有觸及到問題的根本。例如,地球超載日的計算沒有考慮土壤退化,水汙染或大規模物種減少——因為它不是為此而設計的指標。地球超載日只是簡單計算當前的資源消耗與生產水平,而沒有考慮未來人類活動會耗盡多少資源,也沒有反映出某些對人類沒有影響的生態破壞問題。

David Lin表示,“地球超載日經常被誤解,人們總認為它是所有事物的可持續性指標,而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所謂的‘普適性指標’根本就不存在,可以說這在理論上就是不可能的。“

支撐這種全球性指標的全球性資料本身就不存在。退一萬步說,即使這些資料確實存在,科學家也必須為所謂的“可持續性”選擇一個時間引數,是可持續五年?還是十年?沒人有答案。

地球超載日沒有考慮到我們目前的農業產量水平是否會破壞人類後代賴以生存的土壤資源,或者當前的地下水抽水量是否會導致幾年後令人絕望的水資源短缺。David Lin表示,“地球超載日反應的只是當前地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而無法預算未來。地球超載日是地球當前資源赤字水平的快照,但地球未來的生存能力依賴於眾多資源與條件,遠遠超過這一數字能夠反應的東西。你或許可以賣腎求財,而那一年你的銀行存款可能看起來不錯,但你應該知道這是不可持續的。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狀況比地球超載日所能反映的糟糕得多。但是地球超載日可以作為一個最低指標來反應我們所面臨的問題。David Lin表示,“就算我們只用這個最低指標來衡量,我們的地球依舊處於超載狀態。但以現在的條件來講,我們沒有更好的全球性衡量指標,也沒有人提出更好的方法。”

瞭解有關

環境及自然資源安全

更多

內容,請點選

閱讀原文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翻譯自世界經濟論壇

Agenda

部落格,中文版本僅供參考。歡迎分享至朋友圈,申請轉載請在本文下方留言。

翻譯:陳達鏗 | 編輯:劉宇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