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運河 | 土石二壩今何在?綠楊蔭裡白河堤

通州是京杭大運河北段最大的水陸轉運碼頭。通州碼頭運營達七八百年之久,直到漕運完全停止。明嘉靖七年(1528年)改造通惠河後,形成了著名的“五閘二壩”(大通橋、慶豐閘、平津上閘、平津下閘、普濟閘;石壩、土壩)。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其中的“二壩”。

北京大運河 | 土石二壩今何在?綠楊蔭裡白河堤

明代通惠河和“五閘二壩”

明代吳仲改造的通惠河起自北京東便門外的大通橋,沿元代通惠河故道向東,至通州城西北,在裡二泗入白河而又回到通州城北入北運河,即今天通惠河河口的位置。但是,由於地形的關係,通惠河入北運河處一直有高差,無法直接通航。因此,明代在通惠河河口處建石壩和臥虎橋跌水,上游積水形成“葫蘆頭”水域,作為北運河與通惠河倒船的泊船港,一直使用到清末。漕糧經石壩轉搬入通惠河,然後溯河而上,經五閘逐級遞運,一直抵達北京城大通橋碼頭。另為轉運通倉漕糧,吳仲在通州城東關外建土壩碼頭一座,漕糧在此碼頭解除安裝,然後經通州城東門搬運至通州倉儲存。通惠河上的五座水閘和通州城的土石二壩合稱“五閘二壩”。

北京大運河 | 土石二壩今何在?綠楊蔭裡白河堤

通惠河與北運河關係圖(《京杭大運河水利工程》,蔡蕃)

石壩和土壩碼頭是明清時漕運的專用碼頭,普通的商船、客船均不得靠岸駁船。

石壩碼頭在通州舊城北門外,位於今通惠河和北運河交匯處,即今通惠河口以南的運河西岸,在現今通州石壩遺址公園一帶。石壩碼頭是接收轉運至京城內皇家糧倉和暫時存放漕糧的專用碼頭。因為碼頭全部用石材砌築,故稱石壩碼頭。《通惠河志》記載:“石壩一座,在通州舊城北關外,嘉靖七年新創”,其規制為“高壹丈陸尺,長貳拾丈,闊壹拾壹丈”。 1987年通州區在通惠河口新建臥虎橋時,在橋南端附近出土大量城磚和花崗岩條石,應是石壩碼頭遺物。

土壩是漕糧由此轉入通州倉的專用碼頭,建於嘉靖七年,位於通州舊城東門外的運河西岸,以木排樁擋土夯築而成。開始因其數量較少,修建碼頭比較簡易,沒有砌石,因此稱為土壩碼頭。嘉靖《通州志略》記載: “土壩一處,在州東城角防禦外河。通倉糧米就此起載。”土壩碼頭的規模雖然沒有記載,但是可以推斷比石壩碼頭更大。因為根據明制,各地輸京漕糧,曾經四成入京倉,六成入通倉。在土壩解除安裝的糧食比石壩多出兩成,需要的場地自然更大。現在,土壩碼頭已經完全沒有歷史遺蹟可尋。

在石壩碼頭西南部不遠處,矗立著燃燈佛舍利塔。該塔建於北周,唐貞觀、元大德、明成化年間均修葺,清康熙十八年(1

679年)因地震損毀,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在原須彌座上按原樣重建,為十三層密簷塔。當年,漕船上的船工,遠遠看到燃燈塔,就看到了終點,感到了溫暖與安全。

北京大運河 | 土石二壩今何在?綠楊蔭裡白河堤

清代通州水道全圖

《潞河督運圖》的卷首後半部分反映了通州土壩和石壩的繁忙情景。

此圖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各路漕船進京,通州潞河(今潮白河)上帆檣林立,漕船往來不絕時,馮應榴特意請鎮江畫家江萱創作的。

北京大運河 | 土石二壩今何在?綠楊蔭裡白河堤

潞河督運圖(上圖右為卷首,下圖左為卷尾)

《潞河督運圖》卷首後半部分是駁船抵達通州舊城東門外土壩的情景,停在岸邊的裝著一袋袋糧食的就是駁船,陸地上的糧囤群象徵著通州倉。當然,實際情況並沒有這麼簡單。運到北京的漕糧,過程更為複雜。首先駁船要繞到通州城北的石壩(在通州北門外1裡),這就是畫面的中部和卷尾的情景。運河駁船在石壩東由水腳將一袋袋的漕糧扛到石壩西的石壩駁船上去,這樣漕糧就由外河(北運河)進入裡河(通惠河),以下向西先後經過普濟、平津下(今花園閘)、平津上(今高碑店閘)、慶豐(二閘)各閘,抵達北京大通橋下。

這幅畫完成以後,馮應榴在後面寫下一篇有關這幅畫的長跋。《光緒順天府志》卷五十六《經政志三·漕運》將這段文字全文轉錄下來。

《潞河督運圖》跋(部分)

馮應榴

“……石壩在通州北門外,州判管理。有樓名“大光”,取“損上益下”之

意,滿、漢倉場侍郎及所屬官吏在內理事。壩前為潞河,後為通惠河,相隔三四丈。入京倉之漕抵於石壩,役夫揹負糧米至通惠河剝船。役夫肩踵相接,數千累萬,由把頭管轄。……石壩迤北有浮橋,為通州榷稅十三口之一。土壩靠近通州東關,州同兼管。入通倉之漕由此轉入護城河小船,至舊城南門者,貯中倉;至新城南門者,貯西倉,城內均以車運,司事領管。……”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北運河漕運廢止,土壩和石壩不再作為漕運停泊碼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造通州舊城,通惠河主航道被填塞,石壩碼頭被廢棄,土壩碼頭在修建居民區時也被填埋掩蓋。

如今這兩個古老的碼頭已難尋舊跡,古時碼頭貨物轉運的盛況只能見諸於史料之中。兩座碼頭是京杭大運河的北端起點,為漕運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是京杭漕運的重要標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