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的成長曆史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天工開物》開篇:人不能靠自身長期生存,要靠五穀才能活下去。五穀不能自行生長,要靠人去種植。土質經歷不同時代而發生變化

作物的物種和性質則隨著水土不同而有所變異。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稻米的野生草本祖先是從100多萬年前的岡瓦納大陸進化而來的。

到大約公元前500年的時候,在印度、中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地區開始廣泛種植稻米。這些地區大多用了4000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完備了一切種植和食用體系。

大米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

據史料記載,早在7000年前,在長江下游的河姆渡遺址中就發現了存在稻米的證據,我們的祖先已經很好地掌握了水稻種植技術,並把稻米當作主要的糧食果腹對抗自然。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追溯大米的食用記載,可以溯源到嘗百草的神農氏那裡。他也是“第一位被人記下的敢吃大米的人”。而且神農氏吃的講究,用了“石上燔谷”這種方法。具體做法是將石塊燒熱,把稻米直接放在石塊上加熱做熟。而今山西名吃石子餅,依舊用的是這種古老的烹飪方法。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每朝每代,受環境和物質條件、科技發展的影響,對大米的吃法不同。

先秦時期

先秦條件簡陋,先將大米下鍋煮一下,等到半熟再撈出來放進蒸鍋蒸熟。先秦時期已經出現了鐵製品,在先秦文獻中,炒菜也不乏記載,如《楚辭·大招》中的“煎鯽臛雀”。所以一碗蒸出來的米飯,再配上一份清淡小炒,在古色古香的原生環境中小酌幾杯,別有一番韻味。

秦漢時期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那個時候,大米被叫做“乾飯”,以至於現在的很多地方還把大米叫做“乾飯”,可見,中華文化的傳承性在吃這一點上也很好的體現了。乾飯,顧名思義,就是曬乾,然後密封儲存。吃的時候放入湯水,隨吃隨飽,有點像如今的即食麥片,方便攜帶又抗餓。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魏晉南北朝時期

到了這個時期,人們吃米的種類和花樣越來越多,可能由於產量少,大家會在米飯中混入各種蔬菜,做成“菜飯”,好像咱們現在吃的各種炒飯啊。雖然魏晉時期米飯吃法很多,但是由於稻米本身加工,依舊不能精細,他們對於大米的加工方法是用溫熱水浸泡,再用手搓,直到米發白。如此淘洗出的米飯,“飯色潔白,無異清流之米”。而淘米水一直都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美容養生工具。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唐宋時期

唐宋時期,是我國古代商業經濟發展的高峰期,國泰民安,人們不打仗了,自然把精力投入到了吃吃喝喝中,所以由於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豐富,米飯也變得高階起來。文學繪畫作品中均可見如蟠桃飯、二紅飯、大骨飯、盤遊飯等吃法。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清朝

清代的大米已經開始進口,一直引領潮流的康熙爺就決定進口泰國暹羅大米,但出發點其實是補充我國大米的產量。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現在米飯成了家喻戶曉的主食。60%的中國人以大米為主。中國人均大米年消費約100公斤。大米的吃法也多種多樣,可滿足各種不同的口味。

一粒米飯,從種子到稻穀,需要經過多少道耕種工序?

Step1:犁地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播種之前,必須先將稻田的土壤翻過,使其鬆軟,這個過程分為粗耕、細耕和蓋平三個期間。隨技術的發展,機器逐步替代獸力和犁具(水牛犁田)。

Step2:育苗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傳統的農作會選擇某塊田中培育秧苗(即秧田),在撒下稻種後,再在土上灑一層稻殼灰;現代農作多由專門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來使稻苗成長;在秧苗長高約8~10CM時,就可以進行插秧。

Step3:插秧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將秧苗仔細的插進稻田中,間格有序。有人工插、拋秧、機器插等幾種方式。

Step4:除草除蟲、施肥、灌排水

大米的成長曆史

移除點選此處新增圖片說明文字

秧苗成長的時候需要人工去除雜草,有時也需用農藥來除掉害蟲。施肥有利於稻苗健壯的成長,並促進日後結穗米質的飽滿和數量,充足的水分是秧苗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

Step5:成熟與收割

當稻穗垂下,金黃飽滿時,就可以開始收割,收好的稻穗經過穀穗分離成為稻穀,再經過加工和蒸煮就形成香噴噴的米飯。

在雜交水稻縱橫市場,大米高產的當今,龍江大米堅持純山泉灌溉、堅持遵循自然的種植手藝,用每一粒米的堅持在這個越來越失去原味的年代,給人們帶來一份滿滿的純真和感動。

從來沒有一種米能像 龍江大米一樣,攜天地之精華、山泉之甘冽、黑土之肥力,經180天的充足醞釀,豐滿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