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公然射殺李敢,漢武帝不予追求:血親復仇,這事兒不歸我管

霍去病公然射殺李敢,漢武帝不予追求:血親復仇,這事兒不歸我管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遣大將軍衛青與驃騎將軍霍去病兩人,分別率領5萬騎兵和數萬步兵深入漠北,兵分兩路和匈奴展開大決戰,史稱“漠北之戰”。這次戰爭的目標,是深入敵人腹地,全殲匈奴主力部隊。

大將軍衛青這邊,手下有前將軍李廣,右將軍趙食其,後將軍曹襄,校尉公孫敖,都是大漢朝敢拼敢打的一代名將。衛青率領部隊穿越大漠,和早已擺開陣仗的匈奴單于本部交戰。衛青以兵車穩住陣腳,派遣5000騎兵正面衝擊敵人,然後迂迴包抄,指揮騎兵從兩面包圍匈奴單于的部隊。

匈奴單于見漢朝軍隊兵強馬壯,難以取捨,於是率領數百精騎奪路而逃,匈奴軍隊潰敗,衛青乘勝追擊。衛青自己帶領主力部隊一路追趕到顏山一帶,斬殺敵軍一萬九千人,但是他的副將李廣和趙食其卻因為迷路,沒能和衛青形成對匈奴單于的合圍,匈奴單于逃走。

而驃騎將軍霍去病這一邊,率領校尉李敢等人出塞之後,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最終摸到了匈奴的老巢去。當衛青正在與匈奴單于的主力部隊以命相搏時,霍去病這邊則抄了匈奴軍隊的後路,在敵人的大本營砍瓜切菜一般,殺死了無數匈奴王庭的貴族和大臣,而且匈奴左賢王、右賢王都在戰爭中負傷。霍去病這一支部隊取得決定性的大勝利,史書記載:

“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執訊獲醜七萬有四百四十三級。”

這一次分兵,其實是漢武帝有意為之。大將軍衛青所帶領的,都是漢朝成名的老將;而驃騎將軍霍去病帶領的,則是青年後起之秀。這一仗,霍去病他們運氣太好了,所以青壯部隊這一邊完勝。當然衛青那邊表現也不差,面對匈奴主力有準備的遭遇戰,取得了斬殺敵軍兩萬人的戰績。

霍去病公然射殺李敢,漢武帝不予追求:血親復仇,這事兒不歸我管

唯一難堪的是成名老將李廣和趙食其,在大漠裡面走了幾十天,最後連匈奴人的影子都沒有見到。李廣戎馬一生,最後連一個侯爵都沒能夠撈到。唐朝詩人王昌齡寫詩讚揚李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但是實際上李廣的戰績,頗不如人意。或許另一位唐朝詩人王勃對他的總結更為充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漢文帝曾經評價李廣:“惜乎,子不遇時!如令子當高帝時,萬戶侯豈足道哉!”李廣生不逢時,如果在漢高祖劉邦時期,憑藉李廣的本事,就算是封為萬戶侯也不難。但是在漢武帝這一朝,為什麼李廣封侯,就那麼難呢?因為漢武帝時期,多數為大兵團作戰,而李廣的運氣,確實太差了一點。

李廣雖然名氣很大,但是實戰成績卻不怎麼樣。史書中提到他經歷的七次比較大的戰役中,兩次取得勝利,兩次遭遇失敗,還有三次要麼是迷路了,要麼是沒有發現敵人,只能無功而返。李廣更加擅長打阻擊戰,就是守城;但是漢朝對匈奴的戰爭,全部是主動出擊,長途行軍深入漠北,李廣方向感實在是太差,幾乎每一次都要迷路。

漠北之戰,李廣已經六十多歲了。如果再不參加這次戰爭,一戰封侯,恐怕這輩子都沒有機會了。漢武帝劉徹認為認為李廣老了,不適合再參加長途追擊的戰爭。但是李廣堅決請戰,漢武帝妥協,任命他為前將軍。

霍去病公然射殺李敢,漢武帝不予追求:血親復仇,這事兒不歸我管

《史記》記載:“大將軍青亦陰受上誡,以為李廣老,數奇,毋令當單于,恐不得所欲。”李廣年紀大了,幾次運氣都不好,漢武帝暗中囑咐大將軍衛青,不要讓他擔任重大任務。如果讓李廣獨自面對匈奴單于,恐怕結果不理想。

大將軍衛青牢記漢武帝的囑咐,讓前將軍李廣協助包抄匈奴單于,而自己則親自率領主力部隊追擊。事實證明,漢武帝的判斷沒有錯,李廣迷路失期,導致衛青沒能一舉挫敗匈奴主力。李廣回到大本營,大將軍衛青責問李廣,讓他和趙食其寫一份書面報告,說明他們為什麼迷路,衛青將上書漢武帝,闡明情況。

李廣在軍隊中,享有威望。面子上掛不住,一個人把責任攬下來:“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不是手底下的兄弟們不給力,是自己領導無方,責任在我。李廣回到住處,最終引刀。李廣臨死前留下遺言:

“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广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他回顧了自己的一生,與匈奴打了大小七十多次戰役,都沒能取得什麼輝煌的戰績。這一次有幸能與大將軍一起在塞外與匈奴單于的主力接戰,大將軍讓他率領本部從側翼迂迴包抄,但是自己卻迷路了,這難道不是天意嗎?而且自己如今已經六十多歲了,怎麼能夠再受刀筆之吏的侮辱呢?

霍去病公然射殺李敢,漢武帝不予追求:血親復仇,這事兒不歸我管

李廣死後,他本來有三個兒子,前兩個兒子都早死,只有小兒子李敢還活著。李敢在漠北之戰中,以以校尉的身份追隨驃騎將軍霍去病追擊匈奴左賢王,表現英勇,奪得左賢王的戰鼓和戰旗,斬首眾多,賜爵關內侯,食邑二百戶。李廣一輩子沒能封侯,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李敢卻一戰封侯,這難道不是命嗎?

封侯之後的李敢高高興興回到家,卻傳來了父親自殺的噩耗。古人講,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在漢朝還是一個“血親復仇”很流行的社會,李敢怨恨大將軍衛青,於是以下犯上,擊傷大將軍。衛青是一個仁慈的人,逼死了人家的父親,自然心中有愧,所以衛青並沒有追求李敢的責任,而是把這件事下來。

但是另外一個人看不下去了,這個人就是衛青的外甥霍去病。衛青與霍去病,早年都是平陽府的家奴。在領軍打仗,建功立業之前,兩人身份卑微。霍去病是私生子,他的父親對他不聞不問,霍去病是在舅父衛青的照顧下長大,他將衛青當作父親一般看待。不久之後,在一次皇家圍獵中,霍去病為舅父報仇,射殺了李敢。

《史記》記載:

“居無何,敢從上雍,至甘泉宮獵。驃騎將軍去病與青有親,射殺敢。去病時方貴幸,上諱雲鹿觸殺之。”

霍去病絕不能縱容自己的下屬以下犯上,公然射殺大將軍,更何況衛青還是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舅父。於是,趁著一日,漢武帝外出打獵,霍去病便直接將李敢射殺了。

霍去病公然射殺李敢,漢武帝不予追求:血親復仇,這事兒不歸我管

李敢好歹也是關內侯,而且是名將李廣唯一在世的兒子。霍去病雖然貴為驃騎將軍,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射殺了李敢,怎麼能夠逃脫法律的懲罰呢?

作為皇帝的漢武帝,不僅沒有為李敢主持公道,反而刻意為霍去病的殺人罪行隱瞞,謊稱李敢是在打獵中被一頭鹿撞死了。漢武帝並沒有追究霍去病的責任,歸根究底,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李敢作為一個下屬,以下犯上圖謀射殺大將軍衛青,本來就是死罪一條。其次,霍去病貴為驃騎將軍,而且漢武帝是霍去病的姨夫,深得漢武帝的喜愛。

霍去病少年英雄,十七歲就敢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封為“冠軍侯”。河西之戰,霍去病殲滅和招降匈奴十萬人,漢朝第一次佔領河西走廊,開闢絲綢之路。漠北之戰,霍去病消滅匈奴主力七萬餘人,封狼居胥,官拜大司馬。這樣的一位猛將,漢武帝又如何會因為區區一個李敢而追求他的責任呢?

更何況,按照血親復仇的傳統。李敢為了給父親李廣報仇,打傷了大將軍衛青;霍去病為了給舅父衛青報仇,射殺了李敢。在一個血親復仇盛行的社會風氣之下,霍去病的所作所為,反而為人所稱道。

霍去病公然射殺李敢,漢武帝不予追求:血親復仇,這事兒不歸我管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