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中國孩子只能玩著國外的樂高長大?

編者按

聽到“玩具”這一詞,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

對於家長來說,玩具可能是七十年代的泥巴,八十年代的洋娃娃。而對新時代的小朋友來說,商場裡櫃檯上的玩具足以讓他們應接不暇。

但玩具並不僅僅是歡樂的製造機,它更是文化的物質載體。玩具在帶來歡樂的同時,也在傳遞著特定的文化價值,是文化傳承和傳播的工具。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兒童玩具如何更好地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兒童玩具裡有哪些中國元素?兒童玩具受國外文化的影響如何?怎樣在兒童玩具中彰顯中國文化的自信?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話題。

為此,未來網邀請了北京懋隆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部長張振忠,紅黃藍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陳婉茹,與未來網副總編輯宋廣輝一起開啟直播,透過一系列稿件,與千萬網友一起討論玩具裡的中國智慧與文化自信。

以下內容為直播內容的節選整理,全文大約1800字,閱讀約需6分鐘。

誰說中國孩子只能玩著國外的樂高長大?

據最新報道,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於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組成,這一訊息又把國人的目光聚焦於太空。

“月球上真的有嫦娥嗎?”這個問題,應該有不少的家長都從孩子的口中被問到過。

長期以來,中國航天科技的發展與中華文化密不可分,中國航天登月探測器名為“嫦娥”,月球車名為“玉兔”。這一命名是源於我國古老的神話典故——嫦娥奔月。而華為的“鴻蒙”系統的命名,也來自中國古代的優秀神話傳說。

科技的發展植根於優秀文化沃土,孩子的發展教育也當如此。

近幾年來,歐美、日韓等國透過影視、動漫等形式,對外輸出其文化產品、價值觀念,以及迪士尼、環球影城、各類衍生IP產品等。面對國外文化的不斷侵入,兒童玩具受國外文化的影響如何?怎樣在兒童玩具中彰顯的中國文化自信?

北京懋隆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部長張振忠認為,國外對IP的開發比國內較為成熟。“透過動畫片打動孩子,然後對動畫形象進行全方位的產品開發,其中就包括了玩具及各種裝置。”張振忠說,“而它們傳遞的西方觀念,例如個人主義、英雄主義,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有衝突和差異的。”

“對於孩子們的玩具設計來說,我們是有深厚的一個文化沃土,但沒有很好地開發出來。”

張振忠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不乏優秀的IP形象,比如被大眾熟知的熊貓、孫悟空等等,這樣的形象對孩子們來說是樂於接受的。

誰說中國孩子只能玩著國外的樂高長大?

紅黃藍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陳婉茹認為,近年來

國潮風興起

,越來越多的國內消費者會選擇購買與中國傳統元素有關的周邊產品,為文創玩具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力倡導文化自信的同時,我們發現故宮文創、三星堆文創、各地博物館文創,國產玩具IP的興起、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的衍生品、國產動畫衍生品等。”

“其實我們傳統文化中這樣的物件,它都有點仿生學的原理。”陳婉茹舉例說,“比如風箏,它是由古代勞動人民發明於春秋時期,至今已兩千多年。它就是像飛鳥的造型。我們透過對孩子的手工製作,引導孩子去思考它的結構是什麼樣子,它的花紋是什麼樣的,然後大家一起來分享,還可以鼓勵小朋友來創作。”

“中國生產玩具的水平非常高,全球主流玩具其實大部分來自中國生產,對於這個領域,國內已經從設計到生產、銷售形成了完整且完善的產業鏈。”

陳婉茹補充說,“很多企業是為外國品牌代工,但隨著國內玩具產業的興起,

很多玩具廠商都把生產也為轉移到了國內文創產品產業鏈上。同時也讓更多的人接觸到傳統裝飾圖案中所蘊含的文化魅力,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創新注入了新的動力。”

這也就為家長挑選玩具帶去了思路,高階的玩具不僅僅是單向的去玩,還能夠讓孩子有參與感,使其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都得到提升。

陳婉茹認為,文創玩具面對的不單單是國內市場,同時還有廣闊的國際市場,帶有濃郁東方裝飾元素的潮流玩具在國際市場中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樂高連續幾年都推出了以西遊記為主題的系列玩具。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文化自信帶動了當前年輕消費群體對國潮的認可度提升,很多國潮類的盲盒,不僅是國內也包括海外華人和外國人也非常喜愛。”

“越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現在,越要讓孩子去世界的舞臺上展示自我的價值和實力,越是要讓孩子感受和學習中華文化,不論是透過遊戲、玩具還是傳統的詩詞、藝術等”,陳婉茹說。

其他熱點

作者 |?未來網見習記者霍晨萌整理

審校?| 國寧

終審?|?宋廣輝

點個?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