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的由來和古代春節日期不固定,賀卡興於秦漢普及自唐太宗起

在古代春節的日期是不固定的,古代並不是叫“春節”而是稱之為“年節”。當然過年這一說法則是自古代就開始到現在的。至於春節的日期嘛,不是固定的,每一個朝代都會有所不同。

如:在夏朝制定了夏曆,便規定建寅為正月,即每年一月初一為新年初始,這與現代的農曆沒差別。

到了成湯推翻夏朝建立了殷商,他就想了,我成了天子了,怎麼能走以前的一套!於是商朝改革了,十二月為正月,人們過年也就是現代的春節就在十二月。好嘛!商朝人是十二月過年的。

好吧!成湯這麼幹得,為什麼接下來的周武王也不幹得啊?周朝也是推到十一月初一為過年,十一月就是元旦。一年的開始。反正個個都是往前推,都表示自己強!

啊!聰明的讀者也能猜到了秦朝,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天下,為表得天下,他也是往前推,就是十月初一過年!

拜年的由來和古代春節日期不固定,賀卡興於秦漢普及自唐太宗起

秦始皇

漢朝倒也厚道,承秦制,你十月初一過年是嗎?好!那我大漢也一樣!

其實也有一個很現實的原因:窮!要修改曆法,那是要錢,要時間和精力的!

漢初倡導“無為之治”,自然是不能做的。

只是到了漢武帝的時候,國家穿銅錢的繩子都爛掉了,米都腐爛了,國家富強了。他把十月過年改成了正月過年。還制定了《太初曆》。

這是夏朝滅亡的千年之後,過年又變成了“正月初一”。

王莽一切以新的為準,王莽的王姓出自姬姓,子姓,姬姓是周朝,子姓是商朝。或許王莽的祖先是商朝君主,所以他疾呼復古,便是一改正月過年的習俗恢復到十二月過年。

好嘛!老百姓就不習慣了,畢竟秦漢十月,你十二月,我不爽!我反!於是王莽完蛋了……

這世上不乏有頭鐵,頭硬的!比如說曹魏代漢了,總覺得傳統就是一個皇朝滅亡了,就得改人們的過年方式,這樣人們才不會懷念舊皇朝,念我新皇朝的好。當然更能刷皇帝的存在感。

於是乎,曹魏又改到了十二月。也不知曹丕兄是不是起了爭強好勝之心,要和王莽比試,我就是和你一樣改過年的時間,我曹魏要比你長!好吧!曹丕兄你贏了!你可以到地下去向王莽兄炫耀了。

只不過很不方便,比如說,北方曹魏的人在南方工作(蜀漢、吳)說:“兄弟過年了!回來過年嗎?”

南方工作的則回答:“不行啊!還有一個月這裡才能過年呢!”

襄陽這一邊,說:“南郡的兄弟,十二月初一了,過來我這裡過年!”

然後正月初一了,南郡的叫:“襄陽的兄弟,過來我這一邊過年啊!”

拜年的由來和古代春節日期不固定,賀卡興於秦漢普及自唐太宗起

三國時代,曹魏過年是十二月初一,一改漢代的正月初一

確實!過年的時間因為分裂而不同,很不方便。

三國時的這一奇葩過年現象不管是多如牛毛的穿越小說都沒有寫到,唉!沒辦法啊,歷史冷知識啊!

晉朝一腳踹曹魏下臺了,他倒也厚道最起碼,曹魏規定的過年時間,他並沒有改,統一天下後就讓全國統一了過年的時間。

據說是漢朝後裔的劉宋,宋文帝劉義隆規定在夏曆的一月過年!事隔兩千多年後,人們終於又在正月過年了!

劉義隆也是出於私心的,他說,我算是留下功績了吧?並且老祖宗漢武帝改回正月過年,那我也正月過年!

反正劉義隆的心讓北周皇帝感同身受,便是以正月過年。

外戚楊堅受禪建立隋朝,也以正月過年。唐朝皇帝和楊堅是表親關係,所以還是繼承了正月過年這一習俗。

劉義隆想要名留天下,恢復正月過年,還真讓他押對寶了!從這時開始直到後世,都是以正月為過年時間。

武則天時改過,以周朝時十一月過年。可她歸政李氏,李氏自然又改回正月過年了。

中國最強盛的漢唐時期過年分別是正月和十月,當然十月是漢初。

可以說,正月過年影響十分大,畢竟最強盛的皇朝都是在正月的,北周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皇朝亂改過年的時間了。

周襄王倒是挺任性的,他覺得年年過年,這很不好!十分不好!所以他就是規定閏三月過年!只是人們很不爽!四年才有一次過年的機會,你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才不理你呢!

孫中山曾經規定西曆元旦過年,一改以前的習俗,只是老百姓不買賬!你在西曆過你的春節,我還是正月過年!

拜年的由來和古代春節日期不固定,賀卡興於秦漢普及自唐太宗起

所以人們不願意在西曆元旦這一天稱“過年好!”而是用“新年快樂!”“新年好!”來應付官府。元旦這一天堅決不能叫做年夜飯,這得留到除夕才能這麼稱呼。

於是孫中山很鬱悶地發現,官府過得快樂的元旦在民間反響很低,可一旦農曆正月初一到了,民間熱鬧非凡!“過年好!”“過年了!”

人們還說:“西曆元旦是民國之新年!”舊曆元旦才是“國民之新過!才是真的過年!”

什麼法令制止,奈何民不畏死,我還是要堅持傳統!我要過農曆新年!

於是袁世凱看不下去了,他就規定了舊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同意放假!

所以春節這一個名稱的誕生,並且取代千年人們稱呼“年節”還是袁世凱的功勞。

1914年起,春節這一個名稱,並且要放假就一直延續至今。所以人們都說袁世凱是做了一件莫大的好事!

拜年的由來和古代春節日期不固定,賀卡興於秦漢普及自唐太宗起

袁世凱

孫中山不服了,他在1924年提出廢除春節,遭到了一致反對!好嘛!民意沸騰!不得不順之!袁世凱規定的春節就只能讓它繼續下去了。

1930年,老蔣覺得是孫中山的學生,他就一紙嚴令,廢除春節!好嘛!這一下民心大失,你廢除春節!我就反對你!法不責眾。人們根本就不怕!繼續過春節!

春節就是數千年來的年節,豈容說廢就廢?

最終國民政府也只好妥協了!

既然說是春節過年,那麼自然就得有拜年了,拜年根據民間傳說是有一個年獸,它出來吃人,要是還活著,就會在大年初一大家出來互相作揖,恭拜,慶賀沒有被年獸所吃。這就是拜年的由來。

當然也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唐朝之時。

唐朝不瞎折騰,正月過年。唐太宗見到大臣間不和,怎麼辦啊?於是魏徵就獻了一個法子。

唐太宗一聽,覺得這法子好。

拜年的由來和古代春節日期不固定,賀卡興於秦漢普及自唐太宗起

唐太宗

於是在翌日早朝的時候,唐太宗向大臣一作揖一拜,這可嚇壞了大臣們啊!

從來只有大臣拜皇帝的,哪有皇帝拜大臣的!個個都害怕。

不過唐太宗說了,“今天是大年初一,就應該是拜年!不管是有仇有怨,在大過年的初一就不要生氣了!互相拜年吧!”

皇帝倡導了,又豈能不從?

話說程咬金原先地位是低於尉遲恭的,可是他沒有尉遲恭那麼張揚。尉遲恭誇張到連皇帝的質問,都只是亮出滿身的傷痕以功勞自居。唐太宗才提拔低調的程咬金。尉遲恭只能坐冷板凳。

大年初一,程咬金正在家裡,忽然聽到與他不和的尉遲恭來拜年了,程咬金也向尉遲恭拜年。

於是兩人便一起攜手進去喝酒,這酒是越喝越開心。兩人的恩恩怨怨就因為在大年初一坐下來喝酒,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訊息一傳出來,大臣們當然是不論恩怨,大年初一拜年。從朝堂之上也傳到了民間,民間就盛行拜年了。

唐太宗還在過年的時候給大臣發賀卡,用赤金箔做成賀卡,御書“普天同慶”,賜予大臣。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民間自是沒有皇家的條件,且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箋紙,豎寫,右上端為受賀者官諱,左下端為賀者姓名。

賀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紹自己為主,西漢稱之“謁”,今天貴賓相見還在說“拜謁”,東漢後叫“名刺”,名刺一詞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們常用的名片。

唐宋以後,賀卡的名稱及功能有所進步,稱為“門狀”或“飛帖”。

原本朝鮮半島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他們也過春節的。在日本佔領了朝鮮半島之後,強行推廣西曆新年,可是朝鮮人民堅決反對!為過春節不懼一死。

日本被打敗後,朝鮮半島分成了朝鮮和韓國。

朝鮮認為過春節是封建,廢除!直到1989年不得不再度恢復過春節。

韓國則是向西方學習,也廢除了春節。只是在1999年不得不再度恢復春節。到了這些時候還說春節是他們的,好嘛!全宇宙都是他們的。

拜年的由來和古代春節日期不固定,賀卡興於秦漢普及自唐太宗起

所以中國的春節,一百年前是稱之為“年節”這不但影響中國,還影響了許多的國家。

最後給看此文的讀者們拜個年!新的一年心想事成!財源滾滾!笑口常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