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還是愚蠢宋朝災民無錢買米,范仲淹卻還要繼續漲價!

導語:古時候一個朝代的興旺或者衰敗,決定因素都在於那個時代的朝廷。朝廷裡的官員如果清廉正直皇帝也體諒民意,那麼這個朝代必定興旺,人民安居樂業,但如果這個朝代裡的官員都只顧私慾以權謀私,皇帝貪圖享樂,那麼這個朝代一定衰敗。

高明還是愚蠢宋朝災民無錢買米,范仲淹卻還要繼續漲價!

其實無論在哪個朝代,朝廷裡多多少少都有著正邪兩派的官員,而正直的官員事蹟往往會被流傳於世,被後世所稱讚。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歷史上有名的賢臣,范仲淹。

一提到范仲淹,我們可能就會想到被錄入語文課本中那句流傳千年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流傳至今的話充分體現了范仲淹雖身居高位,身為朝廷重臣仍然心繫天下百姓的為官態度。

高明還是愚蠢宋朝災民無錢買米,范仲淹卻還要繼續漲價!

范仲淹的先祖就曾在唐朝高宗時期擔任朝中宰相一職,並以敢於諫言聞名,可稱一代良臣。但祖上曾擔任過的高職並沒有為他後來的仕途增添便利,到范仲淹這一代時家中早已落魄,在他年僅兩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

童年的悲慘並沒有打擊倒范仲淹想要為官的熱枕之心,他還小的時候便萌生了想要入朝為官實現自己的抱負的想法。但是在那個時代,普通人家想要為官,只有透過科舉考試這一條路。於是范仲淹便潛心苦讀,歷經磨難終於金榜題名,成為進士,並獲得了一個九品官職。

高明還是愚蠢宋朝災民無錢買米,范仲淹卻還要繼續漲價!

這個九品官職只是范仲淹漫漫仕途之路的起點,他很清楚九品官職雖小,但只要從基層好好工作,總會有得到重視的那一天。果不其然,兩年後范仲淹便因為工作認真等原因升職為文林郎。公元1043年,范仲淹官至為參知政事,並發動了有名的“慶曆新政”。

雖然這個改革以失敗告終,但從這次改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范仲淹一心想要改變當時朝中官員冗雜等問題。改革失敗後,范仲淹參知政事的官職被罷免,被任命為知邠州、兼陝西四路緣邊安撫使,直至他64歲,死在了就任途中,後被封為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楚國公,諡號為“文正”。

高明還是愚蠢宋朝災民無錢買米,范仲淹卻還要繼續漲價!

范仲淹是仕途雖然坎坷,但始終從未改變的是他一心為民的初心,他為官期間曾為百姓解決了很多問題。人畢竟以食為天,想要真的對百姓好,首先要保證百姓們最基本的衣食問題,在一次百年不遇的饑荒中,范仲淹就為百姓們圓滿的解決了糧食這個問題。

當時饑荒下的杭州,米價瘋狂上漲,到最後甚至到了一百二十文一斗米的價格,這對於尋常老百姓來說簡直就是天價。一些黑心商販面對這麼嚴重的災情卻是像看到商機一樣,繼續哄抬米價,范仲淹雖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朝廷給的賑災糧對於這麼多災民來說起不到一點實質性的作用。

高明還是愚蠢宋朝災民無錢買米,范仲淹卻還要繼續漲價!

最後范仲淹運用自己聰明的頭腦,決定將計就計,他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併為之震驚的舉措。他將杭州地區的米價定在了一百五十文一斗左右,本以為這樣的做法會導致災情更加嚴重。

這舉剛剛實行,朝中一幫臣子便瘋狂上奏彈劾范仲淹,說他不管災民死活,一心抬高米價。但是他們很快就停止了這樣的行為,因為他們最後都被結果驚呆了,此事過後杭州地區的災民們也都對范仲淹讚不絕口,稱他是一個賢臣好官。

高明還是愚蠢宋朝災民無錢買米,范仲淹卻還要繼續漲價!

原來范仲淹將米價抬高到一定程度,這樣高的米價會讓全國各地米商覺得在杭州賣米有利可圖,所以這些米商紛紛將米運到了杭州想要售賣,結果導致杭州地區的米越來越多,市場達到了飽和狀態。

當在杭州的米越來越多時,范仲淹此時下令發放救災的米,導致災民們都不去買米,都去領朝廷免費發放的賑災米。最後這些商人的米無人購買,只好老實的將米價降了下去,饑荒也就這樣得到了解決,如此機智的做法真是令人讚歎。

高明還是愚蠢宋朝災民無錢買米,范仲淹卻還要繼續漲價!

小結: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朝廷中的官員或是現在國家中的官員最應該做到的就是保持著一心為民的初心。

只有像范仲淹那樣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為百姓服務的賢臣才應該是為官仕途中最高的要求,像那種用自己的權利謀取私利,滿足自己私慾的人就只能遭人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