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商八大家首富非喬家,真正的首富比喬家更強大

在清朝時期,晉商穩居全國商幫之首,排名前16位的大財團全部來自山西。人們常說的晉商八大家指的是喬、常、曹、侯、渠、亢、範、孔八大家,雖然喬氏排在第一位,但論頭把交椅當屬亢氏。

晉商八大家首富非喬家,真正的首富比喬家更強大

在康熙時期,有“江南泰興季氏與山西平陽亢氏,俱以富聞於天下”的說法。歷史學家鄧之誠在《

骨董

瑣記全編》中也寫道:“康熙時,平陽亢氏,泰興季氏,皆富可敵國,享用奢靡,埒於王侯。”可見,亢氏在清朝初期已經是名揚天下的山西首富,亢氏之後才出現了其他諸姓晉商大戶。

“這個姓氏好寫又好記,這個姓氏創造的輝煌被記載在史書中。那麼,亢氏究竟是如何富起來的呢?

【糧食】

氏原籍山西平陽府(臨汾),位於汾河流域產糧區,亢氏利用資源優勢收購家鄉糧食,然後販賣到運往人多的省市。亢氏曾揚言“上有老蒼天,下有亢百萬;三年不下雨,陳糧有

萬石

”。根據臨汾縣誌記載,亢家的確存糧頗豐,“倉廩多至數千”,在華北佔有良田百萬畝。

氏在許多地方開糧店,既做長途販運,也做零售買賣。據說

家的夥計從山西臨汾到北京,30多天的路程,或騎馬或坐轎,沿途每晚都住亢氏自己商鋪。後來,亢氏的糧店也一路開到了北京正陽門外,很快成為京城規模最大的糧店。

晉商八大家首富非喬家,真正的首富比喬家更強大

在我國古代鹽一直是政府控制的物資,明洪武三年,為邊鎮籌集軍餉,山西行省參政提議藉助商人的力量到邊地送糧,這樣就不用朝廷自己費勁兒了,朱元璋批准了這個提議。商人們如果在大同倉交米一石,太原倉交米一石三鬥,就可以拿到政府發給的一鹽引,相當於200斤,有了鹽引就可以到指定鹽場領鹽並售賣。

這個制度為晉商的興起提供了重要機遇,當時亢氏離運城解州鹽池僅百里之遙,加上自己有“存糧萬擔”的雄厚基礎,迅速抓住時機“以糧換鹽引”,得到了鉅額的鹽業專賣權,而且不單是經營離家鄉不遠的

鹽,他還來到揚州地區經營鹽業專賣,因為那裡是當時鹽業貿易量最大的地方。到了清朝鹽仍實行專賣制,即由政府特許的鹽商來賣鹽,而亢家順利得到了販運特權,獲利頗豐。

晉商八大家首富非喬家,真正的首富比喬家更強大

典當行又叫當鋪,是賺錢較快的生意,利息高,和放高利貸差不多,利潤更為豐厚。山西典當行很多,在《清裨類鈔》就寫了一段亢氏嚇跑同行的故事。康熙年間,亢氏為了擠垮當地另一家當鋪,派人每天去典一尊金羅漢,每尊典銀1000兩。

這一

就是連續3個月,把當鋪老本都快

沒了,著急之下便和典當人聊天,典當人:“我家主人有金羅漢500尊,現在還410尊等著典當呢!”這家當鋪只好讓

家將90尊金羅漢贖回,自己關閉當鋪遠走他鄉去了。亢家在金融行業順風順水,全國第一家票號就是亢家首先開創的。

晉商八大家首富非喬家,真正的首富比喬家更強大

【房產】

氏擁有大量田宅,在其原籍平陽府“宅第連雲,宛如世家”。而且還在揚州有房產,建築宏偉令人咋舌。

氏在揚州城西北角虹橋小秦淮河附近築有一處“亢園”。史載“亢氏構園城陰,長裡許,自頭敵臺起,至四敵臺止,臨河造屋一百間,土人呼為百間房”。今日揚州瘦西湖就是當年亢園的一部分。

據說亢氏的吸金能力震驚了皇室,康熙帝曾微服私訪到山西平陽府,在亢家住了十幾天,亢家日常生活不亞於皇宮貴族,康熙皇帝見證了亢家家藏萬貫,不僅通商大江南北,而且銀票匯通全國各大商埠,說其“日進斗金”也不過分。

“這個稀有的姓氏曾經是山西人最為熟知的大戶,但亢氏的輝煌在清末受到了重創。清咸豐三年太平軍北伐進攻平陽,城中清兵奮力反抗,攻城兵士死傷很多,十分惱火。進入城中,放火燒了街市店鋪,無情的大火連續燃燒了十多天,珍寶一空,亢家豪宅也在熊熊大火中淪為廢墟,之後亢氏逐步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