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東等地的跪拜禮,一個逐漸破除的禮儀為何還會存在?

逢年過節河南、山東等地的人都會去親戚家磕頭,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跪拜禮,跪拜禮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禮節和拜年方式,河南、山東等地都為之驕傲,也是過年向父母及親戚表達祝福的最高方式。這種含義必然是美好的,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磕頭拜年的禮俗按理說應該被時代所淘汰,為何至今還會存在呢?

河南、山東等地的跪拜禮,一個逐漸破除的禮儀為何還會存在?

跪拜禮的前世

我們素來講文明、注禮儀,因此也被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拜年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燦爛歷史文化孕育的文明成果,是我們特有的文化習性,是中華民族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誌。跪拜禮是古代最重要的禮節之一,不僅在中國,亞洲大多數國家也是如此,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除非特殊場合,大多數人都不再行跪拜禮。

河南、山東等地的跪拜禮,一個逐漸破除的禮儀為何還會存在?

跪拜禮起源於古代的生活習慣,古時候人們沒有椅子、凳子,只有個類似今天茶几的東西,但是很矮,所以他們經常席地而坐,這時為了方便,也為了表達禮節,跪拜禮也就產生了。

在古代,把腿放前面不盤起來被看作不禮貌的行為,席地而坐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盤腿而坐,一種是跪坐。顧名思義。盤腿而坐就是把腿放前面,盤起來。跪坐就是臀部坐在自己的後腳跟上。

河南、山東等地的跪拜禮,一個逐漸破除的禮儀為何還會存在?

所以,正常跪坐的時候,行禮就非常方便,只要身體前傾,就可以行跪拜禮,不管是皇帝還是平民,在古代都是跪坐,只不過皇帝有個專用的平臺,藉此顯示高人一等。

跪拜禮的演變

隨著時代的發展,出現了各種發明,馬紮,桌子、椅子也被創造出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得到了改變,從之前跪坐,變成了現在的懸足而坐。雖然起居方式改變了,但是這種長期沿襲下來的跪拜禮習慣並沒有得到改變,這時也就有了不平等性,向坐著或站著的人行跪拜禮。

河南、山東等地的跪拜禮,一個逐漸破除的禮儀為何還會存在?

從雙方同行此禮到單方行禮,這種畸變也帶來意義的轉變,人的尊卑、貴賤得以體現,這時候的不管是用在人與人,還是國與國之間,都帶有強烈的侮辱色彩。清政府曾規定行一跪三叩首、二跪六叩首、三跪九叩首等跪拜禮。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西方駐華使節不以跪拜禮見皇帝就是因為跪拜有損國家形象。直到近代,這種禮節才逐漸得以廢除。

龔自珍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也是近代最早對跪拜禮提出異議的中國人,他透過大量“主立臣立”“主坐臣坐”“主坐臣立”例項,來論證不少朝代 尤其是漢代及之前君主尚且能夠尊重大臣和善待大臣,不像清政府這樣將專制推向極致,毫不顧及大臣的人格尊嚴。藉此提出了對跪拜禮的異議和批判。

河南、山東等地的跪拜禮,一個逐漸破除的禮儀為何還會存在?

跪拜禮俗長達幾千年,透過跪拜禮,封建倫理綱常、等級制度和專制統治得以維持。直到近代才逐漸得以破除。

破除的跪拜禮

經過龔自珍的批判,、中西方外交在跪拜禮節上的交鋒、戊戌維新運動對跪拜禮俗的衝擊、辛亥革命廢除跪拜禮制後,跪拜禮幾乎消失殆盡,鞠躬敬禮成為主流,這體現了時代的進步,但是仍有少數地方存在跪拜現象,但是現今的跪拜是大多是為了表達祝福,以及祈求神靈保佑的方式。

河南、山東等地的跪拜禮,一個逐漸破除的禮儀為何還會存在?

但如今這種拜年方式已不適應現代人們的生活,對於老一輩人來說,這是他們長久以來表達的新年祝福的方式,已然形成習慣,但對於下一輩來說,隨著教育的普及,年輕人已經不再適合這種舊式習俗。

磕頭拜年儀式感很強,要說它落後也太過於絕對,磕頭拜年在河南、山東等地仍存在強大的生命力,也說明了民眾還是認同的,雖說存在即合理,但是對近親磕頭拜年即可,如果逢親就磕,則就成了娛樂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