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石匠夜遇老翁,石匠幫著老翁修墓碑,亡妻給他送來鑿子

歡迎來到槐柳樹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37期《石匠夜遇老翁,石匠幫著老翁修墓碑,亡妻給他送來鑿子》,用故事說明道理,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闡述生活百態,希望我的故事給您啟迪。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用您那給力小手溫柔點個關注,多謝!

在唐朝末年,一個村莊裡有一個趙石匠,趙石匠不但能刻墓碑,還能夠將墓碑上的字雕刻非常秀美。

這不,趙石匠又去了李家廟村,村裡的有了一樁老喜喪,他要給這家人刻墓碑,還要篆刻碑文。

趙石匠忙乎了一天,晚上多喝了幾杯,反正他單身一人,他在二十幾歲就死了妻子,進屋裡也冷冷清清沒有意思。他為了超近道,走了一條不經常過的小路。

民間故事:石匠夜遇老翁,石匠幫著老翁修墓碑,亡妻給他送來鑿子

趙石匠走著走著就遇到了一個老翁,老翁攔住他說:‘’您可以給我幫個忙嗎?我家門口的大門兩個小石頭壞損了,還有一個刻著家族譜的石碑需要修繕。”

趙石匠一聽就說:“天太晚了,我要趕著回家,哪天再說吧!”

老翁又說:“久仰您的大名,我喜歡您刻的篆字。”

趙石匠就怕這別人誇他字刻得好,他就答應了老翁要求,跟著老翁走去。

只見這裡大門斑駁陸離,門口兩個小石頭也破損了,還有一個大碑上字型也模糊了,還需要描上黑字。

趙石匠就看不慣字型模糊樣子,看到這些活計立刻就幹了起來,忙乎了一段時間,頭上冒出了汗水。

趙石匠說:“老大爺,給我拿些水來和毛巾啊!”

他低著頭幹活,他感覺到有人送來了水,他沒有抬頭地說道:“暫時先放哪裡吧!”

只聽到那個聲音說道:“先休息一會兒吧!”。

石匠聽到了這個聲音,他猛地抬起了頭,這聲音怎麼和死去的妻子聲音一樣呢!

民間故事:石匠夜遇老翁,石匠幫著老翁修墓碑,亡妻給他送來鑿子

石匠抬起頭來一看,這個女人就是自己死去的妻子。

石匠早已經忘記了陰陽之隔離,他扔掉了工具,一把將亡妻摟在了懷裡,他激動地哭了起來:“真的是你嗎?”

亡妻說:“是我!我很想你,但是我是鬼魅之女身,我出不去這個墳圈子,所以我就讓我鄰居張老翁請你來了。”

民間故事:石匠夜遇老翁,石匠幫著老翁修墓碑,亡妻給他送來鑿子

張老翁也是一個死去的人,但是他心地善良,他怕我晚上出去被惡鬼欺負,他就替我找你去了。

張老翁說:“如果你給他修墓碑,他就會帶著你來的,如果你拒絕了他,他也沒有辦法了,說明咱們緣分盡了,沒想到我們還是見面了。”

亡妻說:“過些日子我就要託生了,恐怕咱們下世見不了面了”說著手裡拿出了一個鑿子,這個鑿子是你放在我墳墓裡面的,我將它帶來了,這個你還是自己拿著吧!”

亡妻又說:“這個鑿子在陰氣之下,已經有了靈氣,這個能夠辟邪,你會在以後用到,你經常走夜路,還是拿著這個好些,這也是我對你的最後一片心意。”

石匠說:“我不讓你走?我還要和你成為夫妻。”亡妻將鑿子遞給石匠就又回到了墳墓裡面。

民間故事:石匠夜遇老翁,石匠幫著老翁修墓碑,亡妻給他送來鑿子

石匠也沒有心思給老翁修墓碑了,他傷心地回到了家中。

但是,第二天,石匠覺得自己有些不對,自己答應老翁的活沒有幹完就跑了,這也不是自己行事的作風,他就來到了那個墓碑前,接著修補墓碑、刻字,經過一天忙碌後,這個墓碑就修繕好了,墓碑上的字在陽光下顯得很耀眼。

石匠幹完活後,石匠就到了亡妻墓碑前,他就拿出亡妻給他的鑿子,捧在手裡看了又看,他不禁流下了眼淚,回想起了和妻子點點滴滴和曾經恩愛。

天晚了,石匠靠著妻子墓碑懷裡揣著那個小鑿子,好像抱著妻子身體一樣。這個時候,突然來了一個女子,她勸解道:“想她就跟著她去吧!做一對亡命鴛鴦多好,自己一個人在世上多孤單啊!”

石匠聽著也對,他朝著墓碑就撞去,心想一死了之,在他撞頭時候,小鑿子掉了出來,這個小鑿子閃出了一道光,這道光將那個女子逼退,那個女人頓時化成了一個骷髏跑了,原來這是一個女人她找替死鬼來了,幸虧石匠沒有聽她的話。

老翁閃身到了石匠面前,他說道:“我和老友玩了一會兒小牌,沒想到你就將我墳墓修好,太感謝你了。明日我去閻王殿,告訴閻王,你是一個善良的人。”

“你根本沒有嫌棄我一個老鬼,還將我的房子修繕得這麼好,我祈求閻王讓你的妻子託生到你們村老王家,老王家是老來得女,他們將你妻子養到十六時候,壽數就到了,你就可以娶他閨女了,這樣就成全了你們兩個了。”說著老翁就樂呵呵回到了墳墓中。

過了十個月,老王家老婆果然生了一個小女孩,人們都說老王六十多歲才生了一個女兒,真是有福氣。這個小女孩長大了,就喜歡到石匠家裡玩耍,就喜歡那個鑿子。

十六年後,女孩的父母去世了,石匠幫著女孩料理了後事,他們兩個就在一起了。

結語:人有技術就要盡力為他人服務,為他人提供一個服務會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好了,故事講完了,我有故事有情懷,用故事說明道理,用故事闡述觀點,如果您喜歡故事,就請您幫忙點個贊,您支援就是本人以寫作最大動力,感激涕零!

宣告:文中故事為作者虛構,目的是藉故事說明道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