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統治200多年,滿語為何沒佔據主流地位,而還是以漢語為主?

眾所周知,清朝是滿洲人建立的。和很多少數民族一樣,滿洲人也有自己的語言。因而立國之初,朝堂上當然以滿語為官方語言,這體現的是一種政治態度。

很多以清朝初年為背景的電視劇裡,滿洲權貴們使用的都是漢語,這較起真來其實不符合實際情況。至少在清朝初期,滿清權貴內部使用滿語的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

滿語最初是從女真語演化而來,屬於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的一支,形成過程中主要受到了蒙古語的影響,兩種語言有不少共通詞彙,但無法直接對話。

某些學者認為,阿爾泰語系都源於中國北方,而通古斯語族共有12種語言,主要分佈在中國、俄羅斯和蒙古。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滿語存在已久,滿文的歷史卻並不長。啥意思?意思是有音無字,如果要寫文書什麼的,還得用漢字或蒙文。直到滿洲崛起,才有了滿文。

據《滿洲實錄》記載,1599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將蒙古文字母借來創制滿文。估計是這事兒太難,兩人表示反對,但努爾哈赤仍然堅持己見,在蒙古文的基礎上開發出了滿文。

需要指出一點,1599年是萬曆二十七年,明神宗在位,當時的明朝雖然衰弱,卻還是大江南北的統治者,沒有亡國的跡象。努爾哈赤在那會兒就想到創制本族文字,可見其雄心。

這種新的文字通行於建州,為後金國的建立有著深遠的影響。後來滿洲正藍旗人達海增補12個字頭,進一步完善了滿文,他也因此開創了清朝文臣授封世職的先河。

有資料顯示,清朝前、中期,朝堂上大多使用滿文釋出詔、誥等正式檔案,滿文成為奏報、公文、教學和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文字。

順治、康熙兩朝,滿文奏摺遠超過單獨的漢文奏摺,漢臣們都有滿語翻譯,或者自家苦學。到雍正時,滿漢合璧類奏摺居多,單獨的滿文或單獨的漢文都比較少。

不過自乾隆之後,雖然正式的官方檔案還是滿、蒙、漢三種文字同時抄錄,但日常朝堂中,逐漸以漢語為主。到光緒十年,使用滿語的人數大約只有四萬餘人了,之後越來越少。

為何如此?這麼說吧,一種語言要想存在並流傳,得滿足實用功能、政治立場、文化素養等方面的要求。

毫無疑問,漢語是世界上詞彙量最大、影響力最廣的語言之一,共有漢字90000多個,但只需要掌握3500個字,就能滿足生產生活所需。

換言之,只需要懂得漢字中的一小部分,就能完整表達所見、所聞、所感。這是其它語言所不能比擬的,也是九年義務教育的標準。

打個比方,漢語如同久經考驗的超級品牌,滿語卻是一個地區性的小眾品牌,完全不是一個等量級。當小眾品牌進入超級品牌的範圍,不說垮臺,也難以壯大。

說得具體點,中原花花世界裡的很多東西,用滿語壓根無法描述,一是因為詞彙量不夠,二是因為沒有產生的基礎。

例如,科舉出來的漢臣們很容易就能用漢字寫好一首詩詞,這是幾千年的文化底蘊,用滿語怎麼寫?固然可以寫好後翻譯過去,但意境已經全然不同了。

再比如,中原各地有特產,過橋米線、菠蘿飯、熱乾麵什麼的,用滿語也很難表達清楚。因為滿語或蒙語起源的環境中,就沒這些東西,只能用漢語說。

滿語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被淘汰也就理所當然。漢語之所以博大精深,是用了幾千年時間去發展、增補、完善,很難想像,努爾哈赤時期才研發的滿文能取代漢字,這是不可能的。

由於滿語是清朝統治者的母語,歷代清朝皇帝對其還是持保護態度,自己修習,還要求滿洲權貴們也不忘本。但眾所周知,一樣事物用到了“保護”,通常就代表著稀少或快沒了。

清朝後期,隨著文化的交融,滿清漢化的程度越來越深,很多八旗子弟只會簡單的滿語名詞,難以用滿語進行日常交流。至於朝堂上,漢臣更有才幹,漢語成為主流。

最主要的是,滿漢矛盾並不是晚清統治者最焦頭爛額的問題,也就沒有必要特意限制漢語的使用,再說也限制不了。

但是,如果認為朝堂上滿語用得少會讓皇帝輕鬆點的話,那可就圖樣圖森破了。要知道,漢語包括各地方言,比如粵語、閩南語、客家語等,和外國話也差不多。

歷代清帝深受其苦,雍正不得不下了道詔令,不許大臣們在他面前說方言,必須講官話,不會官話計程車子們不許科考,考了也不要,朕聽不懂你們在說什麼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