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即便現在已經進入和平時代,但對於很多外國人而言,卻仍在心裡將中國人看成是罪惡般的存在。之所以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在很大程度上跟外國人自身有很大的關係。曾經有個外國人在自己的小說中杜撰出來箇中國人,而且在其所創作的小說中,他還故意給中國人塑造了十惡不赦的形象。結果在之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他們就這樣一直生活在對中國人的恐懼之中。那麼,外國人為何要故意惡化中國人的形象?那個根本不存在的中國人又是如何被杜撰出來的?

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一、歐洲曾發生過的三次“黃禍”。

那個被外國人杜撰出來的中國人,名字叫做傅滿洲。而要想知道他是因何被杜撰出來的,還得先從歐洲曾經發生過的三次“黃禍”說起。第一次“黃禍”發生在漢朝時期,當時中原的當權者漢武帝為了剷除匈奴這個威脅,多次派出名將跟匈奴作戰。經過長時間的戰爭,匈奴最終往西方遷移。而隨著遷移路途的不斷延長,匈奴竟然來到了歐洲內陸。匈奴到了這裡為了能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便將原本生活在歐洲的人給打得片甲不留。

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第二次“黃禍”發生在唐朝時期,當時對於身為中原之主的唐朝而言,生活在它四周的各個遊牧民族都是威脅。而為了能將這些威脅剷除,唐朝自然會想辦法採取一些剿滅措施。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突厥帝國了。它在那時給唐朝造成的威脅較大,所以一直被唐朝視若敵人一般的存在。後來唐朝採取跟突厥人和親的方式來休養生息,實力逐漸恢復後,又將突厥帝國打得只能被迫選擇向西遷移,結果他們也到達了歐洲。

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至於第三次“黃禍”,則發生在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後。有資料顯示,從1219年開始到1260年結束,成吉思汗曾先後共三次進行了大規模的西征運動。其中在第二次發起西征運動時,他將蒙古國的版圖擴張到了歐洲地區。具體來講,他先後攻下了莫斯科、波蘭、匈牙利和威尼斯。當時相關的歐洲國家紛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恨不得立即搬出他們的主來對他們實施保護。

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二、傅滿洲被杜撰出來的過程。

基於有上述這三次“黃禍”事件的存在,所以很多歐洲人紛紛開始仇視起擁有黃面板的中國人來。也正因為如此,到了1875年的時候,一個名叫薩克斯·羅默的英國小說家才在《福爾摩斯遭遇傅滿洲博士》一書中創作出我們在上述內容中提及過的那個名叫傅滿洲的中國人來。據說在創作之初,這位小說家就刻意吸收了當時歐洲盛行的“黃禍”理念。

與此同時,為了讓傅滿洲這個被創作出來的中國人在小說中變得更貼合歐洲人自己幻想中的中國人的形象,他還故意在小說中將傅滿洲塑造成一個十惡不赦之人——身著清朝官服在歐洲留學,後經過努力,搖身變成連該部小說的男主角在與其鬥爭時都不敢說有任何勝算的邪惡科學家。

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而伴隨著傅滿洲這個人物角色的誕生,很多讀過薩克斯所寫的那部小說的外國人便紛紛以為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中國人。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對中國人沒有好感。尤其是在傅滿洲這個人物被以電影的方式搬上大熒幕後,外國人受熒幕上的傅滿洲的影響,就變得更加仇視又恐懼中國人了。甚至就連平時在現實生活中提及中國人,他們也會忍不住流露出憤恨和害怕的樣子來。

外國人自己杜撰出個中國人,卻反被他嚇唬了百餘年之久

結語:

其實從上面的內容中我們不難看出,曾令歐洲人聞風喪膽的匈奴人、突厥人和蒙古人,在我國曆史上也同樣屬於曾給我國中原地區的統治者和百姓帶來莫大威脅的存在。而在面對他們的時候,歐洲人表現出來的是邊恐懼邊憤恨。但我國中原地區的統治者和百姓,則表現出來的是儘可能用包容的胸懷去吸納願意與我們為伍的遊牧民族。正因為如此,我國才得以發展成如今這樣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

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