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孔宣是截教準聖級別的大拿,似乎比同樣是準聖的趙公明還要犀利。作為上古神獸鳳凰之子,盤古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隻孔雀,孔宣自帶光環,五色神光號稱無物不刷,連人帶物統統包餃子,就是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和神秘的散仙大佬陸壓道人都奈何他不得。縱觀整個封神大戰,聖人之下,寶貝為王,能夠如此犀利又不憑藉身外之物的神聖,除了孔宣還有誰?

而然,就是這樣一個逆天的牛人,最終還是被西方教的準提道人給收服,帶去了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就跟接引道人的口頭禪一樣,孔宣”與西方有緣“。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姜子牙西岐金臺拜將,和周武王姬發反咬一口,率領西岐大軍對宗主國殷商開啟了總攻模式,孔宣臨危受命,被紂王調往金雞嶺,作為西征主帥,阻擋西岐叛軍。影視劇中就來了怎麼一段奇遇,一問一答的對話。慈航道人高居城樓,俯仰天地,劍指孔宣,殺人誅心,問了一句:”天地悠悠,八百載後,龍華聚首。你孔宣難道不知道這是天意嗎?“孔宣鼻子裡哼了一聲:”本帥豈有不知之理?”那是相當的傲慢,對慈航道人華麗的無視。

所謂的“龍華聚首”與“鳳鳴岐山”,其實是一條繩上的螞蚱,穿在一起的,換言之,具體就是神仙浩劫、封神大戰和商周互伐、扶周剪商,天上地下一併解決。這樣的天道玄機,連慈航道人這個金仙級別的人都懂,孔宣這個天下第一隻孔雀、準聖級別的大佬自然就更明白其中奧妙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孔宣深諳封神大戰的玄妙,結果也是註定的,他為什麼對慈航道人的話愛答不理,甚至嗤之以鼻呢?答案就是四個字:有恃無恐。孔宣能夠判斷未來神仙道和人皇命運的走向,他對所謂的天道,別人劃的道道有不同的理解,即是對“鳳鳴岐山”有截然不同的註解,即便將來有所謂的龍華聚首,他也有一爭雄雌的另一套打算。

同時,截教這類神聖,跟通天教主一樣,都有個”通病“,那就是:性情中人,認死理,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也是萬死不辭,一旦認準了,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所謂性格決定命運,我們一起來看下孔宣的一番操作——有恃無恐與神補刀。

第一、龍華聚首與鳳鳴岐山:到底是誰的天道?天意又何在?

(一)天道是誰的天意:立場不同,看法不同。

封神大戰與西岐反商,源於上古正神女媧娘娘的一句話\“褻瀆正神,紂王無道“,和昊天上帝的敕命,要求闡教”十二金仙俯首稱臣“。兩點歸結為一點:即是1500年一遇的神仙紅塵殺劫。

而作為被動接受的鴻鈞道人一方,比較不滿意,特別是教教通天教主一方,憤憤不平,這擺明了是要鴻鈞老祖玄都紫府玄門闡教、截教內鬥啊!嗯,手足相殘,兄弟鬩牆。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但是呢,作為闡教實際掌門人的元始天尊卻說了一句話”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也必有治世能臣出。”元始天尊這句話,實際上是委婉地承認了火雲洞三聖皇、女媧和昊天的“天道”意志,甘拜下風,然後好見機行事,給闡教爭取比較好的結果。

什麼是天道呢?火雲洞三皇女媧系,包括昊天上帝劃出來的道道就是天道,這可能也是符合神仙道的執行規則的,與“上天垂象”不謀而合。對元始天尊和闡教來說,順勢而為,在封神大戰中穩保十二金仙,並使闡教能夠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天道。對通天教主和截教來說,挽回顏面,保持自尊,然後再尋覓機會“擷取一線生機”,給截教保留更多鮮活的種子,這就是他們的天道。

所以你看,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山頭,立場不同,態度不同,對同樣一件事情的看法,也就不同,有的會不約而同,有的則會走向完全的對立面。女媧系,闡教和截教,就是這樣的關係,前兩者握手言和,共謀大計,後者則孤家寡人,煢煢孑立,一意孤行,二比一,等於是被“天道”拋棄了。所有的道理都是自我解釋,自圓其說,自以為是。

(二)鳳鳴岐山與龍華聚首:孔宣的選擇與站隊。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孔宣的態度,實際涉及到兩個方面:一個是作為殷商股肱、商紂王麾下統兵大帥的立場,一個是這個上古鳳凰所生的天下第一隻孔雀的神佛界的身份與地位的選擇。

1、鳳鳴岐山與天命玄鳥:天賦神權與人皇、天子的合法性。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歷代商王都自視為是玄鳥的後裔,人皇的基因來自於軒轅黃帝的子孫顓頊帝的妃子簡狄,所以,紂王帝辛也具有完全的合法性,神性,君權神授。

孔宣作為殷商三山關的總兵,臨危受命的金雞嶺的統帥朝歌十萬大軍的統兵大帥,他面對的是姜子牙率領的西岐大軍。

孔宣問曰:“你原是殷臣,為何造反,妄自稱王,會合諸侯,逆天欺心,不守本土?吾今奉詔征討,汝好好退兵,敬守臣節,可保家國——《封神演義》

姜子牙與孔宣兩位大帥在金雞嶺遭遇,孔宣上去就怒懟了姜子牙怎麼一句話。

彼時,殷商紂王是正統人皇,子性殷商是姬姓西岐的宗主國,西伯侯姬昌乃至周武王姬發,都是紂王敕封的西伯侯,西岐攻打朝歌,當然是大不敬,是忤逆,是以下犯上的了。

孔宣深受紂王器重,肩負保家衛國的使命,自然就認為,姜子牙西岐一方是叛軍,拿下他們,正是孔宣的職責所在,義不容辭。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鳳鳴岐山,周文王姬昌玩得漂亮,依葫蘆畫瓢,仿照殷商的“天命玄鳥”,也來怎麼個套路,以博眼球,取民心。

可是呢,作為上古鳳凰的兒女,孔宣這個第一隻孔宣卻不以為然,孔宣認為,這實在是個美麗的童話,編織的美夢。即便有眾多的高人與之抗衡,他還是要試一試,不甘心。再者,為王事效命,馬革裹屍應該是對他這個將帥最好的禮遇了,血性使然,沒辦法,人,還是要有點精氣神的,特別是身處逆境的時候。

2、龍華聚首與封神大戰。

慈航道人說的“龍華聚首”是個什麼意思呢?

原來指的是,封神大戰結束,周武王周朝立國的800年後,如來佛祖舉辦的一場西天極樂世界的大盛會,煙火晚宴,牽頭人則是東來佛祖彌勒佛,如來借他的生日晚會,諸天佛老,靈山雷音寺有頭有臉的大佬們坐一起,大家吃塊蛋糕,講經說法,協調意見,怎麼個意思。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嗯,如來佛祖主持的酒會,講的是排場,面子,說到底,就是神仙道中諸天佛老的身份、地位的問題,這將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神仙待遇,能坐什麼位子,吃多大蛋糕。

孔宣知不知道這個未來即將發生的事件呢?

根據孔宣和慈航道人的對答,我們可以清楚地答出結論:孔宣不但知道這個事情,而且懂得其中的奧妙——不就是再次“封神”的意思嗎?慈航道人這是在拿孔宣的神仙界未來地位做要挾呀有沒有?

我們來猜測下這個“龍華聚首”的大致名單,至少會包括參與過封神大戰的怎麼幾個神聖:

接引道人,燃燈道人,多寶道人,慈航道人,普賢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毗盧仙,長耳定光仙,等等。

以上幾位大佬,都是身負紅塵殺劫,直接參與了封神大戰的,有扶周的,有助商的,有闡教的,有截教的,當然,也有不請自來的西方教高人。

這些神仙大佬都是封神大戰中的佼佼者,有先天聖人,有準聖,也有大羅金仙,有渡劫成功的,或者被西方教重開泥丸宮的,也有背叛者,或者叫改過自新、洗心革面的。能夠參與如來佛祖親自加持的神仙大聚會,那就說明,你的道行足夠高深,你的神仙界地位足夠可以。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親,你且來看,這是什麼?原來,這個所謂的龍華聚首,其實就是未來800年後的神佛界的另一次“封神”慶功宴啊!

慈航道人拿龍華聚首來說事,來勸阻孔宣,回頭是岸,不如投靠闡教,謀個將來的好出路。孔宣是個什麼態度呢?

不好意思,孔宣是哈哈大笑,冷笑三聲,他對這個事情不是不重視,實際是深深地鄙視,極度看不上。哦,就你們幾個人,舉辦個生日會,有什麼好得意的,你們就自娛自樂吧,俺看不上,怎麼個意思。

孔宣為什麼怎麼高傲,怎麼不領情呢?嗯,孔宣有自視清高的出身和修為,也有絕地反擊的極佳手段。我們接著往下看:

第二、孔宣的有恃無恐與絕地反擊:浴火重生與鳳凰涅槃的孤傲和手段——冷酷到底。

前面我們說過了,作為上古鳳凰的子女,開天闢地以來的第一隻孔雀,孔宣對所謂的天道路數也心有靈犀,連慈航道人都能知道未來800年,他更懂其中奧妙,更能洞察萬物,窺視天機。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在孔宣看來,頂級的神聖已經給神仙道劃了道道,講了規則,後面的鳳鳴岐山,龍華聚首,也應該是冥冥註定的,不能變更的。也就是說,截教和商湯的覆滅在所難免,好漢不敵四拳,被圍毆,遲早的事。

可是呢,孔宣也知道,無論如何,他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結局。其他人奈何他不得,第一隻孔雀,稀有品類,國寶大熊貓爆弱了。

結果不會有多糟糕,又不太能接受封神大戰這樣的所謂天道,於公於私,他都要鬧一鬧,搏一搏,亮點絕活。

天地悠悠,八百載後,龍華聚首。這句話,慈航道人無疑洩露了一個驚天大秘密——周朝只有800年江山,也難怪,誰叫你周文王只背了姜子牙800步呢!想想這個,孔宣是得意的笑啊!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金雞嶺一戰,除了天道聖人級別的,孔宣把闡教門徒打了個遍,上至闡教副教主燃燈道人,下至楊戩、哪吒、雷震子這樣的三代弟子,就是“先有鴻鈞後有天,陸壓道君還在前”的西崑崙散仙陸壓道人都得開溜。很不幸,孔宣被西方教準提道人一句“你與我西方有緣”給帶走了。

但是呢,這還沒完,遠遠不算完,孔宣留了後手。我們一起來看下,孔宣到底後來又做了些什麼逆天的事。

(一)封神大戰後的道佛轉化格局:

姜子牙封神,昊天天庭重新充盈,神仙道新秩序建立。

隨之而來的,則是西方教的演化和西方極樂世界的創制。

有說法是老子,也即是三清之一的太上老君騎青牛,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這才有了佛教取代西方教的事情發生。不管怎麼說吧,以如來佛祖為尊的另一個神佛山頭出現了。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其中有:

接引道人——東來佛祖彌勒佛,未來佛。都有人種袋或是乾坤袋,應該是一個人吧。就是《西遊記》裡小雷音寺裡的黃眉大王的主人。

燃燈道人——燃燈古佛,上古佛,過去佛。

多寶道人——釋迦如來佛,現世佛。

慈航真人——觀音菩薩,華嚴三聖之一,《西遊記》中的七佛之師。

普賢真人——普賢菩薩。

文殊廣法天尊——文殊菩薩。

毗盧仙——毗盧遮那佛。

長耳定光仙——長耳定光佛。

以如來佛祖為代表的西天極樂佛陀世界建立了。

(二)孔宣的先發制人與驚豔表演——孔雀大明王吞食如來佛祖。

封神迷們都很羨慕肉身成聖的闡教七個人:哪吒四父子、楊戩、雷震子、韋陀。官銜最大的,也不過是托塔天王李靖而已,統領十萬天兵天將的玉帝凌霄寶殿的大護法。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可是呢,跟孔宣比起來,那可真不值一提。

如來道:“自那混沌分時,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之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那鳳凰又得交合之氣,育生孔雀、大鵬。孔雀出世之時最惡,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西遊記》

吳承恩《西遊記》中,唐僧師徒阻路獅駝嶺,孫悟空搬救兵,去天竺國大雷音寺求如來佛祖幫忙捉拿金翅大鵬雕,如來就對鳳凰、孔雀和大鵬鳥做了怎麼一番介紹。

這就是孔宣的由來。上古鳳凰所生,“最惡”,本事大,吃人。

孔宣本事大是真的,大家都曾經是截教中人,通天教主的得意門生,知根知底也是很自然的事情;這孔宣最惡毒,好吃人,多半是他編排出來的,也就吃過他一人而已吧?

我在雪山頂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汙真身,於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欲傷他命,當被諸佛勸解,傷孔雀如傷我母,故此留他在靈山會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西遊記》

根據如來的說法,孔宣曾經吃過他一次,生吞了肚子裡。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原來,被帶到西方教的孔宣,他依然很不服氣,不舒服,孔宣對西方教充滿了傲慢和偏見。他推算出來了,這個多寶道人要修煉成丈六金身,要成為西天世界的新主人,於是,他果斷出手了,惡向膽邊生,有心要吃掉如來。

結果怎麼樣呢?孔宣還真就怎麼幹了,在雪山之巔,如來正好修成金剛不壞之身的時候,孔宣把如來給吃掉了。

有什麼後果呢?孔宣不但沒有被毀滅,反而加官進爵,被如來佛祖封為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得,這下不得了,孔宣直接上位成了如來佛祖的長輩,而且從這個”佛母“的稱號看,還成了萬佛之母,即是說,所有的西天神佛,都是他的後生晚輩了,見面得行磕頭禮。

親,你看看,孔宣這個待遇好不好?倍兒有面子。

這,也是孔宣當初對慈航道人有恃無恐的一個究極原因所在。

(二)孔宣的華麗無視與冷酷到底——龍華聚首不參與。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此前,慈航道人給孔宣上了一堂課,講了很多大道理,龍華聚首怎麼怎麼好,都是有頭有臉的神佛大佬。

800年後,龍華聚首。

這個時間點很有意思,封神大戰800年後,正好就是東西周徹底覆滅,秦漢王朝崛起的時候。

根據《四十二章經》的描述,漢明帝夜夢金人,閃閃發光,還會飛,一打聽,就是所謂的金身羅漢,天人。於是就有了白馬馱經的故事,從西域大月氏國請高僧到內陸講經說法。

對於《封神演義》和《西遊記》這樣的神話小說來說,所謂的龍華聚首也正好掐中了這個時間點。

東來佛祖彌勒佛開生日宴會,西天現任大領導如來佛祖親自主持,高登七彩寶座,開壇說法。道行高的繼續進益,修為不夠的也能沾點光,蹭個熱度,可謂是皆大歡喜,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此盛會,實在難得,多少人都夢寐以求,求之不得。

可是呢,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卻沒有來,缺席了。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是佛母有意為之,故意的。孔宣就心說了:“喲,慈航道人觀音菩薩一定也會去的吧,想當初,他那麼一個勁兒地吹,龍華聚首多麼有光彩,有待遇,有面子,有好果子吃。我老人家今兒還真就不稀罕去了。都別來煩我,誰請都沒用。”

——不給面子,孔宣就怎麼牛。

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所謂天道,各有各的理解,各有各的詮釋,就看你站什麼位子、用什麼角度去考量了。

孔宣知曉“龍華聚首”,為什麼不認同“鳳鳴岐山”天意伐紂呢?

孔宣作為盤古開天地以來上古鳳凰所生的第一隻孔雀,在整個封神大戰中的表現也確實相當犀利,可圈可點,妥妥的準聖一枚。鳳鳴岐山與龍華聚首,一個是因,一個是果,闡教和截教以及西方教,不同的位子,不同的角度,自然會有不同的態度和看法,詮釋的註腳也因人而異。對於孔宣來說,既然鳳鳴岐山是個定數,那天命玄鳥又怎麼解釋呢?

即便真的是所謂的天道,他也要試一試,他是截教通天教主碧遊宮裡的佼佼者,他是殷商人皇受命的討逆大元帥,無論從哪個方面講,他都沒得選擇,必須誓死一搏,一爭高低。儘管孔宣敗走金雞嶺,被西方教準提道人帶走,可是呢,他的最終結局還是相當的好。孔宣吞了佛祖,反而成就了西天佛母的位子,後面拒絕參與慈航道人所說的龍華聚首神佛盛會,也是有意為之。解氣,舒坦。人爭一口氣,佛受一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