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獨特的“七焚法”讀書操作,帶來的對知行合一的進一步理解

思想的力量在什麼時候起作用?是在行動中最起作用的。而思想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需要一定的行動後才會形成起來。

張溥是明代的大學者,他有一個非常獨特的讀書方法。第一步:每讀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將它抄在紙上,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讀;第二步:抄完後大聲地朗讀一遍;第三步:朗讀後將抄寫的文章直接投進火爐燒掉。燒完之後,再繼續重新抄寫、大聲朗讀、燒掉。如此反覆七次,直到把文章徹底理解。這就是著名的“七焚法”讀書。

張溥就是這樣下苦功夫、不斷去閱讀,不斷去理解,最終成為大學者。在多次抄寫朗讀的過程中,就是他的行動。每一次行動就會產生思想的力量。量的積累終將會達到質的飛躍。

透過獨特的“七焚法”讀書操作,帶來的對知行合一的進一步理解

所以說行動是一個人知識、智慧、思想境界等“虛”的東西的現實載體。所有的知識、智慧並不是先天就能夠產生的,是需要後天不斷努力、不斷思考、不斷行動才能夠獲得的。當這些東西一旦被自己獲得,那就具備了無窮的力量。

很多人很惆悵自己的字為什麼寫不好,動用了很多的物理方法、心理方法都不成效。其實寫好字只需要把每一個字寫好那就行了。當我們在寫第一個字的時候,就要想著把這個字寫好,不著急不焦慮。

之前讀王陽明的書籍,王陽明最喜歡講的就是知行合一,而且經常拿寫字來舉例。他說:我要寫字是“知”,而提筆寫就是“行”,想要知道一個字是如何寫的,首先得要提筆行動起來才行。

透過獨特的“七焚法”讀書操作,帶來的對知行合一的進一步理解

我們想要學習一項技能,首先需要去學習這項技能的理論知識,隨後去進行技能的操作,並且需要多次的練習操作,直到掌握為止。這個過程中就是知行合一的運用。

就像很多人說要早起寫文章。結果到了第二天早上鬧鐘響了,就告誡自己:沒關係,今天就睡個懶覺,明天開始寫起來吧。就這樣明日復明日,最後早起計劃泡湯、寫文章計劃泡湯,就這樣沒有達成心中的目標。知是有了,關鍵行沒有呀。

當一個人在某一件事上嚐到甜頭後,就會建立強大的心理支撐系統,就會強化自己的行動能力,就會知道唯有行動才能夠解決當下的焦慮和煩惱,除此之外,並無它法。為什麼說有些人賺到第一桶金後,就會有第二桶金、第三桶金?因為他們在第一次行動中找到了賺錢的方法和秘訣。

錢對每一個人都是有感覺的,就看自己對錢有沒有感覺。這就像談戀愛一樣,對一個姑娘有感覺了,就去追求她,直到把她追到為止,最後擁有了她。那麼賺錢也是如此,和它談戀愛,去追求它。在追求的過程中就會摸索出一些方法,從而讓自己賺更多的錢。

透過獨特的“七焚法”讀書操作,帶來的對知行合一的進一步理解

當很多的來訪者有心理困惑之後,一直不知道應該如何去把自己解放出來,把心理的壓力釋放出來。其實關鍵的在於自己有沒有這樣的決心和希望進行改變。當來訪者能夠主動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那麼就是心理問題治癒的第一步,甚至是已經成功了一半。因為只要開始行動,就算成功了一半。

不要小瞧知行合一的力量,它能夠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很多的難題,並且這些難題的解決會讓我們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知識和智慧的層面再上一層樓。

這個世界不缺乏機遇,而是缺乏抓住機遇的手。為人處世,不需要吹捧得天花亂墜,只需要做到滴水不漏,日拱一卒,最後就能做到水滴石穿、日行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