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時外周血血常規淋巴細胞數值直降,為何?

作者 | 劉小晴

單位 |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

五月一日,國際勞動節,勞動最光榮!恰逢值班,從晚5點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一例胸悶查因患者的血常規引起了我注意。

案例經過

凌晨0:06,急診患者,男,58歲,診斷胸悶查因:急性ST段,血常規淋巴細胞絕對值9。82[(1。1~3。2)×109/L];百分比54。8(20%~50%);中性粒細胞絕對值6。26[(1。8~6。3)×109/L],百分比34。90(40%-75%)。

點開儀器散點圖,儀器報警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增加,可能存在原始細胞/異型淋巴細胞。於是製片,染片,鏡檢見以成熟淋巴細胞偏高為主,部分淋巴細胞胞漿有顆粒。

結合患者年齡和診斷,描述性報告和備註了建議血液科進一步診療內容發出報告。血常規結果如圖1。

6小時外周血血常規淋巴細胞數值直降,為何?

圖1 凌晨0:06血常規結果

早晨07:30;患者入院送檢血常規:血常規淋巴細胞絕對值2。63[(1。1-3。2)×109/L];百分比24。8(20%-50%);中性粒細胞絕對值6。93[(1。8-6。3)×109/L],百分比65。4(40%~75%)。血常規結果如下圖2

6小時外周血血常規淋巴細胞數值直降,為何?

圖2 早晨07:30入院後血常規結果

案例分析

這2份僅間隔6小時的血常規報告,尤其淋巴細胞,結果差別那麼大?帶著疑問馬上排查:

1:調出這2支血常規核對並重新同一儀器檢測並塗片鏡檢,見圖3圖4,符合結果。

6小時外周血血常規淋巴細胞數值直降,為何?

圖3 凌晨0:06血常規淋巴細胞截圖

6小時外周血血常規淋巴細胞數值直降,為何?

圖4 早晨07:30血常規淋巴細胞截圖

2:溝通臨床核實,結果無抽錯血可能。

3:HIS系統檢視6小時內診療經過,入院部分記錄如圖5

圖5 入院部分記錄

入院診斷部分記錄示患者考慮急性心肌梗死,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阿託伐他汀,硝酸甘油用藥,急診冠脈造影+PCI術,以“冠心病ACS”收住入院。於是查看了這幾類藥物的說明書,並未發現有相關說明。

於是檢索文獻,急性冠脈綜合徵(ACS)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血管狹窄或阻塞而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的臨床綜合徵。臨床研究證實,炎症反應參與了冠心病的發生與發展。

動脈粥樣硬化會損傷內皮且多見於動脈血管分叉處,該處受血液衝擊,極易產生黏附分子(具有抗炎作用)導致抑制一氧化氮作用下降,而血管內皮處附著大量白細胞會分泌炎症因子[1]。

有研究證實,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D3+和CD8+淋巴數量會明顯升高,淋巴細胞亞群水平在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過程中變化可能與不穩定的冠狀動脈粥樣斑塊形成有關[2]。

有點遺憾的是夜班後身心勞累,未及時將凌晨0:06外周血做流式檢測,故無從獲知淋巴細胞偏高所屬淋巴亞群。

文獻檢索發現替格瑞洛治療冠心病患者可以在短時間內升高中性粒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降低淋巴細胞計數和比例,使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較治療前升高,其調控中性粒細胞的作用可能是其具有抗菌作用的機制之一[3]。

但是目前替格瑞洛抗感染作用僅限動物實驗研究階段,抗感染的機制目前尚不明確,還有待後續的研究。替格瑞洛屬於環戊基三唑嘧啶類抗血小板藥物,是新型的P2Y12受體拮抗劑,其口服入體內後吸收不需要經過肝臟代謝就可以直接發揮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直接作用於病變處,阻斷訊號傳導、抑制血小板活化。

近年來冠心病發病率呈逐年攀升趨勢,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成為臨床治療治療冠心病的重要術式,術後抗血小板聚集至關重要,而阿司匹林聯合P2Y12受體拮抗劑的雙抗療法是國內外指南[4]推薦的ACS經PCI後抗栓的標準療法,可減少缺血事件發生和支架內血栓形成。故臨床上碰到此類的病例,要考慮是否藥物影響。

總結與心得

社會高速發展,儀器越來越先進,部分人會有認為儀器做出資料結果就行,僅對資料結果負責。作為檢驗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學會掌握基本的散點圖,直方圖以及紮實的形態基礎,重視與臨床溝通,還要考慮藥物影響結果可能,學會多方面綜合分析判斷,解釋。真正做到檢驗醫師武裝自己,提升自己!從而為臨床診治提供準確有效的結果資訊,使患者受益!

參考文獻:

[1]韓青,廖然,張歷。替格瑞洛對冠心病PCI患者炎症指標及血清TIMP-1水平的影響[J]。上海醫藥,2021,42(05):13-15。

[2]孔祥權,王志梅,高曉飛,葛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的變化及意義[J]。嶺南心血管病雜誌,2021,27(01):1-4。

[3]沈世淳,何非,孫玉婷,盛建龍。替格瑞洛對冠心病患者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比值的影響[J]。吉林醫學,2020,41(10):2325-2328。

[4]ValgimigliM, Bueno H, Byrne RA,et al 。 2017 ESC focused update on dualantiplatelet therapy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eveloped incollaboration with EACTS: The Task Force for dual antiplatelettherapy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Cardiology (ESC) and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Surgery (EACTS)[J]。 Eur Heart J。 2018 Jan 14;39(3):213-260。

END

說明:本文為原創投稿,不代表檢驗醫學新媒體觀點。轉載時請註明來源及原創作者姓名和單位。

6小時外周血血常規淋巴細胞數值直降,為何?

歡迎關注

編輯:徐少卿 審校:陳雪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