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溼意”濃,靚湯助您除寒溼

春天,一個充滿“溼意”的季節。不少人覺得頭身困重、四肢乏力、肌肉酸脹,舌苔也變得又厚又膩,其實,這是典型的溼氣困頓的表現。那麼,該如何將身體裡面的溼邪驅走呢?

根據《黃帝內經》論述,溼邪為病,有外溼與內溼之分。外溼,多由氣候潮溼,或淋雨涉水,居住潮溼等外界溼邪侵入人體所致,症見惡寒發熱、頭脹腦重、肢體浮腫、身重疼痛等,多屬肌表經絡之病;而內溼則是一種內在的病理產物,指脾腎陽虛、運化失職,導致體內水液停滯而溼濁內生,症見食慾不振、腹脹、腹瀉、尿少、面黃、浮腫、舌淡苔潤等。

春天天氣相對潮溼,空氣中含水量較大,外溼困阻脾胃陽氣,引起人體血氣執行不暢、經脈不通。而春天又是肝氣主導的季節,肝氣旺盛,肝勝脾(木克土),以致脾胃不能很好地運化水溼,因此很容易引起水溼內困。在內溼、外溼的雙重作用下,就會覺得四肢沉重、渾身無力。溼邪還有黏膩、遷延的特點,若患上夾有溼邪的感冒,往往會反反覆覆、遷延不愈。

此外,內溼還可進一步細分為溼熱和寒溼。溼熱是指熱與溼同時存在,一般多出現在春末回暖溼重時,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體內溼久留不除而化熱,典型特徵為舌苔黃厚膩、小便短赤、面板出現瘙癢或溼疹;寒溼則主要是由於溼困脾胃,損傷脾陽,或患者平素脾腎陽虛而致水飲內停,多出現在初春之際,典型特徵為舌苔白厚膩、小便清長。溼邪在上在外者,宜微汗以解之;溼邪滯於脾胃者,宜芳香化溼或健脾除溼;小便不利、水腫、淋濁諸證,宜利水滲溼;溼兼熱者,宜清熱利溼;兼寒者,宜溼化水溼。

中醫認為“肥人多溼”,即肥胖者往往是溼症的高發人群。而且,肥胖人群的春溼表現往往更典型,比如出現食慾不振、腹滿腹脹等消化功能症狀,同時可能出現萎靡、嗜睡、易怒、煩躁等狀態,身體、四肢也會感覺較為沉重。

對於這類人群,若只是出現輕度不適,可以透過飲食和運動進行調節。飲食方面需多吃清淡食物,儘量避免油膩、煎炸、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同時不要吃得過飽而傷脾胃。在陽光較好的日子,可以多到戶外走走,有助於驅散體內的溼氣,提高身體抵抗力,維護自身的正氣。

除了肥胖者,關節病患者也是春溼的“受害者”。春天裡,雖然自然界和人體內的陽氣開始逐漸回升,但當回南天一到,溼度過高、陰氣過重,人體的血迴圈便會受影響。久坐、久站、伏案人群的頸椎、腰椎和四肢的關節更容易覺得沉重乏力,甚至周身不舒暢。

針對這類情況,除了用各種辦法儘量保持居所和工作環境的乾爽,每天最好抽個把小時做運動,以促進血液迴圈,保持周身氣血的流暢。此外,溼重症狀明顯者,還可以到中醫院拔火罐或做溫針或者是“懸灸”,達到溫陽散寒、疏經活血和祛溼的作用。

初春乍暖還寒,溼氣一般夾“寒”而來,除了注意保暖,多喝溫補、健脾胃的祛溼湯,讓溼氣隨大小便排出,也是祛溼的好方法。春天的煲湯水要達到祛溼調養身體的效果,就應該以升補為原則,不能一味使用燥熱補品,以免加重身體內熱,損傷到人體正氣。

老人、小孩在祛溼時亦各有側重。給老年人煲祛溼湯時不宜選藥性太過寒涼或燥熱的原料。因為老年人機體功能逐漸減退,又多氣血虧虛,可以加入適量的補氣養血品,比如黨參、大棗、枸杞子、淮山藥、薏苡仁等,以起到益氣健脾、淡滲利溼之效。

給小孩煲祛溼湯時則應注意選料用量不宜過多。因為小兒各種器官功能還沒發育完全,即中醫所指的“脾常不足”,應考慮加入健脾消食的湯料,如淮山藥、玉米粒、芡實、山楂等,以助消食和胃、健脾利溼。

下面推薦4款祛溼靚湯——

1、赤小豆冬瓜湯

原料:

茯苓25克,赤小豆50克,冬瓜100克,白朮15克。

做法:

赤小豆洗淨浸泡半小時;茯苓、白朮洗淨,冬瓜斬件(不用去皮);將以上用料加入適量水煲1個半小時,放少許鹽即可。

功效:

利水消腫,健脾益胃。

2、參茯白朮湯

原料:

白朮、豬苓各15克,茯苓20克,澤瀉10克,黨參、北芪各25克。

做法:

白朮、黨參用清水浸泡15分鐘,再與其他藥材分別洗淨,加入適量水煲1個小時即可。

功效:

利水消腫,補脾益氣。

3、澤瀉山楂湯

原料:

澤瀉20克,山楂25克,草決明15克。

做法:

將上述原料洗淨,加入適量水煲45分鐘。

功效:

清胃熱,利水溼,健脾胃,消脂,去痰溼。

4、扁豆茯苓湯

原料:

扁豆衣15克,白朮、防風各10克,北芪、茯苓各30克,薏苡仁20克。

做法:

將以上藥材洗淨,加水煲30分鐘,放少許鹽調料即可。

功效:

健脾除溼,固本驅風。

除了喝祛溼湯,飲食上應該少酸多甘。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而酸味則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

作者為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教研室副教授燕海霞、中醫內科醫師趙非一

為“

哎喲不怕

”設一顆小星星吧~

可以更快找到

不怕姐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