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點選「綠色青浦」輕鬆關注~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禿”如其來是不少“打工人”的煩惱。然而,脫髮可不是大人的專利哦!寶寶的脫髮問題也不少見。脫髮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心理和行為,也會讓寶爸寶媽們心煩不已。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小青果

那麼,寶寶脫髮究竟是因為毛髮有它自己的想法?還是毛囊的不挽留呢?別急!這還得從毛囊的生長週期聊起。

毛囊的生長週期

毛囊的生長週期包括生長期、退行期和休止期,毛幹在休止期的期末脫落。胎兒的毛髮生長週期有所不同,胎兒的頭髮在胎兒期18-20周時進入生長期,隨後進入退行期,在嬰兒期4-8月時第一次毛幹脫落。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各部位毛髮並非同時生長或脫落,例如頭皮的毛囊80%左右處於生長期,大多數人每天可脫落50-150根頭髮,同時也有等量的頭髮再生。

寶寶脫髮的幾種常見的情形

不同年齡段寶寶的常見脫髮原因也不盡相同。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有枕禿、先天性脫髮、斑禿、頭癬等;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兒童期常見的有斑禿、拔毛癖、頭皮感染和生長期毛髮鬆動綜合徵等;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青春期常見的有斑禿、拔毛癖、雄激素性脫髮等。

1. 枕 禿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枕禿

的全稱是“枕部環狀脫髮”,是指枕後部環狀頭髮稀疏或缺失,是嬰幼兒期最為常見的脫髮型別。半數以上的寶寶在 3-6 月齡時都曾出現過枕禿。此後,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枕禿的發生率逐漸降低。

枕禿的發生主要與年齡、枕頭的硬度、頭部多汗、搖頭、睡眠姿勢等因素有關。如果發現寶寶脫髮要及時查詢原因,必要時可以諮詢兒保、兒科專業人員的建議。

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枕禿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而非一種疾病狀態。佝僂病患兒初期可能有多汗、枕禿症狀,但不能僅憑枕禿一個症狀,就斷定寶寶缺鈣哦!

2. 拔毛癖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拔毛癖

是由人工牽拉引起的外傷性脫髮,多發生於9-13歲的寶寶,容易被誤診為斑禿等其他脫髮性疾病。拔毛癖常被認為是一種具有強迫症特點的習慣行為,精神壓力、愛美、模仿、好奇等都是它的可能原因。

對於那些因學習緊張養成每做題就抓頭、甚至把頭髮拔下習慣的寶寶,應給予正確的教育引導,促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可施以心理支援療法,必要時使用抗精神疾病藥物治療。由於拔毛癖有著較高的複發率,寶爸寶媽們還應加強監督和心理引導。

其他精神因素相關的脫髮還有急性休止期脫髮和斑禿等,急性休止期脫髮多發生於應激事件後的2-3個月,應激事件包括高熱、外科手術、情感創傷等。

3. 斑 禿

斑禿

的病因尚不明確、炎症性非瘢痕性脫髮性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頭部出現邊界清晰的圓形斑狀脫髮。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本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受遺傳、環境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

4. 牽拉性脫髮

人家還是個寶寶,怎麼也“禿”了?

牽拉性脫髮

大多由用力扎馬尾或盤發等習慣造成。最常見的脫髮部位為前額和耳前部,當然,由於個人的習慣不同,產生脫髮的部位也會有所不同。

通常牽拉引起的脫髮不需要特殊治療,只要及時改變習慣就能自然恢復。但長期反覆牽拉有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脫髮。

由於寶寶正處於心理發育期,脫髮對於容貌可能造成較大影響,可能使寶寶產生自卑、抑鬱等不良心理,導致心理發育異常。因此,寶爸寶媽們在疾病診治過程中中切勿表現出急躁、焦慮,以免將不良情緒傳遞給寶寶。

編輯:吳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