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下降,專家又出新招“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2020年,我國新生兒數量為1200萬,出生率只有1。3,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8%,有研究機構做出測算,依據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在5年之後,年新生兒數量或降低至1000萬人以內。而我國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年出生才1000萬人,簡直如杯水車薪。

人口下降,專家又出新招“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是什麼原因導致人們不敢生娃呢?估計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個原因,基本上都八九不離十,無外乎高住房成本、高養育成本、女性生娃耽誤職業生涯等。這也被稱之為生娃路上的三大攔路虎,如果這三大問題能妥善解決,相信很多家庭還是願意提高生娃數量的。

首先是高房成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房地產已經被確定為經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在多數地方性城市裡,房地產更是被賦予重任,土地收入佔到整個財政收入超過50%的比重,地價連番上漲的情況下,房產銷售價格也逐年高攀。在一定的時期內,家庭總收入是相對穩定的,面對房子快速上漲的局面,多數家庭寧願犧牲其他方面的開支,也要咬緊牙關買套房子(以免自己的家庭財富與別人越拉越大),資料顯示,現階段超過80%以上的剛需家庭是採用按揭貸款購房的,房貸甚至佔到家庭月總收入的60%以上比重,可以說,因為買房,導致多數人成為了“負債人士”,買房都很吃力的情況下,哪裡還有多餘的閒錢來從事其他活動呢?生娃更加不用想。

人口下降,專家又出新招“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其次是養娃費用。如果說房子價已經足夠高,對生育影響已經足夠大的話,那為啥很多已經買了多套房產的人,依然沒有生養二胎、三胎的意願呢?關鍵還在於生養成本和耗費心力大。根據以往的經驗,經濟越不發達的情況下,人們生孩子的興趣就越高,傳宗接代和養兒防老是核心因素。然而2020年已經實現了全民奔入小康,家家戶戶都成為了基本富裕的家庭,大家已經從“低質多生娃”轉變到了“高質少生娃”的層次。

以往生很多個孩子,全部窮養,只要能長大成人就可以,而現在全部都流行富養,從小要給各種資源,培訓班、輔導班、課外興趣等風生水起,雖然有點內卷的意思,但眼看著別人家的小孩都“才華橫溢”,自己的孩子不去學習的話,相比之下就落後了幾條街。10年前,義務教育階段上學基本一毛錢不用花,上高中和大學才是花錢的階段。而現在剛好相反,上幼兒園和小學花錢多,高中和大學反而成為了相對省錢的階段。

人口下降,專家又出新招“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據機構統計,現在養孩子的成本在各大城市不盡相同,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養娃成本達到260萬元左右,甚至更高;在一般二線城市,也普遍超過120萬元以上。而我們知道,根據統計局資料,2020年全國人均年收入為3。2萬元,120萬元相當於家庭37。5年的總收入;260萬元相當於81。25年的總收入。一個孩子就需要家庭為之奮鬥37年-81年的情況下,第二個孩子則成本直接乘以二,資料結果可見一斑。

再次,除了買房成本和養孩成本居高不下之外,還有第三條原因,那就是一旦女性生育,就面臨著失業風險,雖然多數情況下不會有失業出現,但是職業生涯將受到影響和限制。23歲至35歲是生育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年輕人工作和事業的初創期,這個時候為了生娃“消失1年至2年”的話,那麼即便是再次重回工作崗位,差距也會拉的很大。

人口下降,專家又出新招“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二娃不夠,三娃來湊?近些年來,為了讓人們抓緊生育,出臺了不少政策,2016年全面放開二娃,效果沒有達到預期,至今已經連續4年新生兒下滑了。2021年5月份,三娃也加速放開,效果究竟能有多好?主持人白巖松說出了本質:年輕人連一個孩子都不願意生,二娃、三娃從何而來呢?

國家催生無果後,人口警報拉響。對於如何解決低生育的問題,答案估計也只有這3條路可以走:

①降低住房成本,限制炒房行為,讓更多的資金從樓市抽出來,讓家庭可以有更多的錢來從事其他領域的消費活動;②解決教育成本和養孩成本,特別是要取消不必要的輔導班、培訓班之類的活動,讓義務教育真正迴歸到義務免費階段;③多措並舉保障女性的職業地位和工作前景,不能因為生娃貢獻了青春的同時,犧牲了自己的事業和前途。

2021年,經濟學家再提“新建議”。

人口下降,專家又出新招“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前不久,原恆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提出了自己對催生的看法。任澤平認為,首先生二娃、三娃的人主力軍並不是90後和00後,而應該是75-85年這期間的人,因為90後和00後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更加不喜歡多養孩子。其次,任澤平提出,可以對生三娃的進行現金支援,例如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人口下降,專家又出新招“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對於這兩點看法,指聞君表示支援後一條,年輕人不願生娃的核心,關鍵還在於手頭上錢不夠,無力支撐三娃,如果真的能直接增加補貼,或許真的可以提振生育信心,或許能獲得家長們支援;但是對於第一點不敢認同,要知道75年至85年的人已經36歲-46歲了,年齡已經很高,已經不屬於最佳生娃年紀。

除了養娃成本等在被逐步解決之外,住房問題也正在被逐一解決。首先,採用釜底抽薪的方式限制房地產增速,2020年央行與住建部聯合而提出了“三紅線”政策,要求所有房企在限定的時間內把負債等指標降低至“綠線”以內,如果未能達到標準,則今後的融資增幅會受到限制。

人口下降,專家又出新招“一線城市三孩每個月發3000元-5000元補貼”。

以此同時,2021年以來,央行再度加碼了資金限制策略,為金融機構分別設定了向房地產企業和購房者個人貸款的上限比例,效果顯而易見,從2021年4月份開始,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按揭貸款審批期限開始明顯拉長,在不少城市裡,二套房甚至出現了停貸的情況。房貸利率上浮也成為收縮住房金融政策的另一舉措。

資金是房地產發展的根本支撐點,過去的20年裡,在棚改貨幣化安置和新房銷售價上漲的浪潮下,市場上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湧向住房市場,也正是在鉅額資金的支援下,房地產發展形成了高週轉、高負債的運營模式,利潤空間就此誕生,一旦收縮了樓市的資金源頭,那麼整個市場的房地產開發、房地產銷售活動都將被壓縮,進而降低樓市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