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只盯著“壞膽固醇”啦!最新研究揭示,這個指標也和心梗、中風有關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臨床上通常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也就是“壞膽固醇”作為降低膽固醇治療的主要靶標來制定相應的方案。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常規的血脂指標並不能完全反映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發病風險。

血清殘餘膽固醇(RC)

指的是血清中殘餘脂蛋白中的膽固醇,

可透過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non-HDL-C)減去LDL-C水平計算得到。

目前除了臨床上常規的血脂檢查指標以外,將殘餘膽固醇作為另外一種手段用於評估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疾病發生風險也已經成為了當前研究熱點。近日,一項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發表的研究更近一步揭示了殘餘膽固醇對心血管疾病的預測價值。

結果提示,殘餘膽固醇或可作為冠狀動脈阻塞、心臟病或中風發生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此外,殘餘膽固醇檢測結果或將有助於判斷LDL水平無法反映的潛在心血管疾病。

別再只盯著“壞膽固醇”啦!最新研究揭示,這個指標也和心梗、中風有關

截圖來源:European Heart Journal

為了深入地評估殘餘膽固醇與相關疾病風險之間的關係,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彙集了來自美國三個研究資料庫中17532例成人的資訊,並對這些受試者膽固醇水平、其他重要心血管危險因素以及心血管疾病事件進行系統分析。這項分析中納入的受試者年齡為30至68歲,且在研究基線時無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

在考慮了非膽固醇相關的心臟病風險因素(如吸菸、高血壓、糖尿病、年齡較大以及種族因素)後,研究人員發現,

殘餘膽固醇水平高於正常值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如冠狀動脈阻塞、心臟病或中風等)之間存在穩定聯絡。

中位隨訪18。7年的結果顯示:

三個研究資料庫中

殘餘膽固醇水平≥24 mg/dL的受試者,近1/5在基線時間點後續18年的隨訪中出現了主要心臟疾病或中風,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比例與LDL-C水平較低的人群比例相似。

對於LDL-C水平相對較低的受試者而言,血液中殘餘膽固醇水平若高於24 mg/dL,則其主要心臟疾病或中風的發生風險將升高40%至50%。

殘餘膽固醇或可作為獨立於載脂蛋白B(apoB)外的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疾病預測因子。

殘餘膽固醇水平較高的人群,肥胖和糖尿病的比例更高,且幾乎每個人的甘油三酯水平都很高。

別再只盯著“壞膽固醇”啦!最新研究揭示,這個指標也和心梗、中風有關

無論LDL-C水平如何,殘餘膽固醇(RC)水平≥24 mg/dL,動脈粥樣硬化相關性疾病的發生風險升高(圖

片來源:

參考資料[1])

當前這項研究並不能否認LDL水平在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中的重要價值。但是,臨床醫生與科研人員有必要更多關注患者的殘餘膽固醇水平,

因為其本身就可獨立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人員強調,殘餘膽固醇結果的獲得並不難,

基於標準血脂檢測方法得到的資料

,臨床醫生可以很容易計算得到患者的殘餘膽固醇。

未來,我們仍需開展更多研究提高對殘餘膽固醇的認識,基於殘餘膽固醇相關治療藥物的臨床試驗或生活方式的改變,有望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