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惡性綜合徵更危險?——來自迄今最大規模研究的發現 | 研究速遞

醫脈通導讀

本項研究是迄今為止探討抗精神病藥相關惡性綜合徵(NMS)死亡預測因素的規模最大的系統綜述及定量分析,共納入683例NMS個案,其中52人死亡。

本項研究提示,未停用抗精神病藥與NMS死亡密切相關;當NMS患者存在呼吸異常,嚴重高熱,和/或年齡較大時,死亡風險均顯著升高,須高度警惕。

研究同時顯示,抗精神病藥劑型(口服 vs。 長效針劑)與NMS死亡無顯著相關性。考慮到長效針劑相比於口服劑型的一系列優勢,長效針劑仍應視為簡化治療方案及解決治療不依從問題的理想選擇。

什麼樣的惡性綜合徵更危險?——來自迄今最大規模研究的發現 | 研究速遞

目前,一線抗精神病藥的總體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但治療過程中仍不可高枕無憂。例如,惡性綜合徵(NMS)是一種與多巴胺D2受體阻斷劑(尤其是抗精神病藥)相關的罕見不良事件,患者多表現為肌強直、精神狀態改變、高熱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也可能表現不典型,嚴重時可能致死。

惡性綜合徵:看這一篇就夠了 | 臨床必備

2018-01-08

5-HT綜合徵與惡性綜合徵的鑑別 | 臨床必備

2019-02-02

能回答這個問題,才算會診斷惡性綜合徵

2021-05-13

得益於早期識別、及時停藥及對症支援治療,近年來死於NMS的患者數量較前減少,但仍偶有報告。由於NMS屬於特異質反應,且發病率很低,探討NMS死亡預測因素的長期前瞻性研究很難開展。在這一背景下,個案報告提供的患者資料或可帶來重要的臨床啟示。

研究簡介

8月6日,美國Zucker Hillside醫院Daniel Guinart及其合作者於Acta Psychiatr Scand。(影響因子 6。390)線上發表了一項系統綜述及基於患者水平資料的meta分析,對NMS死亡的預測因素進行了探討。該研究是迄今為止探討此課題的規模最大的系統綜述及定量分析。

什麼樣的惡性綜合徵更危險?——來自迄今最大規模研究的發現 | 研究速遞

2018年10月9日至2020年5月30日,研究者對Medline、Embase等主流資料庫收錄的NMS英文個案報告及病例集進行了檢索,要求患者年齡18-65歲;作者指出,器質性疾病可表現出類似NMS的症狀,而設定65歲的年齡上限旨在儘可能排除此部分誤診患者。除此之外,NMS診斷不明確、抗精神病藥用於治療非精神科狀況、蓄意過量使用抗精神病藥的個案報告也被排除在外。

研究主要轉歸為死於NMS。研究者比較了死亡組與存活組的一系列特徵,包括社會人口學特徵,抗精神病藥類別、劑量、劑型,聯用藥物,以及NMS嚴重度、首發症狀、最後消失的症狀、NMS干預手段等,並使用多變量回歸分析探討了NMS死亡的預測因素。資料提取及分析過程詳見原文。

研究結果

本項研究最終納入了683例NMS個案,中位年齡36歲(四分位距26, 48),男性62。1%,白人53。2%;最常見的診斷為精神分裂症(43。2%),中位病程10年(四分位距3, 20)。52人(7。6%)死亡,631人(92。4%)存活。

社會人口學特徵及診斷

無論性別(p=0。9829)、種族(p=0。4843)、地區(p=0。8542)、個案發表年份(p=0。6302)還是病程(p=0。1602),死亡組與存活組均無顯著差異。

死亡組的緊張症診斷比例較存活組高(5。8% vs。 0。8%; p=0。0001),雙相障礙診斷比例較存活組低(15。4% vs。 20。1%, p=0。0431)。其他主要及次要診斷的分佈無顯著組間差異。

抗精神病藥

683名NMS患者的1,075例抗精神病藥處方中,96例(8。9%)被視為與死亡相關。其中,65例(67。7%)為第一代抗精神病藥口服劑型(FGA-OAPs),18例(18。8%)為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口服劑型(SGA-OAPs),12例(12。5%)為第一代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FGA-LAIs),1例(1。0%)為第二代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SGA-LAI)。

死亡組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的比例顯著高於存活組(80。2% vs。 65。9%, p=0。0053),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的比例顯著低於存活組(19。8% vs。 34。1%, p=0。0043)。

彙總全部抗精神病藥後,死亡組的氯丙嗪(CPZ)等效劑量顯著更低(p=0。0053)。這一結果受FGA-LAIs(p=0。0040)及FGA-OAPs(p=0。0491)的驅動。

單變數分析中,抗精神病藥劑型(口服 vs。 長效針劑, p=0。2413)、類別(第一代 vs。 第二代, p=0。0638)、藥物數量(單藥 vs。 多藥, p=0。2631),以及肌注(p=0。7004)及靜脈(p=0。6495)給藥,與NMS死亡均無顯著相關性。

聯用藥

就藥物類別而言,聯用心境穩定劑(p=0。0519)、抗膽鹼能藥物(p=0。9512)、抗抑鬱藥(p=0。9185)、苯二氮䓬類藥物(p=0。1036)與NMS死亡均無顯著相關性。

絕大部分具體藥物同樣與NMS死亡無關,如鋰鹽(p=0。6073)及其劑量。僅有的例外為託吡酯(p=0。0236)、丙米嗪(p=0。0356)、氯氮䓬(p=0。0005)、氟西泮(p=0。0001);這四種藥物在死亡組中的使用比例更高,但樣本量極小,解讀須謹慎。

NMS臨床表現

死亡組及存活組最常見的首發表現均為錐體外系症狀(EPS, 34。0%),其次為高熱(30。0%)。異常實驗室指標(3。7%)及肌酸激酶升高(3。2%)是最罕見的首發表現。

單變數分析中,死亡組以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為首發症狀的比例顯著高於存活組(36。5% vs。 23。9%, p=0。0433)。最後消失的症狀方面,死亡組與存活組之間無顯著差異。

死亡組的精神狀態改變較存活組更嚴重(Francis-Yacoub量表中位得分8 vs。 4, p=0。0001),高熱更嚴重(16 vs。 8, p=0。0001),收縮壓(0 vs。 1, p=0。0032)及舒張壓(0 vs。 1, p=0。0353)更低。值得注意的是,死亡組呼吸急促及呼吸改變較存活組更多見且嚴重(61。5% vs。 25。8%, p=0。0001)。

總體而言,死亡組的NMS臨床表現較存活組更重(中位得分32 vs。 23, p=0。0005)。

NMS治療手段

單變數分析中,死亡組停用抗精神病藥的比例顯著低於存活組(37。3% vs。 66。7%),但兩組從症狀出現至開始治療的間隔並無顯著差異。

藥物治療方面,促多巴胺能藥物,主要為溴隱亭(n=190, 27。8%),是最常用的藥物干預手段(n=234, 34。3%),死亡組與存活組的使用無顯著差異(p=0。8042)。抗膽鹼能藥物及肌松劑(n=221, 32。5%)的使用頻率也較高,死亡組使用較存活組更多(50% vs。 31。1%; p=0。0051);此類藥物中最常用的是丹曲林(n=164, 24。0%)。

苯二氮䓬在兩組中的使用無顯著差異(28。9% vs 31。9%, p=0。6539)。使用較多的苯二氮䓬為地西泮(n=89, 13。0%)和勞拉西泮(n=79, 11。6%)。

電休克使用較少(n=75, 11。0%),死亡組與存活組無顯著差異(p=0。2111)。抗生素(42。3% vs。 17。0%, p=0。0001)及其他治療(46。2% vs。 25。5%, p=0。0013)在死亡組使用更多,但抗凝治療無顯著差異(3。9% vs。 3。3%, p=0。8422)。

單變數分析中,死亡組被收入ICU(38。5% vs。 20。6%, p=0。0028)、插管(26。9% vs。 11。9%, p=0。0020)、血液透析(13。5% vs。 3。2%, p=0。0003)的比例顯著高於存活組。

死亡預測因素

多變數分析中,以下四個因素可獨立預測NMS死亡:

▶ 未停用抗精神病藥(OR=4.39, 95%CI=2.14-8.99; p

▶ 存在呼吸異常(OR=3.54, 95%CI=1.71-7.32; p=0.0004)

▶ 嚴重高熱(>39.0℃/102.5℉, uOR=1.30, 95%CI=1.16-1.46; p

▶ 年齡較大(每增加1歲, OR=1.05, 95%CI=1.02-1.07; p=0.0014)

即便是在單變數分析中,抗精神病藥劑型(口服 vs。 長效針劑)及類別(第一代 vs。 第二代)也與NMS死亡無顯著相關性。

臨床建議

儘管僅依賴個案報告及病例集的資料,但本項研究已經是迄今為止探討NMS死亡預測因素的規模最大的系統綜述及定量分析。作者基於現有結果指出,及時停用抗精神病藥對於降低NMS死亡率至關重要;當NMS患者存在呼吸變化,嚴重高熱,和/或年齡較大時,死亡風險較高,須引起重視。

作者同時強調,儘管抗精神病藥長效針劑不能像口服劑型那樣立即停用,但結果也明確顯示,抗精神病藥劑型與NMS死亡無顯著相關性。考慮到長效針劑相比於口服劑型的一系列優勢,包括全因停藥、復發、入院、死亡風險降低等,長效針劑仍應視為簡化治療方案及解決不依從問題的理想選擇。

文獻索引:Guinart D, Misawa F, Rubio-Lorente JM, Pereira J, de Filippis R, Gastaldon C, Kane JM, Correll CU。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Pooled, Patient-Level Analysis of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in 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 Acta Psychiatr Scand。 2021 Aug 6。 doi: 10。1111/acps。13359。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35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