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鈉降低,別隻知道補鈉!

血鈉降低,別隻知道補鈉!

#1

低鈉血癥的定義和臨床表現

低鈉血癥的定義為血清鈉 < 135 mmol/L。根據血清鈉濃度將低鈉血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具體臨床表現請見下表 1。按發生時間分為急性低鈉血癥(< 48 小時)和慢性低鈉血癥(≥ 48 小時)。

表 1 低鈉血癥嚴重程度分級及臨床表現

血鈉降低,別隻知道補鈉!

#2

血鈉的調節

鈉離子是人體內最重要的陽離子之一,主要透過飲食攝入,大部分經腎排出。成年人每日需要攝入 5~6 克氯化鈉以維持正常生理功能。

成年人每千克體重有 50 ~ 60 mmol 的鈉,其中 50% 在細胞外(約 140 mmol/L),10% 在細胞內(約 10 mmol/L),40% 在骨骼中。骨骼中約有 50% 屬於可交換性,故總體液鈉的 70% 為可交換性。

鈉離子在維持細胞正常生理功能、保持人體水電解質平衡量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人體主要透過以下兩條途徑來調節血鈉平衡:

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

此係統是調控水鹽代謝的重要因素,當血容量降低、血壓下降時,腎素分泌增多,血管緊張素 Ⅱ 和血管緊張素 Ⅲ 合成增多,進一步刺激醛固酮分泌,醛固酮作用於腎小管重吸收鈉並排出鉀和氫(保鈉排鉀)。

下丘腦-垂體-抗利尿激素系統:

抗利尿激素(ADH)作用於腎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使小管上皮細胞對水的重吸收增加,從而增加水的重吸收。血鈉濃度增高時,血漿膠體滲透壓上升,刺激視上核和頸內動脈滲透壓感受器,ADH 釋放增加,從而增加水的重吸收,降低血鈉水平。

#3

低鈉血癥的診斷與治療

發生低鈉血癥時要測量血漿滲透壓(正常血漿滲透壓的範圍為 275 ~ 290 mOsm/L),根據血漿滲透壓不同將低鈉血癥分為高滲性、等滲性、低滲性:

高滲性:

非酮症高血糖和治療性輸注高滲性葡萄糖、甘露醇和甘油所致,無需特殊治療,可停用相關藥物,促進其代謝排出。

等滲性:

嚴重高甘油三酯和高蛋白血癥時出現的假性低鈉血癥,需要結合實驗室檢查結果判斷,可進行對症治療。

低滲性:

是臨床最常見的型別,又分為低容量性、高容量性、等容量性

(1)低容量性

:即丟水大於丟鈉,根據尿鈉水平分為:

尿鈉 > 30 mmol/L:經腎失鈉(長期用利尿劑、滲透性利尿、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腎小管酸中素)

尿鈉 < 30 mmol/L:腎外途徑失鈉(消化道失水 — 嘔吐、腹瀉、胃腸造瘻、胃腸減壓;面板失水 — 大面積燒傷;第三間隙液積聚 — 胰腺炎、胃瀦留)

治療:

等滲鹽水補充細胞外液常量、保證迴圈血量,並允許經腎排出適量自由水。

(2)高容量性

:即丟鈉大於丟水,根據尿鈉水平分為:

尿鈉 > 30 mmol/L:經腎失鈉(各種急慢性腎衰)

尿鈉 < 30 mmol/L:腎外途徑失鈉(心衰、肝硬化低蛋白血癥)

治療:

控制原發病,限制水鈉攝入。腎功能受損時,也可使用作用於近端腎小管和髓袢的劑尿劑或透析治療。

(3)等容量性

:最常見的原因是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當綜合徵(SIADH)

。SIADH 是由抗利尿激素(ADH)過量分泌引起的一種臨床綜合徵。

SIADH 常由下列原因引起:

腫瘤:最常見於小細胞肺癌,其他如胰腺癌、淋巴肉瘤等也可引起。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腦血管病、感染、外傷、腫瘤、珠網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腫等;

藥物:卡馬西平、環磷醯胺、血管加壓素、縮宮素、三環類抗抑鬱藥、氯磺丙脲、長春新鹼、噻嗪類利尿劑等;

其他:二尖瓣狹窄分離術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粘液水腫等。

另外,精神性多飲、生理性非滲透性刺激 ADH 分泌增加(如嘔吐、焦慮、疼痛)、甲減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也可引起等容量性低鈉血癥。

SIADH 診斷標準:

血鈉 < 130 mmoL/L;

血漿滲透壓 < 270 mmol/L,同時尿滲透壓比其血漿滲透壓高 100 mmol/L 以上;

無低血容量表現;

尿鈉排出增多,尿鈉濃度 30 mmol/L,24 h 尿鈉 > 80 mmol;

腎功能正常, 無其他分泌功能低下。

鑑別診斷:

主要同腦性鹽耗綜合徵(CSWS)鑑別,CSWS 為低血容量性低鈉血癥,患者除有低血鈉的表現外,還有體重下降,血容量不足,紅細胞壓積和血紅蛋白偏高等血液濃縮的表現。

臨床上可透過檢查中心靜脈壓或試驗性治療確診,如:補液試驗,應用等滲鹽水靜脈滴注,如果患者症狀改善則為 CSWS,如無改善則為 SIADH。

治療:

限制自由水攝入,治療原發病,必要時脫甲氯四環素誘導腎性尿崩。

託伐普坦

為選擇性的血管加壓素 V2 受體拮抗劑,與血管加壓素 V2 受體的親和力是天然精氨酸血管加壓素(AVP)的 1。8 倍。

可用於治療臨床上明顯的高容量性和正常容量性的低鈉血癥 (血清鈉<125 mmol/L,或低鈉血癥不明顯但有症狀並且限液治療效果不佳),包括伴有心力衰竭、肝硬化以及 SIADH 的患者。

#4

低鈉血癥治療注意事項

在正確診斷的基礎上針對病因治療,如腦耗鹽綜合徵可給予生理鹽水靜點,但 SIADH 如給予生理鹽水則可能加重病情。(低鈉血癥診斷流程見圖 1)

補鈉要遵循分次完成、先快後慢的原則。

嚴重低鈉血癥患者可在 4 ~ 8 小時內補所需補鈉量的 1/3 ~ 1/2,可使用 3% 氯化鈉注射液 130 mL(將 10% 氯化鈉注射液 30 mL 加入 0。9% 氯化鈉注射液 100 mL 中即得 3% 氯化鈉注射液)滴注至少 20 min,必要時可重複 1 ~ 2 次,直到達到上述初始目標量。

其餘補鈉量在 24 ~ 48 小時補完即可,可酌情使用生理鹽水進行補充,注意監測心肺功能。

補鈉量的計算公式

補鈉量 = 鈉的丟失量 + 生理需要量(成人每天約 75 mmol)

鈉丟失量(mmol)= 0。6(女性 0。5)× 體重(Kg)×(血鈉正常值 - 實測值)

鈉丟失量(mmol)÷ 17 = 所需氯化鈉的重量(g)

相對補鈉的量來說,更重要的是補鈉速度。原則上血鈉升高速度應 ≤ 0。5 mmol/(L·h),速度過快會導致中央腦橋脫髓鞘病變。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必要時每 2 小時監測一次血鈉水平。

血鈉降低,別隻知道補鈉!

低鈉血癥診斷流程

圖源:作者製作

✩ 本文僅供醫療衛生等專業人士參考

首發 | 內分泌時間

策劃 | 戴冬君

題圖 | 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