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肝血管瘤,就是肝癌先兆?真正的關鍵指標其實是...

如果說當診斷書上出現某某某瘤的字樣時,你的第一反應會是什麼?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癌。就比如有些人體檢時被查到的肝血管瘤,又是肝臟、又是瘤,是不是就是癌症啊?

體檢發現肝血管瘤,就是肝癌先兆?真正的關鍵指標其實是...

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肝血管瘤和肝癌的那些事兒。

1、肝血管瘤離肝癌有多遠?

說起肝血管瘤,別看它名字聽上去嚇人得很,實際上,它其實是一種十分常見的良性腫瘤。比較特殊的是,它和我們慣常理解的“瘤”不太一樣,它並不是一個我們慣常以為的“肉瘤”,實際上,肝血管瘤是一團異常增生的血管。

肝血管瘤的產生一般和人體內先天血管畸形以及體內的雌激素分泌有關,大部分的肝血管瘤都是在體檢的時候發現的,平時並不會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如果它不斷長大壓迫到周圍的組織器官時,就很容易出現腹脹、腹痛等症狀。一旦大到有出血的風險時,可以透過手術進行治療。

簡單來說,這只是一種可以透過手術治療的常見良性腫瘤,離癌變還有很長一段距離,並沒有大家想象當中那麼可怕。

2、關於肝臟,更應該關注的是這些指標

說起肝臟的健康,比起對體檢單上的肝血管瘤擔驚受怕,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這些體檢指標:

1、谷丙轉氨酶

谷丙轉氨酶多存在於我們的肝臟之中,是肝臟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一旦我們的肝細胞發生損傷,那麼就容易造成谷轉氨酶滲入血液,驗血時谷丙轉氨酶升高異常

我們人體正常情況下谷丙轉氨酶值應在0~40U/L之間,一旦超過40U/L,那麼很有可能和一些肝臟疾病如肝炎、膽囊炎、膽石症等有關。

2、甲胎蛋白升高

甲胎蛋白(AFP)醫學上對肝病診斷、肝癌篩查的一項重要指標。它的異常升高有超過50%的可能和原發性肝癌有關,正常情況下,我們成年人的甲胎蛋白指數不會超過20μg/L,而如果甲胎蛋白指數升高並且持續2-3周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和肝病有關,而一旦它超過400μg/L,那麼就要懷疑是否有腫瘤的可能了。

體檢發現肝血管瘤,就是肝癌先兆?真正的關鍵指標其實是...

3、肝脾腫大

肝臟與脾臟作為一對近鄰,一旦肝臟出現發生細菌感染時,將很有可能同時引起肝脾炎症,並造成肝脾腫大。尤其是患有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人,肝脾腫大的跡象會更加明顯。

4、肝實質增粗

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我們體檢時做的B超、CT、核磁共振等都能很清楚地檢查肝臟的實質密度,如果影像結果顯示肝密度過低,而肝組織細胞及血管增粗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和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結節、肝臟腫瘤等肝臟疾病有關。

3、關愛肝臟,生活中這些現象也要注意

除了體檢單上的這些指標之外,生活中如果出現這些跡象,也要多加註意:

食慾不振

肝損傷時,肝細胞也隨之大量受損,從而影響到我們膽汁的分泌,妨礙脂肪的消化,因此,一般會出現消化不好,食慾不振,嚴重時還可能出現厭食油膩、噁心、嘔吐等症狀。

易疲勞

緊接著第一條,由於肝臟有問題導致的食慾不振和消化吸收受阻,會影響到我們身體的能量供給,長期下來,就很容易出現疲勞不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頭昏耳鳴等現象。

肝掌、蜘蛛痣

由於肝臟對雌激素的滅活作用降低,對於肝部功能受損的人,還會出現“肝掌”、“蜘蛛痣”等特徵。

體檢發現肝血管瘤,就是肝癌先兆?真正的關鍵指標其實是...

在人體的器官之中,肝臟可以稱得上是任勞任怨的勞模典範,即使在受到傷害,肝細胞數量只剩一半時,也能堅持默默運轉,因此,在平時的生活中,對於一些和肝臟有關的指標、特徵,我們更要多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