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鹽(碳酸鋰)治療雙相障礙的優勢

上世紀50年代初,來自澳大利亞的精神科醫師約翰﹒凱德(John Cade)偶然(很多偉大的科學發現都源於“偶然”)在動物實驗中發現了鋰鹽(當時使用的是尿酸鋰)具有情緒穩定作用(可以使暴脾氣的大白鼠變成溫順的“大白”)。

後首次在悉尼皇家北岸醫院(Royal North Shore Hospital)用於雙相障礙的治療,收穫“奇效”,尤其對於那些典型的“躁-鬱症”(輕躁狂/躁狂發作、緩解期和抑鬱發作的界限相對清晰,無太多混合或快速迴圈發作特徵)患者,療效更堪稱神奇,以至於學界曾一度將鋰鹽稱之為“快銀子彈(Silver bullet)”,意為阻斷雙相障礙發作的“終極武器”,就如同可以使刀槍不入的邪惡狼人一擊致命的銀子彈,後來的學者們把鋰鹽治療效果甚佳的雙相障礙發作型別稱之為“Cade’s disease”。

自此,鋰鹽之“功德”蜚聲全球,悉尼皇家北岸醫院的精神科同道們至今還深以此貢獻為榮。

鋰鹽(碳酸鋰)治療雙相障礙的優勢

與同樣用於治療雙相障礙的抗驚厥藥(丙戊酸鹽、拉莫三嗪等)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相比,鋰鹽具有如下一些優勢:

1。 國內外10餘個雙相障礙臨床指南最廣泛推薦的治療藥物之一,用於治療躁狂/輕躁狂、混合發作、抑鬱發作;

2。 鋰鹽用於雙相障礙維持期治療的循證強度最高(甚佳的復發預防作用,目前可能尚無出其右者),這更是各大雙相障礙臨床指南最廣泛的共識(此處沒有“之一”);

3。 對雙相障礙患者具有治療其自殺症狀和預防自殺的作用,而且與雙相障礙患者全因死亡率的下降具有相關性;

4。 具有神經保護作用,有研究發現鋰鹽可能與阿爾茲海默病發病風險的降低有關;

5。 國內外臨床均已明確了鋰鹽的量-效關係,根據血藥濃度可以方便的調整劑量、監測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