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典贊·科普重慶年度科學傳播人物(五)

2021

典贊·科普重慶

2021“典贊·科普重慶”年度推選結果日前正式揭曉。教育部深空探測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重慶大學先進研究院院長謝更新等獲選 2021“典贊·科普重慶”年度科普人物(團隊)。在獲選的10個年度科普人物(團隊)中有的是從事前沿科學研究的知名科學家,有的是幾十年如一日奮戰在科普一線的科普工作者。透過推選宣傳優秀科學傳播人物可以有效激發公眾參與科普活動的熱情,引領公眾崇尚科學、尊重科學、熱愛科學,推動全社會關心支援科普工作,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積極作為,努力形成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兩翼齊飛的生動局面。

王慧文:

授人與漁

將農技課堂搬到田間

2021典贊·科普重慶年度科學傳播人物(五)

2021典贊·科普重慶年度科學傳播人物(五)

王慧文正在檢視獼猴桃生長情況。

(受訪者供圖)

人物名片>>>

王慧文,1963年生,中共黨員,黔江區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農藝師,黔江區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理事長。他堅持農技推廣,先後提煉總結出《18個月結果栽培法》《落葉果樹135修剪法》《快平準緊嫁接法》等10餘項水果栽培管理技術。2020年獲農業農村部“最美農技員”殊榮和重慶市農委“農技推廣先進個人”;2021年被評為黔江區“鄉村振興先進個人”。

1979年,高中畢業的王慧文在家鄉黔江區黑溪鄉當了一名村級“父母官”。當時的黑溪鄉,沒有更好技術的村民們只能看著乾癟癟的柑橘林嘆氣。於是,他開始投身於柑橘的技術推廣,用5年的時間,讓柑橘成為了村民們手中的“致富果”。

“在鄉村振興這個大舞臺上,我們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農村科普工作,就是我的職責所在。”王慧文說道。無論是作為黑溪鄉農技站負責人、黔江區農業局經作站工作人員,還是黔江區農村專業技術協會聯合會理事長,他的工作身份幾經變化,依然不改初心。為更好開展農業科普工作,他系統學習和掌握了科學栽培和管理果樹的知識,還到西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前身之一)深造獲得大學文憑。

參加工作40多年來,王慧文一直奮鬥在農業技術推廣最前沿,為此他還總結出了關於農業技術的4條“真經”。

真經一,總結了嫁接“四字經”:即快(刀快、速度快)、平(接穗要削得平)、準(接穗與砧木要對準)、緊(外面塑膠條要包得緊)。傳統的果樹嫁接,一般要在果樹萌芽時,即每年的2月底或3月初才可以進行。王慧文打破當地傳統的果樹繁育技術,將“四字經”搬到田間地頭,實現了果樹一年四季均可嫁接。透過培訓,阿蓬江沿岸3000多畝柑橘成功高接換種育新枝。

真經二,“去頭斷根更新法”讓“衰老樹”快速豐產。由於行情影響,黔江區沙壩鎮3000多畝枇杷樹被棄管後成為衰老樹。2018—2019年,王慧文面對面講、手把手教,使3000多畝枇杷樹全面更新,結出的枇杷個大味甜,快速實現豐產。

真經三,18個月結果新式栽培法。在傳統栽培技術下,果樹最快也要3至4年才能結果。為此,王慧文用近10年時間,研究出了一套果樹新式栽培法。這套技術使果樹從栽培到掛果只需18個月左右,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增加了種植戶收入。

真經四,速成“135”修剪法。果樹栽培是三分栽七分管,關鍵在修剪,修剪決定水果產量、品質和經濟價值。王慧文首先將“135”修剪法搬到了脆紅李產業大鎮中塘,透過培訓讓種植戶明白如何將果樹剪成1個“開心”形樹勢,領會“滿、平、透”3個修剪理念,掌握“高度、粗度、角度、長度、密度”5個度。

為選育出高品質、抗逆性強的果樹品種,給種植戶提供翔實的理論依據和詳細的種植示範,王慧文在黑溪流轉土地100餘畝,建立了農業科技試驗示範基地,目前已種植30多個品種。他把基地辦成培訓基地、觀摩基地,設立專門培訓室,以4條“真經”為技術指導,在黔江區培訓技術骨幹200多人,同時在黔江區各街道、鎮鄉舉辦現場培訓班和新職農培訓100餘次,參訓人數年均超過1000人次。

對於農業技術推廣,王慧文總是身體力行,無論誰請教他都傾囊相授,“只有將自身技術運用於產業發展中,讓廣大種植戶在科學種植中增收致富,才能讓‘真經’變成真金。”王慧文說。

張  鋒:

十餘年積極探索

多元化推進地學科普

2021典贊·科普重慶年度科學傳播人物(五)

2021典贊·科普重慶年度科學傳播人物(五)

作為志願科普講解員,張鋒(右一)

為觀眾講解科普展品。

(受訪者供圖)

人物名片>>>

張鋒,1976年生,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博士,教授級高階工程師,就職於重慶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市級科普基地負責人,重慶市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從事古生物學及地質遺蹟研究與科普宣傳工作。發表文章50餘篇,著作4部,翻譯著作一部。

地球科學指一切研究地球的科學,主要包括地質學、地理學,以及其他衍生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很基礎、很重要的學科。地球科學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我們所吃的魚蝦,建築中需要的沙石、水泥,黃金飾品和鑽石等,都來自地球。

2009年,工作一年的張鋒開啟了地學科普工作的道路,這一干就是12年。

經過多年的科研和實踐積累,2017—2019年,張鋒和團隊出版了科普圖書三部——《重慶地質之最》《重慶地質奇觀》和《探秘巴渝遠古森林》。其中《重慶地質之最》被自然資源部評為“2018年優秀科普圖書”,《重慶地質奇觀》和《探秘巴渝遠古森林》獲得2020年重慶市優秀科普作品。拍攝的《危機一刻》和《最美地球醫生》科普影片,獲得眾多獎項,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不僅如此,團隊還組織了各種全國科技周活動,產生了較強社會影響力。

2019年8月“應對氣候變化·記錄中國”活動中,參會專家、領導探訪了由張鋒發現和研究的5億年前形成的疊層石群,開展了以《觀億年疊石——話地球歷史》為主題的網路直播科普講座,極大提升了“疊石花谷”景區的影響力,為該景區的穩步執行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景區已經創收超過1。5億元,成為脫貧攻堅和精準扶貧的樣板工程,有力助推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2019年,張鋒和團隊結合多年從事地學與古生物學工作經驗,策劃打造“穿越重慶五億年”大IP構想。目前,該專案已經在實踐中開展了“如何閱讀地層萬卷書”活動,把地質學課堂搬到綠水青山當中,寓教於樂,既讓孩子們鍛鍊了身體、學習了知識、採集到了化石,還給了家長和孩子一起動手的機會,受到了廣大兒童青少年和家長的歡迎。

近年來,張鋒和團隊響應國家號召,藉助國家重視科普工作大背景,積極申請完成科普專案研究和結題。至今完成了《重慶市重要古生物科普教育研究》《重慶古植物演化史》等專案。

科普的目的是為提高公眾科學素質,為人類的全面發展服務,這也是張鋒多年科普工作的心得體驗。他除發表科研論文以外,還在《生物進化》《大自然》等科普雜誌上發表了數十篇地學科普文章,包括圍繞動物的起源與演化主題的文章,例如蝙蝠的起源與演化等。張鋒還將自己野外考察經歷寫成地質考察記發表,吸引了讀者和大眾探索自然的濃厚興趣。

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也將知識傳遞。張鋒負責了科普微信公眾號工作日每日更新,抓住科普熱點,適時將科普知識傳送到讀者的手中。2019年6月17日四川長寧地震後,張鋒第二天創作出《我是地震》科普短文,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

為了推進科普事業,培養科普人才,張鋒經過考察,瞭解學生對地學科普的熱情和興趣,選擇了目前就讀於小學三年級的萬子昂同學作為科普人培養。他們在多次科普活動中進行了合作,作為志願講解員參加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與地球日等。據瞭解,張鋒指導萬子昂參加2020年重慶市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活動之科學探究紀錄片《恐龍足跡》獲得三等獎。

傳播地學知識、展現地學之美,讓科普的道路越走越寬闊,是張鋒和團隊堅持在科普之路上的方向。

編輯:粽粽子

宣告: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之處,推送稿件文字、圖片及影片均來自網路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在看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