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 一週科技

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 一週科技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一手掌握一週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黃宇翔 陸飛 茴香

責編 | 攸淇

針灸背後的抗炎功效被證實

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 一週科技

圖片來源:pixabay

針灸在傳統中醫中發揮著重要的功效,但背後的原理究竟是什麼呢?近日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些線索:研究者用微弱的電流刺激小鼠的 “足三里” 穴位,可以選擇性地啟用一組表達Prokr2 基因的感覺神經元,後者會進一步啟用迷走神經,從而驅動腎上腺釋放抗炎物質,使得小鼠有更大的機會在由內毒素引發的全身炎症反應中存活下來。

研究者透過光遺傳學選擇性地啟用Prokr2 感覺神經元,也能模擬出電針灸的抗炎效果;而破壞Prokr2 感覺神經元后,電針灸的抗炎效果也不復存在。作為對照,研究者在小鼠腹部組織中(對應於人體的 “天樞穴”)並沒有觀察到Prokr2 感覺神經元的存在,用不同強度的電針灸刺激小鼠腹部穴位均無抗炎效果。

►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001-4

基因編輯豬為腎臟移植手術帶來新希望

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 一週科技

圖片來源:pixabay

豬憑藉與人類眾多器官功能的較高相似性,在解決器官移植供體缺乏的問題上被人們給予了厚望。近日,紐約大學 Robert Montgomery 教授領導的團隊在將豬作為器官移植供體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研究者首先在豬的基因組中透過基因編輯技術敲除了能引起免疫排斥反應的基因,然後將豬腎移植到了一名已被確定為腦死亡的病人體內——移植入人體的豬腎在54小時的觀察時間中運轉狀況良好,並且沒有引發明顯的免疫排斥反應,也沒有檢測到豬病毒在體內的感染。但這一研究目前尚未經過同行評議發表,並且距離在活人中開展類似手術仍有距離。

► 文章連結:

https://www。nytimes。com/2021/10/19/health/kidney-transplant-pig-human。html

用詞不同,會影響人們對財富不平等的容忍度

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 一週科技

圖片來源:pixabay

在過去幾十年間,財富和收入不平等在許多發達國家都加劇了。《美國科學院院刊》近日發表的一項針對美國社會的研究顯示,人們對於不平等的容忍程度部分影響取決於不平等是如何呈現的。

當人們被引導去想象巴菲特、比爾蓋茨等具體的個人的時候,許多人會覺得他們的鉅額財富是理所當然的,是他們的努力、才華和創造性的產物。而當人們被引導去想象超級富豪、精英,或者財富金字塔1%等抽象概念時,他們表現得更加擔心,對於不平等的容忍程度則明顯降低。那些被引導去想象超級富豪等抽象團體概念的人,更傾向於支援財富稅、遺產稅等再分配政策。

研究人員解釋,那是因為當人們想到社會財富被小部分精英團體把持時,他們會更容易聯想到社會不平等是被整個經濟體系操控的。這一研究也意味著新聞行業對民眾對不平等的接受程度有著重要作用。

► 文章連結: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43/e2100430118

家馬最早是在哪裡被馴化的?

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 一週科技

圖片來源:pixabay

歷史上,曾有數千年時間,歐洲和亞洲的草原上奔跑著不同血統的馬。當中有一個血統超越並取代了所有其他的野馬,這個血統被馴化後,成為了擁有修長的腿、發達的背部肌肉、和閃爍發光的鬃毛的現代家馬。現代家馬是何時在何地被人們馴化的?本週發表在《自然》雜誌的一篇論文揭開了這一謎團。

這篇論文的作者是一個162位考古學、遺傳學等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研究人員收集了273個古馬基因,它們存在的時間跨度為公元前5萬年到200年。研究人員把它們的基因測序結果和現代家馬進行了比較後得出結論,現代家馬最早起源於大約在4200年前的俄羅斯南部的草原上,具體位置大約在伏爾加河和頓河的交匯處。它們在被馴化後,逐漸擴散到了整個亞洲和歐洲,最終取代了其他血統的馬。

►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018-9

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 一週科技

圖片來源:pixabay

近期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透過研究果蠅發現了一種符合果蠅 “晝夜作息” 的進食方案(iTRF)。這種方案不限制熱量的攝入,只規定果蠅感受到光照開始的6個小時內進食,然後嚴格禁食18個小時,再自由採食,48小時一迴圈。透過對照試驗發現,這種規律的進食方案能夠顯著延長果蠅的壽命(在第10-40天,雌性的平均壽命延長了超18%,雄性延長13%),而且也讓果蠅擁有了更強的 “身體素質”。

研究人員透過分析發現,iTRF增強了晝夜節律基因的表達。iTRF延長壽命需要功能正常的晝夜節律作為介導,並且夜間禁食對於調節節律的影響至關重要。另外,iTRF還能透過晝夜節律來誘導細胞在夜間自噬,增強機體細胞的自我回收能力。這項工作提示我們,能夠增強晝夜節律,調節細胞夜間自噬的規律進食或者藥物干預有可能延緩我們人類衰老並延長壽命。

►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934-0

為什麼沒毛的面板觸覺更強?

告別夜宵或有助於延年益壽 | 一週科技

圖片來源:pixabay

哺乳動物使用手和腳的部裸露的面板來感知和操縱周圍環境事物。比如人類的感知就來源於感覺神經元對外界的響應。神經元在體表並不是均勻分佈的,而是有密有疏。多項研究表明,哺乳動物的感覺神經傾向於分佈在毛髮稀少的體表部位。人體表毛髮稀疏的表面積僅佔5%,卻分佈著約30%的體感神經元。

近日在《細胞》(Cell)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認為裸露的面板和腦幹觸覺感受器之間的突觸連線影響並塑造了我們的觸覺表徵。研究人員透過電刺激幼年與成年小鼠的爪部皮膚髮現,小鼠在出生後的發育過程中,雖然其爪部感受神經元分佈的疏密程度不改變,但是相對於有毛髮的部位,無毛部位對於刺激的反應變得更強烈。這是因為成長髮育過程中不斷接受刺激使得裸露面板部位的神經突觸快速增加,神經末梢纖維變得非常強壯。研究人員還發現,當敲除小鼠感受機械壓力的基因後,小鼠雖然無法感知輕柔的撫觸,但支配裸露面板的機械感受器仍然可以與腦幹之間產生強大的突觸連線。

研究提出,作為機械感受器的裸露面板區域可能支配著神經中樞突觸的發育和細化,從而塑造了大腦中的觸覺。

► 文章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