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外耳道癤腫的原因有哪些

外耳道癤腫是外耳道面板急性侷限性化膿性病變,又稱侷限性外耳道炎。一般是因為耳朵裡面總是癢,可能就會養成的習慣總是用棉籤或者手去摳耳朵,經常外力刺激耳道黏膜可能就會出現感染、腫脹。

外耳道癤腫主要表現為劇烈耳痛,疼痛可放射同一側頭部,並且在張口、咀嚼、打呵欠時加劇。如癤腫較大,堵塞了外耳道,可影響聽力。當癤腫成熟破潰時,可流出液體或膿液。

外耳道癤腫的原因:

1、棉籤、手指或者其他物品置入耳內,挖耳時引起外耳道面板損傷、糜爛、導致感染。

造成外耳道癤腫的原因有哪些

2、游泳或洗澡導致外耳道積水,使外耳道表皮軟化,微生物更容易感染該處面板。

3、佩戴助聽器、耳塞或者耳機,損傷耳內面板。

4、中耳長期流膿及外耳道溼疹等,也可誘發外耳道癤腫。

此外,如糖尿病、慢性腎炎、內分泌紊亂、慢性便秘、營養不良等疾病使全身及區域性抵抗力下降,可誘發外耳道癤腫。

對於外耳道癤腫最好可以儘早開展醫治,治療目標是控制感染並促進耳道癒合,應視病情采取治療:

1、在起病初期或癤腫未成熟時,可採取區域性熱敷、紫外線或紅外線照射及超短波理療,每天3~4次;用蘸有10%魚石脂甘油小紗條置外耳道內,每天更換1~2次。

造成外耳道癤腫的原因有哪些

2、若癤腫自行潰破,可用棉籤拭淨膿液,再用70%酒精清潔後,置小紗條引流。

3、癤腫成熟但未潰破者可用細棉籤蘸純石炭酸燒灼膿腔,使其穿破;亦可區域性消毒後,用小尖刀挑切,取出膿栓。切開後置小紗條或橡皮條引流。

4、若全身伴有發熱不適者可給予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感染癒合期間應保持耳內乾燥非常重要。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保持耳內乾燥並避免進一步刺激,在治療開始後持續7~10天內避免游泳或潛水;避免飛行;症狀改善前,請勿佩戴耳機、耳塞、助聽器等;洗澡期間保持耳內乾燥,可用無菌棉球裹上凡士林,塞入患耳內外道口,注意不要推入耳道內;睡眠時,病耳宜在下側,但要注意不讓其受到壓迫;注意處理全身性誘發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