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嘴≠吃得少,糖友們健康管理要講科學呀

有資料顯示,在中國,有超過1億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發病率高達9。7%,另有1。4億人處於糖尿病前期狀態,隨時會步入糖尿病的行列。

糖尿病發病率走高,但流行病學調查中卻顯示出公眾對於糖尿病的知曉率較低,而這直接影響到糖尿病的治療率低下。

對此,本期春雨醫生專家講堂特別邀請到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的主任醫師李利娟為我們講解: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管住嘴≠吃得少,糖友們健康管理要講科學呀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體重減輕),出現糖尿病典型症狀並符合以下任何一個條件的人,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

OGTT(葡萄糖耐量試驗):在無攝入任何熱量8小時後,清晨空腹進行,成人口服75g無水葡萄糖,溶於250~300ml水中,5~10分鐘內飲完,測定空腹及開始飲葡萄糖水後2小時靜脈血漿葡萄糖。OGTT2hPG

糖化血紅蛋白≥6。5%

2型糖尿病是指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1型糖尿病指胰島細胞破壞,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

管住嘴≠吃得少,糖友們健康管理要講科學呀

2型糖尿病是與生活方式及年齡相關的疾病,我國糖尿病患病率達11。2%,仍在增長,知曉率36。5%,治療率32。2%。65歲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3550萬,世界首位,佔全球老年糖尿病的1/4。

而且,多數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慢性併發症正在成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威脅。

老年糖尿病特點

1、隨年齡增加而增長的疾病,患病率高

2、知曉率低,60%的人不知道患有糖尿病

3、2型糖尿病佔95%以上

4、有典型3多1少症狀的僅佔1/4~1/5, 絕大多數為非典型症狀

5、以餐後血糖升高為主

6、合併疾病及併發症多,有些因併發症就診發現

糖尿病的危害

1。感染

2。糖尿病高滲狀態甚至昏迷,酮症酸中毒和乳酸性酸中毒

3。緩慢發生和發展的慢性併發症:心腦血管血管病變,外周血管病變,微血管病變(眼及腎臟),神經病變(自主神經系統及周圍神經)

4。常合併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等,併發症發生率高

5。 較晚期診斷的多,2型糖尿病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非常強的隱匿性,往往不典型或僅有部分表現

6。 血糖控制不良和低血糖,低血糖後高血糖

7。 自我監測及管理能力降低

8。 難以改變的生活習慣—一些食物對血糖影響大

為什麼會發生糖尿病?

糖尿病是遺傳因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有些小夥伴的父母或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親屬有糖尿病,則本人患病的風險會比較高,而有些小夥伴沒有糖尿病遺傳風險,卻因為每天高糖、高油、高鹽的飲食結構及久坐不動等,也會患上糖尿病。

危險因素

1、生活方式:久坐,體力活動減少,代步工具,工作壓力、熬夜

2、飲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少蔬菜、水果

3、年齡:與增齡有關,壽命延長

4、種族(基因):亞洲人、中國人

據李利娟主任介紹,有些人體檢時空腹血糖升高或體檢糖化血紅蛋白升高,從而發現糖尿病,還有的人意外發現自身有糖尿病,如尿黏鞋底,螞蟻爬,口渴、飲水多等,還有人是眼睛、視力不好,眼科就診發現,不管是哪種情況,都要到醫院經實驗室檢查診斷。

到醫院就診老年病科或內分泌科,抽血驗血糖—空腹、餐後2小時、糖化血紅蛋白,或者OGTT(葡萄糖耐量試驗),明確血糖代謝異常:空腹血糖受損、餐後血糖受損或糖尿病。

如何治療及管理糖尿病?

透過空腹、餐後2小時(隨機)的血糖值及併發症情況,可判斷糖尿病的嚴重程度,糖尿病的病程包括:糖代謝異常—血糖達到診斷標準—診斷—干預、治療。

經確診糖尿病後,生活方式要做出改變:

(1)飲食:少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足量蛋白質,足量蔬菜

(2)體育鍛煉:目的是強肌健體,增強骨骼肌代謝,促進葡萄糖轉化、利用,

方法有多種形式,因地制宜,如走路、慢跑,廣場舞,健美操,健身等

(3)控制體重:BMI—18-24

(4)定期或不定期檢測血糖或糖化血紅蛋白

在飲食和運動不能使血糖控制達標時應及時應用降糖藥物治療:

(1)二甲雙胍:降糖、調脂、抗衰老、抗腫瘤

(2)促泌劑: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

(3)胰島素增敏劑:吡格列酮

(4)DPP-4抑制劑:維格列汀、西格列汀等

(5)GLP-1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度拉糖肽

(6)糖苷酶抑制劑: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7)胰島素:胰島素類似物、短效、中短效混合、中效、長效

管住嘴≠吃得少,糖友們健康管理要講科學呀

(8)促進糖從腎臟排出:達格列淨

此外,還要注意對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動脈硬化斑塊等併發疾病進行管理,對眼底、腎、心腦血管、下肢動脈、末梢神經等併發症情況進行定期篩查。

合理的飲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但並不是吃的越少越好,主要原則為合理控制總熱量,攝入量以達到或維持理想體重為宜;平衡膳食、選擇多樣化、營養合理的食物:多飲水、限制飲酒;堅持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進餐等。

在藥物治療方面,要選擇合適的降糖藥,避免強效降糖藥,減少低血糖發作;聯合藥物治療有益療效、減少副作用。

注意藥物的服用時間對降糖效果的影響,安排好服藥時間,避免重複服藥。

積極自我血糖監測、做記錄,預防低血糖發作。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飲食管理及體育鍛煉: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礎,定時、定量、合理搭配,營養充足,避免營養不良;鍛鍊:每週五次+40分鐘;

自我監測血糖、預防低血糖:及時處理血糖偏低,及時調整治療,防止低血糖發作,外出旅遊或遠行要隨身攜帶餅乾、糖果,以備急用;

定期門診複查、隨診(糖化血紅蛋白的檢測);

積極治療並存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併發症等;

定期來院篩查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眼底、腎、心腦血管、下肢血管、末梢神經等;

老年患者篩查營養風險或營養不良;

老年患者篩查肌少症、骨質疏鬆症,預防跌倒。

互動答疑環節

Q

我的驗血報告血糖高肌肝數值比正常高一點,達到107,還用喝尿毒清顆粒嗎?

李利娟主任:

血糖先控制好,最好到正常值,尿毒清顆粒可以繼續服用,也可以選擇其他降低肌酐的藥物進行使用。

Q

膜性腎病如何選降糖藥?

李利娟主任:

膜性腎病與自身免疫力有關,如果腎功能正常,一些經腎臟排出較少的藥物可以使用,如格列喹酮,如果血糖控制不是很好的話,也可以用些胰島素。

Q

有沒有老年糖尿病人食物清單?

李利娟主任:

實際上老年病人什麼都可以吃,關鍵是烹調方法要適合老年人,如果一些蔬菜嚼不動,可以剁碎一些放進飯裡,或做成小餃子等形式,在搭配上注意平衡膳食,食物選擇應多樣化,營養應合理。

Q

肝腎功能正常,低蛋白血癥,腎病綜合徵,如何選降糖藥?

李利娟主任:

同上面所說,可選擇經腎臟排出較少的藥物,同時積極糾正低蛋白血癥,血糖控制不佳的話可選擇胰島素治療。

Q

老年糖尿病精神狀態一直不好是什麼原因呢?

李利娟主任:

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會合並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同時血糖控制不佳也會造成生理上精神狀態不好,還要注意有沒有感染等併發症的發生,如果是突然出現的精神狀態不好,要及時到醫院檢查一下,如果是持續的精神不好,要看看有沒有抑鬱症的情況。

Q

長期臥床病人還需要嚴格控制血糖嗎?

李利娟主任:

如果是長期臥床,生活狀態較差,血糖控制不需要太嚴格,不是太高就行。

Q

年輕人如何預防糖尿病?

李利娟主任:

我國年輕人得糖尿病的比例也在逐漸升高,主要是生活方式要調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積極鍛鍊身體,合理飲食,控制熱量的攝入,保持正常體重等。

Q

如果偶爾不吃午飯需要停藥嗎?

李利娟主任:

偶爾不吃飯的話,可以停藥,如果吃了藥,就一定要吃飯,否則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

Q

胰島素會有依賴性嗎?

李利娟主任:

隨著病程進展,胰島細胞凋亡或胰島素分泌的減少,可能有一部分病人使用胰島素的量會增加,這個不叫依賴性,是疾病發展的結果;還有的人一直用一種胰島素,會產生胰島素抵抗,這種情況換一種胰島素就好了。

Q

73歲老年人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較合適?

李利娟主任:

如果老人生活狀態、自我管理都很強,各方面情況都很好,生活質量也很高,血糖要控制得稍微好一些,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以下,不要超過8,餐後2小時血糖不要超過11;如果自理能力不夠好,或者有其他併發疾病,血糖控制可以適當放寬一些,空腹血糖在9左右,不要超過10,餐後2小時血糖在13左右,都是可以的。

Q

會不會控制的比較好時,一直打胰島素會降得太低?

李利娟主任:

如果控制得很好,自我管理做得很好,胰島素要慢慢減量,可以一次減2個單位,不要一下子停掉,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整。

編輯:春雨醫生

圖源:圖蟲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