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5G商用從1到N

◆ “根據我們收集的資料,在中國,三家運營商5GtoB(政企市場)的合同已經達到了數千個,合同金額已達到數十億元,雖然與傳統toC(消費者)的萬億元級別還有差距,但5G才發展兩年多,這已經超預期了。”

◆ 5G尚處於商用匯入初期、創新應用的定義期,雖然應用覆蓋面在快速擴大,但基本是集中在倉庫管理、物流管理、質量檢測等配套輔助環節的點狀突破,與作業的核心環節尚有距離,“殺手級”應用仍需等待

◆ 誰有可能成為5G應用的下一個爆發點?有受訪人士認為,一是城市治理,二是車聯網

5G在各個行業如何商用?點選文末卡片瞭解更多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董雪 周琳

“根據我們收集的資料,在中國,三家運營商5GtoB(政企市場)的合同已經達到了數千個,醫療、礦業、化工、港口、教育等各行各業的使用者都有,合同金額已達到數十億元。雖然與傳統toC(消費者)的萬億元級別還有差距,但5G才發展兩年多,這已經超預期了。”針對5G發揮的作用,華為無線副總裁朱慧敏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表示。

不同於消費網際網路應用,5G應用的主戰場在於賦能實體經濟。

5G價值的充分發揮,在於工業網際網路。

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徐曉蘭近日於在瀋陽舉行的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表示,5G商用兩年多來,隨著網路建設快速推進,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在建專案超過了1600個,並在採礦、電力、鋼鐵、裝備、電子等流程型行業和離散型行業率先發展。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5G技術正加速進入“從1到N”規模化應用階段。

5G這條網路高速路為什麼如此受關注,甚至成為國家間市場爭奪的重要領域?多位受訪專家指出,

在以人工智慧作為生產工具的時代,能夠率先集聚各類高階生產要素、建立完整產業生態和新型資訊基礎設施的國家必將佔據先機。

“5G作為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將與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結合,構建資料要素更快速可靠流通的資訊‘大動脈’,釋放數字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最佳化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配置,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全國5G行業應用規模化發展現場會上,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表示。

在5G的先發城市,已經明顯感知5G應用的熱度,不論是數量還是密度。

以上海為例,5G網路建設已處於全球領先水平。上海市經信委資訊基礎設施管理處相關負責人指出,從國家政策支援力度到市場發育程度,關於殺手級應用和成熟商業模式的探索如火如荼。

從全國來看,要把當前點狀的5G應用“樣板房”加速轉變為成規模的“商品房”,還有哪些短板待補齊?在平衡投入與產出上,還面臨哪些挑戰?

瞭望|5G商用從1到N

▲ 2020年8月27日,基於5G網路傳輸條件下的巡檢機器人在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豫南換流變電站內巡檢 李嘉南攝

5G基建與應用初具規模

2019年6月6日,中國為三大運營商和中國廣電頒發5G商用牌照,宣告5G商用的到來,開啟了5G網路建設加速跑模式。

據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

截至8月份,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達到103.7萬個,已覆蓋全國所有的地市級城市、95%以上的縣城城區和35%的鄉鎮鎮區,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5G網路,終端使用者突破4億,是全球最大的使用者群體。

與4G相比,5G的網路傳輸平均速度提升10倍,峰值速度甚至可以達到更快,同時具有超高可靠低時延、海量機器類終端通訊等特點。效能的大幅提升,讓垂直行業應用進入行動通訊行業視野,為5G改變工業,賦能傳統產業升級拓展了巨大空間。

以被三大運營商列入5G試點的城市上海為例,累計建設5G基站超4。3萬個,目前與4G基站保有量基本持平。5G應用在智慧製造和智慧醫療兩個方向表現突出。例如中國商飛利用5G+AR輔助裝配和遠端維護、利用5G+高畫質影片進行零部件檢測等,洋山港用5G網路遠端操控碼頭的龍門吊,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用5G網路推進遠端會診、遠端手術等等。

從全國來看,兩年多時間,湧現出上萬個5G應用創新案例。其中,採礦業由於作業環境惡劣,且出於工作人員安全考慮,對5G有剛需;鋼鐵、水泥等行業出於人力短缺和提升效率的考慮,且近兩年效益較好,對嘗試5G有較強動力;而醫療行業因為更貼近老百姓,應用進展同樣較快,主要需求是惠民和提升會診效率。

以建設專網為基礎,透過協同雲計算、邊緣計算、大資料分析等技術,5G在垂直行業提供各類創新應用。

工信部資料顯示,138個鋼鐵企業、194個電力企業、175個礦山、89個港口實現5G應用商用落地。此外,全國已有超過700個三甲醫院開展5G+急診急救、遠端診斷、健康管理等應用。

多位受訪人士也指出,

5G尚處於商用匯入初期、創新應用的定義期,雖然應用覆蓋面在快速擴大,但基本是集中在倉庫管理、物流管理、質量檢測等配套輔助環節的點狀突破,與作業的核心環節尚有距離,“殺手級”應用仍需等待。

瞭望|5G商用從1到N

▲2021年10月23日,5G智慧機器人在“相約北京”2021世界輪椅冰壺錦標賽的場館內巡邏,它可以完成測量體溫、提示佩戴口罩、物品遞送等工作 張晨霖攝

期待“殺手級”應用

5G有兩個基本挑戰,一是技術挑戰,二是商業挑戰。

朱慧敏指出,單純從技術角度來看,最初為5G定的三個指標現在已經達成,分別是5G要實現每平方公里100萬個物聯網裝置連線、使用者速率10Gbps和1毫秒極低時延。

從商業挑戰看,朱慧敏認為,真正的商業邏輯是位元成本,與上一代裝置相比,如果每傳送1位元資料成本降至1/10,新一代裝置的速率更高,成本還能保持差不多,就具備競爭優勢。“目前,大量的5G商用證明位元成本大幅降低可以實現,剩下的就要靠運營商投資建設了。”朱慧敏說。

業界之所以執著於“殺手級”應用,一位大型工業企業負責人說,主要原因在於“殺手級”應用一旦出現,在其帶動下,5G的批次化應用才有望到來。

“4G為什麼普及這麼快,原因是社交類、影片類‘殺手級’應用的拉動,這恰恰是5G尚未做到的。”上海鈦米機器人公司專注於智慧醫療,該公司十餘種機器人均搭載了5G裝置,這些醫療機器人也同時搭載了其他網路連線裝置,企業創始人潘晶認為,“一定得有更復雜的場景需要這樣高頻寬、低時延的網路,否則5G只是空中樓閣。”

多位受訪人士指出,

目前有三重梗阻制約“殺手級”應用出現。

首先,部分核心應用“生死攸關”,對穩定可靠的要求更嚴格。

“5G的高可靠性和大通量在無線網路中是很強的,但再穩定也不如固定網路。”一位大型工業企業負責人表示,在生產核心環節,網路一旦斷連,影響重大。受訪醫院也表示,遠端手術人命關天,因此較為慎重。

其次,在一些領域5G應用落後於智慧化節奏,替代網路迭代還需時間。

“醫院裡4G網路用得很多了,大多數醫院前期也接入了Wi-Fi,移動護理機在Wi-Fi環境下已有使用。”記者在部分醫院和工廠採訪瞭解到,雖然在使用Wi-Fi等其他無線網路時,裝置存在斷連的情況,且同時連線的裝置數量有限,5G效果會更好。但考慮到存量很大,且還沒有到淘汰的程度,5G應用需要一個漸進的迭代過程。

最後,成本是影響5G應用的最直接因素。

哪些應用方會嘗試5G?一家5G方案提供商告訴記者,首先要有使用意願,其次要有技術積累,最後要有錢。

有受訪人士認為,

5G目前最大的難題是投入產出比。一方面因為還處於投入建設為主的階段,各方對於投入有成本壓力。另一方面應用規模現在起不來,5G模組價格還比較高

,2G、3G和4G綜合在一起模組是100元左右,現在單5G模組價格已經出現下降趨勢,但單價也要700元至800元。

那麼,

誰有可能成為5G應用的下一個爆發點?

有受訪人士認為,

一是城市治理。

以上海為例,“5G是城市數字化轉型要用到的重要底層技術,助力‘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上海市經信委資訊基礎設施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舉例說,“數字孿生城市要採集的資訊量特別大,與5G的大頻寬、低時延、高可靠性等特點天然吻合。”

二是車聯網。

低時延、高傳輸速率、高穩定性的5G網路,正在啟用車聯網,最有望成為殺手級應用,業界預計2025年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元。

推動從“1”到“N”的跨越

今年7月,工信部等十部門印發《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的通知,

提出遵循5G應用發展規律,著力打通5G應用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推動技術融合、產業融合、資料融合、標準融合,打造5G融合應用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工信部資訊通訊發展司司長謝存表示,

行動計劃致力於解決應用發展中的堵點難點,持續推動5G應用實現從“1”到“N”的跨越。

多位受訪人士認為,新的應用有新的模式,對於5G網路建設和商業模式來說都是挑戰。關鍵是構建5G應用的生態圈,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結合不同場景應用需求,進一步深化5G創新應用。

終端產業創新發展是5G規模商用的關鍵,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電子資訊研究所張甜甜等受訪人士認為,

“十四五”我國5G終端產業發展需實現四個突破。

一是5G新基建規模部署需繼續完善。

5G新基建大規模部署為終端產業發展提供必要支撐帶動環境。全覆蓋、高速大容量核心網和承載網升級仍需要時間,投資建設成本大,回報週期較長。

5G基站能源消耗大,5G基站耗電量約為4G的3倍,這與很多基站是2G、3G、4G、5G“四代同堂”執行有關,原本的電力容量可能已經接近飽和,再新增5G裝置,用電還要增加。

上海市經信委資訊基礎設施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考慮到5G裝置的用電量增加,上海一方面協調電力公司走綠色通道,做電力擴容,並把過去的轉供電改為價格更便宜的直供電,另一方面引導運營商、裝置商做節能方面的創新。

此外,未來5G大規模應用後,一些應用場景的需求會對5G網路建設有一定的調整要求。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院長、上海新興資訊通訊技術應用研究院首席專家賀仁龍指出,“之前行動通訊主要是面向消費者,很少考慮到實際應用場景的需求。例如港口碼頭的特點是集裝箱一排一排條狀擺放,蜂窩狀建設的網路容易被集裝箱擋住,自動駕駛到有的地方就會沒訊號,未來的5G網路建設需要按照場景需求來調整。”

二是關鍵核心晶片與元器件技術有待持續攻關。

目前我國5G中高頻器件在效能和產能上都存在一定差距。未來,關鍵半導體材料、先進製程工藝、關鍵5G中高頻器件等研發與產業化將成為我國產業鏈企業協調攻關的重中之重。

三是終端模組形態數量仍稀少,價格居高不下。

截至10月底,全球已有20多家供應商提供超過150款5G模組,據相關資料統計,5G終端模組價格已降至100美元附近,但仍接近4G模組價格的七倍。降低5G終端模組價格、提升模組型別豐富度將是繁榮終端生態的關鍵因素。

四是行業應用創新支撐及商業探索仍需加強。

面向教育、醫療、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等垂直行業的終端應用標準沒有統一,互聯互通、安全隱私等要求尚無法滿足,商業可行性需進一步摸索驗證。

目前,上海已制定了必要的行業標準,出臺5個行業應用的白皮書,接下來還會發布基於使用者感知度的5G網路測試規範。具體來看,網路測試以前主要考慮訊號強度,5G時代更要考慮使用者的實際感知,不同場景有不同的指標需求,比如自動駕駛追求的是低時延和高可靠,智慧城市更需要廣連線的能力。

另外,5G的計費方式也需要靈活探索,三大運營商都在積極嘗試5G的商業模式,例如港口碼頭等應用場景基本上明確建設5G切片專網。網路切片應用場景中的終端不需要進入大網,資料只在這個專用的區域裡流動。港口碼頭的場景每天有大量影片傳輸需求,流量特別大,如果用流量計費非常不經濟。而像城市管理方面的一些感測器,每天流量很小,用流量計費又很難收回成本。因此toB業務計費方式、回報率等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LW

(參與採寫:實習生 黃靖婷)

5G在這些行業如何落地?

點選卡片

瞭解更多

瞭望|5G商用從1到N

瞭望|5G商用從1到N

瞭望|5G商用從1到N

瞭望|5G商用從1到N

刊於《瞭望》2021年第47期

瞭望|5G商用從1到N

長按上圖,關注【瞭望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