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副骨 Accessory bone

副骨

是與相鄰骨分離的繼發性骨化中心。他們通常是圓形或卵圓形,發生在典型的位置,

邊緣清楚,各個面均具有光滑的皮質結構

籽骨 Sesamoid bone

籽骨

產生於骨骺附近的肌腱中,多呈圓形或橢圓形,以手、足部多見。籽骨亦可有多個骨化中心,稱為分裂籽骨。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足部篇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1。距三角骨

由距骨後突獨立骨化中心骨化而來,多無症狀,可為三角形、卵圓形、圓形、多邊形等。需要與距骨後突骨折相鑑別,X線側位片上易觀察。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2。距骨背側骨

少見,需與距骨鼻區撕脫性骨折相鑑別。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3。距舟骨

較少見,位於舟骨近端背側皮質,多為圓形或卵圓形。

4。第二跟骨

極少見,多呈三角形,位於跟骨前上緣,多為外傷後檢查時偶然發現,需與跟骨前緣撕脫性骨折相鑑別。

5.腓籽骨/腓腸肌骨/跗腓骨

常見,是腓骨長肌肌腱內的籽骨,位於骰骨外側緣,腓骨長肌肌腱附著溝內。多在14歲以後出現。可多發,多雙側對稱。大多呈圓形、橢圓形,也可為點狀,此時易誤診為鈣化性肌腱炎。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6.維扎裡骨

位於第5蹠骨基底部外側和骰骨的角狀間隙中,由獨立的骨骺發生。需要與第5蹠骨基底部骨折相鑑別。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7.副舟骨

常見,是未能與足舟骨相結合的副骨化中心發展而成,為足部最大的副骨,可分為三型:

Ⅰ型  呈小圓形或卵圓形,位於足舟骨結節後方或內側,與舟骨結節完全分開,未形成關節面

Ⅱ型  呈三角形或心形,透過軟骨結合與舟骨構成微動關節,形成關節面,此型常有臨床症狀

Ⅲ型  副舟骨與舟骨體已融合,表現為舟骨結節特別突出,呈鳥嘴狀或舟骨突樣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8.楔間骨

極少見,多位於內側楔骨與中間楔骨之間。

9。蹠間骨

是一種相對不常見的足部輔助骨,是真正的副骨化中心,通常位於第1、2蹠骨基底部之間,為卵圓形或長圓形。蹠間骨相對少見,通常無症狀。

10。腓下骨、脛下骨

腓下骨起源於外踝尖下的輔助骨化中心,一般只有一個,表現為外踝下類圓形或逗號狀的小骨,通常無症狀。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脛下骨為脛骨內踝骨骼的骨化中心與內踝不融合所致,可為1個或者2個,表現為圓形或橢圓形。

腓下骨、脛下骨應注意與外踝、內踝的撕脫性骨折相鑑別。

11.蹠骨頭籽骨

以第1蹠骨頭籽骨最為常見,發生率幾乎為100%。

撕脫性骨折 VS 副骨、籽骨:分不清楚?快來看看這篇文章

權威醫學解剖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