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解痙、止痛、安神、定喘。

天仙子

中藥名

】天仙子 tianxianzi

別名

】莨菪子、牙痛子、莨茸子。

英文名

】Black Henbane

】茄科植物莨菪的種子。

性味歸經

】性溫,味苦、辛。歸心經、肝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

】解痙、止痛、安神、定喘。屬安神藥下分類的養心安神藥。

天仙子:解痙、止痛、安神、定喘。

植物形態

】二年生草本,高達1米,全株被黏性的腺毛。根粗壯,肉質,直徑2~3釐米。一年生植株的莖極短,莖基部有蓮座狀葉叢。二年生植株的莖伸長並分枝,莖生葉互生,無葉柄,基部半抱莖,葉片卵形至長圓形,長4~10釐米,寬2~6釐米,先端鈍或漸尖,邊緣常羽狀淺裂或深裂。花在莖中部以上單生於葉腋,通常偏向一側,近無梗或僅有極短的梗,花萼筒狀,5淺裂,花後增大成壺狀,花冠鍾狀,黃色而有紫堇色網紋,雄蕊5枚,插生在花冠筒的近中部,稍伸出花冠外,子房2室,柱頭頭狀,2淺裂。蒴果藏在宿存的萼內,長卵圓形,成熟時蓋裂。種子小,近圓盤形,有多數網狀凹穴。

產地分佈

】生於村邊、田野、路旁、宅旁等處;有栽培。分佈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等地。

天仙子:解痙、止痛、安神、定喘。

採收加工

】夏末秋初果實成熟時,割下地上部或拔起全植物,曬乾,打下種子,洗淨,除去雜質,曬乾。

藥材性狀

】種子略呈腎形或卵圓形,稍扁,直徑約1毫米,表面棕黃色或灰黃色,有隆起的細密網紋,略尖的一端有點狀種臍。縱剖面可見胚彎曲,子葉2枚,胚根明顯。氣無,味微辛。

性味歸經

】性溫,味苦、辛。歸心經、肝經、胃經。

功效與作用

】解痙、止痛、安神、定喘。屬安神藥下分類的養心安神藥。

臨床應用

】用量0。06~0。6克,內服,入丸散,治療胃痙攣疼痛、喘咳、癲狂。心臟病、心動過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婦忌服。外用煎水洗、研末調敷或燒煙燻。

藥理研究

】可引起暫時性閉眼,側臥、翻正反射訊息,並與中樞抑制藥有協同作用。可影響腦電及條件反射,提高痛閾,具有一定強度的鎮痛作用。與神經遞質相互影響,增加乙醯膽鹼的釋放量,具有對抗去甲腎上腺素的作用。能解除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使交感神經作用佔優勢,故心率加快,其加速的程度隨迷走神經對心臟控制的強弱而不同。有解除血管痙攣,改善微迴圈的作用,增加腎血流量的作用。能興奮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並能對抗冬眠藥物的呼吸抑制。抑制呼吸道腺體分泌,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的作用。在麻醉時影響機體體溫等作用。莨菪鹼(其消旋體為阿托品)及東莨菪鹼均為抗膽鹼藥,能阻斷M膽鹼受體,主要表現在抑制腺體分泌和解痙,擴大瞳孔,解除迷走神經對心臟的抑制,從而使心率加快,阿托品對中樞神經有一定的興奮作用,而東莨菪鹼有鎮靜作用,莨菪類藥物可調節微血管管徑,降低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改善血液流變性,增加微血管的自律運動;莨菪類藥物能改變生物膜膜脂狀態;東莨菪鹼有一定的鎮痛作用,並與杜冷丁合用具有協同作用。不良反應:有誤服天仙子中毒報道多例,主要症狀是頭暈眼花、站立不穩、噁心嘔吐、躁狂多言、重則驚厥、神志昏迷。

化學成分

】含莨菪鹼0。02%~0。17%和東莨菪鹼0。01%~0。08%。另含天仙子胺、阿托品、脂肪油等。

使用禁忌

】有大毒,慎內服,不可過量及連續服用。孕婦、心臟病、心動過速、青光眼患者禁服。。

配伍藥方

】①治齲齒:天仙子燒煙,用竹筒抵牙,引煙燻之即蟲孔不再發。(《證治準繩》)

②治年久呷嗽:天仙子、木香、薰黃等分。為末。以羊脂塗青紙上,撒末於上,卷作筒。燒煙燻吸之。(《崔氏篡要方》)

③治水瀉日久:青州幹棗十個(去核),入天仙子填滿:扎定燒存性。每粟米飲服3克。(《聖惠方》)

④治赤白痢,嚌腹疼痛,腸滑後重:大黃15克,天仙子30克。上搗羅為散,每服3克,米飲調下,食前。(《普濟方》妙功散)

⑤治石癰堅如石,不作膿者:醋和莨菪子末。敷頭上。(《千金要方》)

宣告:本文源於網路,若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聯絡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