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歲醫生出了6本書:病人一手拿掛號單,一手拿書求籤名

醫生難做,病人家屬更難

撰文 | 汪航

“女婿在中國病人醫療護理流程中發揮著巨大價值。”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王興看來,所有患者家屬中,女婿最有能力解決醫療過程中面臨的一切困境。“既能做到充分關心,又能保持理性,不會像外人一樣冰冷市儈,也不會像子女一樣被感情支配。”

這一說法被他稱為“女婿經濟學”,寫進了新出版的《病人家屬,請來一下》中。書裡,他將自己十年從醫經歷安放在不同話題之下,從如何將患癌的訊息告訴病人、工薪階層怎麼應對家人患癌帶來的經濟壓力,到什麼時候該放棄治療、臨終關懷怎麼做……

33歲醫生出了6本書:病人一手拿掛號單,一手拿書求籤名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科主治醫師 王興

“如果早點看到這本書,我可能會選擇一種更好的方式讓父親安靜離開”,一位讀者留言稱,王興醫生像朋友一樣,為癌症家庭訴說著悲喜劇,解答病人家屬共有的困惑。

癌症家庭中的“女婿經濟學”

王興就是病人家屬,準確說,他是癌症患者的女婿。

2014年,王興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做住院醫師,距婚禮前四五個月時,丈母孃診斷出中期胃癌,他便承擔起身為女婿的責任。

他回憶,丈母孃剛患病的那段時間,全家都處在焦慮、敏感的情緒狀態中,一家人說話小心翼翼,沒有人敢提“癌”這個字,只告訴丈母孃“是胃潰瘍”。

百密一疏,因為一張診斷單,病人知道了真實病情。“丈母孃也變得焦慮了,飲食、休息各方面都不好,產生了抑鬱狀態,我愛人覺得是我們沒有瞞住導致的,大家開始互相埋怨。”

這還沒完,選擇化療方案時,作為醫生女婿的王興又面臨藥物選擇的難題。

“當時有一種藥,如果使用國產一週期1500元,進口則需要15000元,但權威期刊發表的論文已經證實,國產仿製藥無論是效果還是副作用上都不比進口藥差。”

作為腫瘤科醫生,王興覺得國產藥就足夠了,但身為女婿,他最終選擇的還是進口藥。“如果選國產藥出了問題,我會背上‘不孝順’、‘不是親媽’等大鍋,作為女婿,我做出了一個‘貴’的選擇,減少了無謂的埋怨和閒言碎語。”

33歲醫生出了6本書:病人一手拿掛號單,一手拿書求籤名

王興

雖然用了進口藥,王興丈母孃還是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這一次,全家人接受了王興的建議:放棄化療以減輕併發症,承擔因為不化療而造成癌症復發的風險。“5年多過去了,(丈母孃)現在一切安好。”

這事兒讓王興意識到,當醫生客觀地給出效果基本完全一樣、價格一高一低的兩個治療方案時,看似很好選擇,但對病人家屬來說卻是一道“活生生的送命題”,如果沒有做出適合家庭實際情況的決定,“後悔是肯定的”。

他分析,患癌家庭中一切問題的根源,都在於缺失了決斷力,感性認識容易左右病人家屬的醫療決策,而越接近於女婿的角色,就越能站在相對理性的立場上思考和解決問題。

臨床上,王興醫生也最愛和女婿交流。

有一次,一位60歲的男病人和女兒一起復查,女兒是情緒化的人,住院期間就經常因為護士扎針失誤產生摩擦,所以複查時她自己先進去聽了結果。

王興看了眼報告,心裡面有點興奮地和她說:“這是早期肺癌,已經算治癒了,基本不太可能復發,定期觀察就可以。”沒想到女兒突然就哭了,等父親進來時,任憑王興怎麼解釋,病人也不相信自己已經治好了。

患者的一句話讓他記到了現在:“我閨女都哭成這個德行了,你還蒙我是早期?”

王興告訴“醫學界”,“女兒大多心思細膩,感情充沛,對於雙親得病這種事情,她們更多關注的是‘還能不能治好’‘會不會死’‘會不會很痛苦’這些非常感性的問題。”

但女婿不一樣。

“他們更關心的是‘病要治多久’‘有什麼治療手段,治癒率怎麼樣’‘每次治療幾天,治療週期多久’,這些才是有效問題。”

王興覺得,女婿能夠客觀向醫生表達家庭狀況,做出理性的、符合家庭實際情況的決定,而不是隻要生病就考慮賣房賣地,不顧一切。他建議,“女婿應該是患癌家庭的CEO”。

與病人家屬共情

女婿和醫生的雙重身份,讓王興知道病人家屬在醫療過程中的難處。

“一方面要擔心病人能否得到最好的治療,另一方面還要解決疾病治療帶來的經濟問題,同時也要成為病人心理上的依靠。”

此前,他曾與一位癌症病人的女兒有過8封書信往來,他發現,自責、焦慮、迷茫和非理性是這些病人家屬的共同特徵。

33歲醫生出了6本書:病人一手拿掛號單,一手拿書求籤名

王興新書《病人家屬,請來一下》

“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面對癌症,它一瞬間擊垮了我所有的理智……頭腦一片空白,強大的危機感讓我想馬上行動,但不知勁往哪兒使,該做什麼。”

王興回信:“如果你知道,癌症是一種大機率會發生的事情,你就不需要花過多時間陷入到自責當中,非要給父親的疾病尋找一個原因,而是想清楚你要怎樣去面對它……”

王興想讓大家關注到癌症家屬這個群體,“把這組信件放進新書,一方面是想回憶一下陪伴病人的這段時光,同時也讓大家感受到家屬的那些酸甜苦辣。”

他告訴醫學界,醫生除了治療外,很難顧及到癌症病人的陪伴、解釋、安慰等工作,這些都需要家屬們去學習,但他們很容易被網際網路上的錯誤資訊誤導,“病急亂投醫”,最後淪為互相指責。

這使他決心為病人家屬寫一本書。但每個家庭情況不同,王興認為他給出的也並不是終極答案,而是“把解題思路提供給家屬參考,怎麼去思考、去選擇、去和解,讓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不後悔”。

比如在講到癌症病人的死亡話題時,他發現網上的抗癌勵志故事給很多家屬造成了一種“病人就該這樣”的錯覺。

“你不能覺得你的老父親沒有像抖音裡的癌症病人一樣笑得爽朗,也沒有像其他抗癌明星一樣去爬珠穆拉瑪峰,而是經常在家發脾氣,就認為他‘太不樂觀了’。既然我們沒有死過,就不要讓癌症病人‘別怕死’。”

實際上,這些給予病人家屬的建議都來源於王興的生活和臨床觀察。他有個工作微信,八百多個好友都是病人家屬,經常在半夜收到各種提問訊息:

“我的家人為什麼會得癌症?”

“得了癌症後病人抑鬱怎麼辦?”

“這個藥忘了怎麼吃。”

……

王興會分三個時段集中回覆,先解答那些緊急、有效的問題,再抽空向其他人解釋“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