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服中成藥規避五類錯誤

中成藥攜帶方便、易於服用,很多家長願意給寶寶選擇非處方中成藥治療常見病。我市兒童醫院藥劑科專家對此表示,隨著中醫藥事業的不斷髮展,中成藥的劑型不斷更新豐富,非常適合兒童常見病的預防與輕症治療,但中成藥的不合理應用同樣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傷害。他列舉了五種常見的中成藥不合理用藥現象。

第一,隨意使用中成藥。認為中成藥沒有副作用,可以長期服用,超劑量服用;第二,只辨病,不辨證。中醫講究辨證論治。比如治療小兒咳嗽,要分寒咳、熱咳、燥咳和痰溼咳嗽,對症用藥;第三,忽略配伍禁忌。比如含有附子的中成藥(小兒肺咳顆粒)不宜與含有貝母的中成藥(牛黃蛇膽川貝液、蛇膽川貝枇杷膏、金嗓散結丸、嬰兒健脾顆粒等)以及含有半夏的(藿香正氣滴丸、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橘紅痰咳液、複方鮮竹瀝液、蛇膽川貝枇杷膏等)同用;第四,重複用藥。比如發熱時同時使用小兒解表口服液、小兒豉翹清熱顆粒、柴黃顆粒、抗病毒口服液等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用相似的藥物,屬於重複用藥。咽痛時同時使用金蓮清熱泡騰片、藍芩口服液、金玄利咽顆粒、金嗓開音丸等兩種或兩種以上作用相似的藥物,也屬於重複用藥。同類藥重複應用,會增大藥物過量的風險,特別是含毒性藥材的中成藥;第五,超劑量、超療程:長期或超劑量服用含有毒性的中成藥,比如含附子(小兒肺咳顆粒)、含半夏(蛇膽川貝枇杷膏、藿香正氣滴丸)、含蒼耳子(鼻淵舒口服液、鼻淵通竅顆粒、祛風止癢口服液)、含罌粟殼(咳喘寧口服液),雷公藤多苷片等中成藥,過量服用後會導致中毒。

專家表示,寶爸寶媽們在給孩子服用非處方中成藥規避以上錯誤的同時還應遵循一些中成藥使用的基本原則。首先,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脾胃。性味大苦、大辛、大寒、大熱、攻伐和藥性猛烈的藥物都要謹慎使用;其次,用藥要及時。不僅可以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防止病情進一步加重;第三,用藥量要適當。兒童用藥與年齡和體重有關,要謹遵醫囑;第四,儘量尋求小朋友願意接受的服藥辦法,應避免飯後喂藥引起嘔吐,或硬喂導致寶寶強烈逆反。此外,不要濫用補益類、解表退熱類的藥物。

孫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