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 不可掉以輕心的心臟病

房顫 不可掉以輕心的心臟病

房顫 不可掉以輕心的心臟病

湯湧,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南京市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擅長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治和急診搶救,從事心血管介入手術近20年,完成手術達萬例以上。精通心電圖分析、超聲心動圖、經食管心房調搏、各種心導管技術、運動負荷試驗、起搏器程控技術等。

門診時間:週一上午、週三上午。

房顫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指心房無規律、快速地跳動,心房率能達到350-600次/分鐘。房顫在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2%。隨著年齡的增長,房顫的發病率也隨之提高,75歲以上人群可達10%。中國是房顫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房顫患者的腦卒中發生率較無房顫者增加近5倍,每年房顫引發的卒中給無數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與談虎色變的“心梗”“冠心病”“腦梗死”不同,“房顫”對普通百姓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這也是一種心臟疾病。本期名家訪談,我們專訪了南京市第二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湯湧。

出現這些症狀警惕房顫

湯湧介紹,房顫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心悸,有患者把這些症狀比作是偷東西時心臟怦怦直跳的感覺,有的患者會感到頭昏、乏力,甚至出現黑矇暈厥。另外還有一些患者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現,只有體檢或者測心率時才發現。

他介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觸控脈搏,如果發現自己的脈搏時快時慢,完全沒有規律可言,那很可能就是房顫。建議65歲以上的老人,經常觸控脈搏或記錄心電圖。隨著技術的發展,篩查房顫的手段也越來越多。新型的電子血壓計可以提示有無房顫;行動式心電圖機甚至某些智慧手錶也可以用於房顫的篩查。如果初步懷疑自己有房顫,應該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評估風險,制定治療方案。

房顫治療,臨床這些方法可供選擇

湯湧介紹,房顫的易患因素包括遺傳傾向、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甲狀腺功能亢進、慢阻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慢性腎病等,控制體重、加強基礎疾病的治療、遵醫囑規範治療是預防房顫的關鍵。

針對房顫本身來說,目前國內外指南一致推薦使用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對於陣發性房顫來說,5年隨訪不復發的機率大約是80%。也可以使用口服藥物治療控制房顫的發生,但成功率較射頻消融低。

也有患者選擇與房顫和平共處,僅僅針對房顫的併發症進行治療,也就是使用口服抗凝藥物預防血栓形成。口服抗凝藥包括經典的華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藥,華法林價格便宜,但是需要定期抽血檢測凝血功能。新型口服抗凝藥用藥方便,但費用較昂貴。如果患者有抗凝治療的禁忌症,也可以選擇進行左心耳封堵術。

心房顫動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 沒有症狀就無需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發生房顫時,心房內的血液無法完全泵入心室,部分血液淤滯在心房和心耳內,血液淤滯超過24小時就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脫落時,會隨著血液迴圈到達身體的各個角落,形成腦梗塞、肢體動脈栓塞等。一旦發生卒中,患者的生活幸福程度、生存質量都會明顯下降。另外,長期心跳過快可引起心衰、心肌病等。

誤區二 陣發性房顫無需治療

發作數小時到數天後自行好轉的房顫稱為陣發性房顫,很多這樣的患者不以為意。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陣發性房顫會逐漸進展成為持續性房顫,心房也變大了,這個時候治療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議在疾病早期積極干預,治療越早,預後越好。

誤區三 病情穩定之後就可以停藥了

只要房顫不停止,發生併發症的風險長期存在。即使病情平穩多年,仍應遵醫囑長期服用藥物,防止腦卒中、心力衰竭等併發症的發生。

通訊員 魏林玲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