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前,心理學教授讓人假冒精神病住院4年,最後結局怎樣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那些住在精神病院的人,真的都是精神病嗎?

如果是,評判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1973年,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森漢恩(Rosenhan),針對此問題做了一項名為"當正常人在不正常的地方"的醫學實驗。

他在眾多志願者中經過嚴格的篩選,選出了8名正常人,送往精神病院,期望觀察是否能被及時發現。

38年前,心理學教授讓人假冒精神病住院4年,最後結局怎樣了

實驗的結果在當時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成為當時對精神病患鑑定標準的重要批判,因為經過診斷那8名正常人中,有7人被冠以精神病的狀態在醫院待了4年,最後,又以“精神病恢復期”的狀態出院。

自始至終,醫護人員沒有發現他們實際上是正常人。

這項實驗赤裸裸地將精神病院的漏洞揭示了出來,事實上在精神病院裡被看作患有精神病的那些人中,存在精神正常的人。

38年前,心理學教授讓人假冒精神病住院4年,最後結局怎樣了

這讓我想起電影《飛越瘋人院》中主角為了逃避牢獄之災,偽裝成精神病人被送往精神病院的故事。也就是說,這些漏洞很可能會成為不法分子逃避懲罰的途徑。

且採用此途徑的方法並不難,只要具有一定的抗壓能力,以及一些可輕易習得的偽裝技能,就能夠偽裝成精神病且不被懷疑。

比如儘量的不修邊幅,讓自己看上去邋遢;將藥丸藏在舌頭下面,以逃避精神類藥物。

在精神病院裡這7名不是精神病的精神病需要每天記錄自己在醫院的生活,起初他們還避著醫護人員,但後來他們發現,完全沒有必要。

38年前,心理學教授讓人假冒精神病住院4年,最後結局怎樣了

因為他們的正常日記行為在醫護人員眼裡也會變成病理的“持續書寫行為”,完全符合精神分裂症偏執型特徵。

醫護人員從來沒有質疑過他們的身份,從他們被送進來的時候,他們就是精神病,他們所有的正常後不正常的行為最終都會被解釋為病理性行為。

諷刺的是,

反倒是這家醫院裡將近三分之一的精神病患者發現了實驗者們的異常,一度懷疑他們的真實身份,甚至有精神病患者對實驗者說:"你不是瘋子,你只是來體驗生活的!"

38年前,心理學教授讓人假冒精神病住院4年,最後結局怎樣了

這項實驗也從側面映證了人性最可怕的一面。如果我們對於身邊發生的一切都不加分辨的簡單歸類,很可能導致各項致命的危害,或者釀成悲劇。

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世界上也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兩件事,每件事情都有其獨到性,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戒狀態,以避免犯錯。

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曾說:“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

如一個人穿上白大褂就是醫生,一個人穿上病號服就是病人,可是絕對嗎?必然不,世界並非是非此即彼的,這中間存在很多灰色地帶。

38年前,心理學教授讓人假冒精神病住院4年,最後結局怎樣了

古板的標籤化會導致我們忽視自己以及他們的多面性,

習慣於用部分的視角代替整體去認知世界萬物,如此認知到的世界必然是不完全且容易出錯的,甚至會被有心之人利用犯罪謀取不法利益。

所以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要學會時時跳出規範的思維模式,嘗試站在更高的視角觀察問題,而不是一葉障目。心理學領域和社會學領域,“標籤效應”都得到了驗證。

例如上世紀加州大學的Edwin M。Lemert教授在進行藥物研究時,曾發現大量吸食非法藥物的年輕人之所以會有如此行徑,和他們給自己貼上的標籤有關,他們在一致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必須要這麼幹。

38年前,心理學教授讓人假冒精神病住院4年,最後結局怎樣了

當然標籤化也有其正面意義,當一個人被貼上標籤以後,會不自覺地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以便於讓自己的行為與自己被貼上的標籤相一致,追求一致性是人類一種近乎本能的傾向。

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自信的、勇敢的人,也可以預先給自己貼上這些標籤,然後再反向倒逼自己成為與標籤一致的人,並不斷的將其內化為真正的自己。

標籤效應的正反意義亦能說明,同樣的事情,不同的視角就會有不同的發現。因此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時候,都先別急著下結論,充分地觀察是全面認識事物的前提。

38年前,心理學教授讓人假冒精神病住院4年,最後結局怎樣了

如果始終被困於在設定完畢的情景下自我證明,或許生活中會發生無數“正常人在不正常的地方”的真實事件,那將會對社會造成災難性的毀滅,且每個人隨時都有可能滑向不正常的軌道。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