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益求精,消化內鏡在IBD疾病評估和管理中的價值知多少?

一文讀懂消化內鏡在IBD疾病評估和管理中的價值

炎症性腸病(IBD)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C)和克羅恩病(CD),是一種主要累及消化道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症性疾病,具有複發性、進展性及致殘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1]。

IBD缺乏診斷的金標準,需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內鏡檢查、影像學檢查和組織病理學檢查進行綜合分析並密切隨訪[2]。此外,IBD的治療也較為複雜,診斷後需全面評估病情和預後,以制定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還需定期隨訪以評估療效,指導後續治療[1-2]。僅根據臨床症狀,難以反映真實的疾病活動情況[3-4],也就無法準確地根據病情制定和調整治療方案。因此,使用經驗證的工具,如內鏡檢查確認病情是否緩解非常重要[4]。

消化內鏡不僅在上述提到的診斷/鑑別診斷、病情及預後評估、療效評估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還有癌變監測及併發症治療作用[1,2],是IBD不可或缺的基本診療方法和技術[1],受到了國內外權威指南共識的一致肯定[2,4,5]。本期內容將重點介紹內鏡在IBD療效評估和病情管理中的價值。

新時代,

實現黏膜癒合新目標需看“鏡”

國際IBD研究組織(IOIBD)在IBD治療靶點選擇(STRIDE)共識中提出了“達標治療”臨床管理策略(圖1),表示

僅解決症狀並不是一個充分的治療目標,推薦黏膜癒合作為臨床實踐中的治療目標

,由此,IBD的治療目標從單純臨床緩解轉變為臨床/患者報告結局(PRO)緩解+內鏡緩解(STRIDE-I共識將內鏡緩解定義為黏膜癒合)的複合治療目標[6]。STRIDE-II共識則進一步將IBD治療目標細化,分為短期、中期及長期目標,其中

鏡癒合(黏膜癒合)是關

鍵的長期目標

[7]

“鏡”益求精,消化內鏡在IBD疾病評估和管理中的價值知多少?

圖1。IBD診療思路的變化[6,7]

黏膜癒合對IBD的臨床意義也經多項臨床研究證實,

實現黏膜癒合與長期預後改善相關,並可降低手術、住院及腸損傷的風險

[7-10]

一項納入了13項研究共2073例UC患者的薈萃分析顯示,與黏膜未癒合患者相比,黏膜癒合患者更多達到長期(至少52周)臨床緩解、長期無激素臨床緩解、長期黏膜癒合、避免結腸切除術[9]。另外一項納入了12項研究共673例CD患者的薈萃分析也顯示,與黏膜未癒合患者相比,黏膜癒合患者更多達到長期臨床緩解、長期黏膜癒合[10]。

而對於黏膜癒合的評估,已有研究表明基於症狀的克羅恩病活動指數與黏膜癒合的相關性差,無臨床症狀的患者於內鏡下仍然可見明顯的黏膜病變,無法準確地反映患者是否達到黏膜癒合[8,11]。

內鏡檢查不受患者的臨床表現及主觀感受影響,是目前臨床最為認可的評價黏膜癒合的方式

[11]

STRIDE共識也指出,相比影像學,

內鏡檢查是界定黏膜癒合更成熟的工具,推薦其用於黏膜癒合的評估

[6,7]

在臨床試驗和實踐中,主要

透過評估疾病活動度的內鏡評分對黏膜癒合進行標準、客觀的定義

[12,13]

目前常用於評估黏膜癒合的UC內鏡評分系統包括Mayo評分和UC內鏡下嚴重程度指數(UCEIS);CD內鏡評分系統包括CD內鏡嚴重程度指數(CDEIS)和CD簡化內鏡評分(SES-CD)[6-8,13,14]。但

目前對於黏膜癒合的具體定義尚未達成共識

[2,13]

STRIDE-II共識將Mayo=0分或UCEIS≤1分定義為UC黏膜癒合,SES-CD<3分或無潰瘍(如SES-CD潰瘍分項評分=0)定義為CD黏膜癒合(圖2)[7]。大多數臨床研究將Mayo=0或1分定義為UC黏膜癒合[9],CD黏膜癒合的定義則形式多樣(如SES-CD 0、SES-CD 0-2、SES-CD 0-3)[10,12]。

“鏡”益求精,消化內鏡在IBD疾病評估和管理中的價值知多少?

圖2。STRIDE共識對黏膜癒合的定義[6,7]

疾病評估、治療管理需“求精”,

精準實現黏膜癒合

“達標治療”意味著確定預定目標後,需要進行

定期監測和治療最佳化,直至達到該目標

[8]

也就是說,若要實現黏膜癒合,需定期、反覆對疾病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治療方案直至達到黏膜癒合(圖3)[7,8,15]。一項CD患者的內鏡研究發現,

及時評估內鏡下疾病活動度

(半年左右)

和及時調整治療方案能夠增加黏膜癒合的機率

[16]

另—項納入27000餘例IBD患者的真實世界研究顯示,與未進行任何早期監測相比,

早期

(生物製劑治療6個月內)

主動內鏡評估黏膜炎症情況可降低疾病相關併發症風險

[17]

“鏡”益求精,消化內鏡在IBD疾病評估和管理中的價值知多少?

圖3。IBD患者達標治療的動態疾病監控[7,15]

評估疾病活動度

疾病活動程度和隨後的變化需要透過內鏡評分系統精確評估[1,2,8]。常用的評分系統除上述提到的Mayo評分、UCEIS評分、CDEIS評分、SES-CD評分,還有Rutgeert評分[8,13]。這些內鏡評分系統已被多項研究證實能可靠反映IBD的疾病活動度。

一項系統評估表示,Mayo評分的可靠性估計值( )介於0。45-0。75,

表明內鏡醫師使用此評分的一致性在中等一致到基本一致範圍內

[18]

雖然STRIDE-I共識更傾向使用Mayo評分進行真實世界黏膜癒合評估,但越來越多的新證據支援UCEIS評分[15]。有研究證實,

UCEIS與UC整體嚴重程度評估高度相

關(相關係數:0.93)

可靠性和一致性良好,不受對臨床細節認知的影響

[19]

而且相比Mayo評分,UCEIS評分

準確反映了患者臨床結局,並可預測中長期預後

[20]

CDEIS和SES-CD評分對CD疾病活動度的評價度均較良好,

各內鏡變數的觀察者間一致性極佳(SES-CD: 介於0。791-1。000;CDEIS: 介於0。628-1。000),兩者的組內相關係數也分別高達0。9815和0。9090,而且兩者之間也有強相關性(r=0。920)[21]。Rutgeerts評分主要用於

CD術後復發的評估,

臨床實用性良好,內鏡評分程度與復發之間關聯性得到驗證,對

調整臨床治療方案具有指導意義

[13,22]

得益於不斷髮展的內鏡評分系統,不同疾病嚴重程度患者的中長期預後情況也逐漸被更精確地預測。如有研究發現,SES-CD≤2分與持續性緩解獨立相關[23];Rutgeerts評分≤1患者的臨床緩解時間明顯優於Rutgeerts評分≥3患者[23];UCEIS評分更好與更低的結腸切除術發生率和更低的複發率顯著相關[20]。

治療方案選擇

如前所述,根據內鏡評估結果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是達標治療中不可或缺的步驟。一項真實世界證據顯示,維得利珠單抗治療12個月,

累積41%的UC患者可達到Mayo 0分。

而且另有一項UC的薈萃分析證實,

在黏膜癒合的資料比較中,在維持治療方面,僅維得利珠單抗較安慰劑顯著改善

(OR 4。79,95%CI 2。33-9。93),維得利珠單抗

維持治療的黏膜癒合率也顯著高於阿達木單抗

(OR 3。21,95%CI 1。33-7。35)[25]。VERSIFY研究也顯示,維得利珠單抗治療52周,17。9%的CD患者可達到SES-CD≤4分,另外未使用過抗TNF-α藥物的患者比例更高(25%)[26]。

總結:

IBD的復發進展性特點使得其治療和預後評估成為臨床中的難點。

黏膜癒合已成為新時代IBD的關鍵治療目標,目前臨床最為認可的評價黏膜癒合的方式是內鏡檢查。實現黏膜癒合,需要透過消化內鏡定期評估疾病活動度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基於內鏡評分的發展,目前其對IBD疾病活動度的評估作用也已得到驗證,而且在未來還將更為精進。在治療方案方面,全新腸道選擇性生物製劑維得利珠單抗在黏膜癒合方面的優勢明顯,是實現黏膜癒合目標的優秀選擇。

參考文獻:

[1]。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炎症性腸病專業委員會。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0;25(10):1410-1416。

[2]。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中華消化雜誌。2018;38(5):292-311。

[3]。Peyrin-Biroulet L,et al。Gut。2014;63(1):88-95。

[4]。David T。Rubin,et al。Am J Gastroenterol。2019;114:384–413。

[5]。Lichtenstein GR,et al。Am J Gastroenterol。2018 Apr;113(4):481-517。

[6]。Peyrin-Biroulet L,et al。Am J Gastroenterol。2015 Sep;110(9):1324-38。

[7]。Turner D,et al。Gastroenterology。2021 Apr;160(5):1570-1583。

[8]。Gonczi L,et al。World J Gastroenterol。2019 Nov 7;25(41):6172-6189。

[9]。Shah SC,et al。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 Sep;14(9):1245-1255。e8。

[10]。Shah SC,et al。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6 Feb;43(3):317-33。

[11]。李偉,等。臨床超聲醫學雜誌。2021;23(2):139-141。

[12]。Cucchiara S,et al。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 May;14(5):335-345。

[13]。Neurath MF,et al。Gut。2012 Nov;61(11):1619-35。

[14]。Pagnini C,et al。Dig Liver Dis。2016 Jul;48(7):703-8。

[15]。Ungaro R,et al。Am J Gastroenterol。2019 Jun;114(6):874-883。

[16]。Bouguen G,et al。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4 Jun;12(6):978-85。

[17]。Limketkai BN,et al。Inflamm Bowel Dis。2019 Oct 18;25(11):1828-1837。

[18]。Mohammed VN,et al。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8;1(1):CD011450。

[19]。Travis SP,et al。Gastroenterology。2013;145(5):987-995。

[20]。lkeya K。et al。J Crohns Colrtis。2016 Mar,10(3)286-95。

[21]。Daperno M,et al。Gastrointest Endosc。2004 Oct;60(4):505-12。

[22]。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症性腸病學組。中華炎性腸病雜誌。2020;4(4):283-291。

[23]。Naganuma M,et al。Digestion。2016;93(1):66-71。

[24]。Narule Netl。Am J Gastroenterology。2018;113:1345-1254。

[25]。Vickers AD。et al。PLos One。2016 Oct 24;11(10)。e0165435。

[26]。Danese S,et al。Gastroenterology。2019 Oct;157(4):1007-1018。

審批編號:VV-MEDMAT-59850

獲批日期:2021年12月

宣告:本材料僅供中國大陸境內的醫療衛生專業人員作為學術參考,而非針對一般公眾,亦非廣告用途。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在做出任何與治療有關的決定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參照藥監局核准的藥品說明書。如果您不是衛生醫療專業人士,請勿閱讀和/或傳播本材料。

*此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絡原作者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