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抗癲癇藥物及作用機理

癲癇是神經系統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影響大約總人口的1%。癲癇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作性意識、感覺、運動、行為及自主神經等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及患者的生活質量。應用抗癲癇藥物( antiepileptic drugs,ADEs)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一旦癲癇診斷成立,又無針對病因治療的指徵,除非發作稀疏,均需藥物治療控制發作。

20世紀80年代之前共有7種主要的抗癲癇藥物應用於臨床,習慣上稱為傳統的抗癲癇藥,包括苯妥英鈉(phenytoin,PHT)、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CBZ)、丙戊酸鈉(valproate,VPA)、苯巴比妥(phenobarbitone,PB)、撲米酮(primidone,PRM)、乙琥胺(ethosuximide,ESM)、氯硝西泮(clonazepam,CZP)。傳統抗癲癇藥(AEDs)治療指數窄,有明顯的藥物間相互作用以及難以預防的不良反應,以致影響病人生活質量,因而在應用上受到限制;另外,療效方面也不能令人完全滿意,即使聯合使用多種藥物,仍有約20%病人的發作得不到控制。因此,目前,除卡馬西平、丙戊酸鈉外,其餘傳統抗癲癇藥已少用臨床治療。

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對癲癇發作的起源及擴散有進一步瞭解,尤其是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的進展,國外開發並陸續上市了多種新型AEDs,包括氯巴佔( clobazam,CLB)、非氨脂( felbamate,FBM)、加巴噴丁( gabapentin,GBP)、拉莫三嗪( lamotrigine,LTG)、拉科醯胺(1acosamide,LCS)、左乙拉西坦( levetiracetam,LEV)、奧卡西平( oxcarbazepine,OXC)、普瑞巴林( pregabalin,PGB)、盧非醯胺( rufinamide,RUF)、替加賓( tiagabine. TGB)、託吡酯( topiramate,TPM)、氨已烯酸( vigabatrin,VGB)、唑尼沙胺( zonisamide,ZNS)。

常見的抗癲癇藥物及作用機理

目前對於AEDs的作用機制尚未完全瞭解,有些AEDs是單一作用機制,而有些AEDs可能是多重作用機制。瞭解AEDs的作用機制是恰當的選擇藥物、瞭解藥物之間相互作用的基礎。AEDs具體作用機制如下:

1、電壓依賴性的鈉通道阻滯劑:

有此作用的藥物有奧卡西平、卡馬西平、苯妥英鈉、非氨脂、拉莫三嗪、託吡酯、唑尼沙胺等,透過阻斷鈉通道,穩定突觸前膜,減低興奮性遞質穀氨酸及門冬氨酸釋放,抑制癲癇放電擴散和發作。

2、增加腦內或突觸的γ-氨基丁酸(GABA)水平:

有此作用的藥物有苯巴比妥、丙戊酸鈉、非氨脂、拉莫三嗪、替加賓、託吡酯、氨己烯酸等,抑制GABA轉氨酶或增加抑制性神經介質GABA重攝取,增強GABA能神經元的抑制作用。

3、選擇性增強GABAA受體介導的作用:

有此作用的藥物有氯硝西泮、苯巴比妥、非氨脂、左乙拉西坦、託吡酯等,作用於 GABAA受體,增強 GABA介導的神經抑制活性,控制癲癇放電擴散和發作。

4、直接促進氯離子的內流:

有此作用的藥物有苯巴比妥,促進氯離子內流,使神經元興奮性降低,達到降低癇樣放電、控制癲癇發作。

5、鈣通道阻滯劑:

有此作用的藥物有奧卡西平、卡馬西平、丙戊酸鈉、非氨脂、加巴噴丁、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託吡酯、唑尼沙胺等,作用於L型、T型、N型、P型或R型鈣通道,減少癇樣放電持續時間和每次放電產生動作電位數,從而控制癲癇發作。

6、其他:

如左乙拉西坦可與中樞神經元內廣泛分佈的突觸小泡蛋白2A( 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2A,SV2A)發生作用,調節突觸囊泡的胞外分泌功能和突觸前神經遞質的釋放,從而控制癇樣放電。拉科醯胺是一種新型NMDA受體甘氨酸位點拮抗劑,是具有全新雙重作用機制的抗驚厥藥物;它可以選擇性促進鈉通道緩慢失活並調節腦衰蛋白介導調控蛋白-2( 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or protein-2,CRMP-2),這種作用機制是穩定神經元細胞膜的過度興奮,抑制神經元過度放電,減少長時程通道的有效性,而不影響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