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作為一箇中國人,你最有可能患上的疾病是什麼?

不是癌症,不是心腦血管疾病,不是糖尿病——是口腔類疾病。最近一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的資料顯示,

在中國,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超過了 90%,而就診率不過 10%。

跟我聊過的多位牙科醫生都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多數中國人的牙齒都欠了一筆債。

2014 年以來開始,無論是資本對於連鎖口腔診所的偏愛,還是社交媒體上中產們所熱衷討論的電動牙刷、 口腔正畸、冷光美白,都是新一代的消費者們在為此前的口腔習慣還債。

口腔決定你的美貌度

週六上午 10 點,周彥恆準時出現在位於東三環邊一座高檔寫字樓裡的賽德陽光口腔診所,25 歲的蘇文(化名)已經躺在淡綠色的牙椅上,護士把牙椅調整到較為舒適的角度,避開了落地窗外的陽光。

每兩個月,蘇文都會從山東濰坊乘坐長途巴士到青島,然後轉高鐵,再轉兩趟地鐵,到達這家位於東三環的口腔診所,等待她的正畸醫生周彥恆,這一次周彥恆決定對她的牙套進行微調 ,給孫文口中東倒西歪的 28 顆牙齒再加上幾分力,加速排齊過程。

在周彥恆照看的的 14 個獨立的診室裡,除了一位 16 歲的少年,其餘 13 位,無一例外,都是裝扮入時的年輕女性,她們期待著,這個負有盛名的口腔正畸醫生,能夠徹底改變自己面容。

很少有人會留意到,佔據面部最大面積的,不是眼睛或者鼻子,而是口腔——將近三分之一。

包裹在薄薄一層面部肌膚下的的牙齒、頜骨的形狀,決定了整個面部的走向,再加上你大笑、聊天、進食時所露出的牙齒的色澤和形態,一位女性博主在她的正畸日記裡寫到——口腔決定你的美貌度。

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在最近一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中,中國人群中的錯頜畸形的發病率有 72。97%。無論牙齒形態的參差不齊,還是頜骨凸出或者凹陷所導致的「地包天」「天包地」 ,在醫學上,都屬於錯頜畸形。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食物從粗糙變得精細,用於咀嚼堅硬食物的寬大的頜骨開始變得狹窄,但牙齒卻沒有跟上進化的節奏,它的數目和大小並無太大改變,在越來越狹窄的頜骨上,相互擠壓彼此的生存空間。

按照正畸醫生們更加嚴格的牙齒和頜面標準而言,錯頜畸形的發生率超過 90%。

「人類越進化,這個問題會越嚴重,隨著經濟的發展,正畸治療將會逐步成為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周彥恆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正畸科的教授,也是世界正畸聯盟的首位華人執委,2001 年到 2002 年間在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訪問教授,他說,「美國有一種現象,儘管美國人不愛存錢,但是但凡有一個孩子出生,美國的中產家庭就會為這個出生的孩子存一筆錢,那就是專門進行牙齒矯正的費用。」

在發達國家,接受正畸治療的有三分之二是青少年,他們一般從 12 歲左右開始開始接受正畸治療,這也是正畸治療的黃金期——藉助頜面部的生長髮育潛力,牙齒移動得比較快,治療的週期比較短,治療的效果也會比較好。

在中國, 由於此前對口腔的漠視所欠下的「債」, 不得不在成人之後補上這一課。

牙套之家是近年興起的交流牙齒正畸治療的患者論壇,活躍會員數已經超過了 100 萬,而在 2012 年,這個數字是 10 萬。

周彥恆說,成人正畸的增速比較快,但是青少年正畸的絕對數目更大,他去過的一些學校進行口腔科普教育,據他觀察,半數學生都戴上了牙套。

雖然關於成人和青少年正畸治療的比例,沒有官方的資料可供查詢,但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成人還是青少年,都在急劇增長。

據周彥恆估計,每年有需求的病人應該在 200 萬左右——而全國不過 3000 個正畸醫生。我詢問了北京的兩家三甲醫院的正畸科,幾位正畸醫生的預約已經排到 2018 年之後。

「也是某種意義的還債吧,前些年欠的太多,」周彥恆說。

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不只正畸,近幾年間,和口腔美學相關的治療專案,都在高速成長。

如果翻閱資料,你會發現,人體其他的器官的發病率以萬分之 x,十萬分之 x 作為計量單位。但牙齒相關疾病的發生率,一般以百分之 x 作為計量單位,而 x 這個數字,都不會太小。

以牙齒的色素沉積為例,雖然還沒有一項得到認可全國性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資料粗略估算:3 億菸民;4000 萬氟斑牙患者;普遍困擾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生人的四環素牙;再加上日常經常食用的幾十種可以造成牙齒染色的食物,難怪在一項調查中,半數人對於自己牙齒的顏色並不滿意。

許桐楷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綜合治療科的主治醫生,長於牙齒的美學修復和冷光美白,如果要掛上的他的號,得在提前一天晚上,在醫院門口排上一夜的隊,或是在號販子手裡,花上 2000 塊購買一個。

他還經常接到明星經紀公司的電話,一些明星在接下某個代言和廣告之後,會希望請他做個冷光美白或者瓷貼面,「這是廣告商的硬性要求。」

「有一個研究說,面部的下三分之一,決定一個人面部的美觀程度,」 周彥恆談及自己從事了 27 年的正畸工作,顯得非常有信心。

「和割雙眼皮,墊鼻子相比,哪個效果更加顯著?」 我拋給了他一個問題。

「我不知道割了雙眼皮之後到底會怎麼樣,」他有點猶豫,

「但是如果面下三分之一如果不好的話,眼睛再大,她也不好看,絕對不好看。」

我問起周醫生一位以美貌著稱的女明星,她的臉被眾多的年輕女性作為整容範本,拿給自己的整形醫生。她因為早年戴著牙套期間和如今的對比照片,引發人們關於她到底是正畸還是整容的爭議。

「她的變化這麼大,就你的專業來看,正畸有可能達到這個效果嗎?」

周彥恆沒有正面回答我,而是拿出手機,給我翻看了存在他手機裡的一系列正畸前後的對比照片。他指著其中一張說,這個病人告訴我,正畸改變了她的人生。這個 36 歲的女性對他的正畸醫生說,她的生活、工作、婚姻因此全然不同,她覺得自己比 18 歲時更美。

正畸前後的對比照片

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圖片來源:周彥恆提供

「可以說是改頭換面了,」 在這間俯瞰東三環撒滿陽光的的診室裡,他特意大笑起來,露出一排整齊潔白的牙齒。

全面崩塌的口腔健康防線

時鐘撥回上個世紀,瑞爾齒科醫療質量總監劉江倩在北京宣武醫院的口腔科工作,她還記得,當時人們整體的口腔狀態及其糟糕,「先不說美觀,不少人,到中年,牙齒有一半都壞掉了。」

世界牙科論壇報總編黃懽當時還在北京醫院口腔科就職,他的所見和劉江倩相差無幾,「滿口牙石,把牙齒都蓋住了,牙齦也全是腫的,流血…。。 這不算很嚴重的情況了,在當時的中國,非常常見。」

他在大象公會上撰文說,直到上個世紀 90 年代,在牙醫們的幫助下,《新聞聯播》頭幾分鐘出現的中國人的牙齒才大為改觀——因為有醫學專家上書高層,稱今天在外交場合,領導人牙齒好壞事關國家形象。

迄今為止,中國啟動了三次全國範圍內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最近的一次發生在 2005 - 2007 年間。

根據這份調查報告,中國人口腔健康的防線基本上是全面崩塌:

作為中年人代表的 35~44 歲組,齲病——我們通常稱之為蟲牙——的患病率高達 88%,老年人代表的 65~74 歲組齲病的患病率是 98%,與之對應的是低的可憐的就診率——一成到兩成不等;

口腔健康的另外一個重要指標—— 牙周的健康率,中年人是 14。1%,老年人 14。5%。

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兩個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深刻地影響了 13 億中國的口腔健康:只有牙疼才需要去醫院,老年人一定會掉牙。

採訪中碰到的幾位醫生都記得,在他們執業之初,口腔科的急診特別多,「來醫院都是牙疼的,疼得不行了才來醫院。」

牙齒作為人類組織中最堅硬的部分,它也最脆弱。在它的一生中,要咀嚼平均 50,000 kg 或冷、或熱、或酸、或甜、或硬的食物,還數以十億計的細菌日復一日合力侵蝕你的牙齦和牙齒。

當然,我們也不是全無幫手,《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推薦了 4 個易得、廉價的口腔健康習慣 :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每年洗牙一次,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

然而,中國人能做到這幾點的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在上述的口腔流行病學調查中,中年人(35 - 44 歲)能達到指南所推薦的每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每年洗牙一次,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這 4 種比例分別是 8。4%、2。3%、36。3%、42。3%, 老年人組的口腔習慣整體更糟糕一些,達標率分別是 12。1%、1。5%、22。1%、32。5%。

更直觀一點看,只有 36。3% 的中年人和 22。1% 的老年人履行了最簡單的早晚刷牙的程式。

對口腔的漠視,帶來的最直觀的後果是牙齒的缺失。

就平均水準而言,65~74 歲的老年人平均缺失 9。86 顆牙齒。60 歲以上的老人中,有 12。63% 的人全口無牙,如果把年齡放大到 80 歲,近三分之一的老人嘴裡沒有一顆牙齒。

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我們一向將牙齒的掉落視為自然規律,而不是疾病使然。實際上「老掉牙」的觀念已經「老掉牙」了。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 8020 計劃——80 歲的時候,還能保有 20 顆具有咀嚼功能、不鬆動的牙齒。才能保證正常的咀嚼功能和與之匹配的生活質量。

口腔醫生朱王勇在 13 年留意到自己的外公消瘦得極為厲害,剛開始他甚至擔心老人「生了不好的東西」(腫瘤)。翻完他的體檢報告後,根據他的專業推斷,外公應該是口腔疾病導致的重度的營養不良。當他請外公張開嘴巴時,他大吃一驚——重度牙周炎,差不多已經掉了三分之一的牙,剩下的也是鬆鬆垮垮,一碰就疼,實際已經失去了咀嚼功能。

「外公很少吃肉,因為咬不動,白飯和素菜煮得稀爛,不怎麼嚼,直接就嚥下去了,」朱王勇如是評價,「沒營養不良才有鬼。」

而老人將此視為自然規律,默默忍受,並不與自己身為口腔科醫生的外孫言語,在外孫制定的詳細的口腔治療計劃面前,老人也是極力拒絕,朱王勇「連哄帶騙」才讓老人完成他治療計劃的最後一步——戴上活動假牙。

朱王勇給自己的治療計劃和執行效果打 60 分,雖然不是最完美的方案,外公終於能吃上好吃的,是作為口腔醫生的他在那一年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口腔文明變遷史

一個國家口腔文明的變遷史就是這個國家的經濟變遷史。

根據黃懽的觀察,一般而言,比起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國民的口腔更健康。

因為對口腔健康的關注,是健康領域的頂級關注,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時,無論是國家,抑或是個人,才會把目光從心、肝、脾、肺、腎等大器官的關注,分一部分出來給口腔。

對照臺灣的經驗,當人均 GDP 從 3000 美元升至 10000 美元時,每十萬人對應的口腔醫生的數量的增速最快,而口腔科醫生的數量,正是衡量一個地區口腔消費市場發達程度最重要的指標。

有人能說清中國的口腔醫療市場啟動的確切的時間點。

飛利浦公司是在 2002 年開始在中國發售電動牙刷的。無論在公司內部,還是大眾消費市場上,電動牙刷都是一個小眾的的品類:只有少數幾類人在使用電動牙刷:有國外留學工作回國的、外資公司的部分員工、有嚴重口腔問題去看牙醫時被推薦使用的 。

這個世紀初,定期見牙醫這件事並不流行。人們只有牙疼得受不了了才會去見牙醫,預防性的口腔檢查和定期潔牙觀念還要等到 10 多年之後才逐漸被中國的一、二線城市的中產階級所接受。

「這也是頑疾所在,等到疼痛時才去看醫生已經晚了,傷害已然不可逆轉。接下來就要付出一系列昂貴的牙科消費,」 鄒其芳說,「為什麼不能做預防性的維護?」

鄒其芳是瑞爾齒科的創始人,他在 1999 年把第一家診所開在了長安街邊的使館區,當時的顧客,有一大半是外國人——在高檔寫字樓裡,定期會見自己的牙醫,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慣性。

雖然還不為國人所熟知的,但這幾乎是口腔界的共識:

牙齒是需要定期維護和保養的消耗品——早晚兩次刷牙;使用含氟牙膏和牙線;哪怕沒有任何症狀,定期潔牙,看牙醫。

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鄒至今還記得,一位來中國工作的法國青年,在瑞爾進行了例行的口腔檢查,醫生給他制定了一套口腔醫療計劃。這個年輕人對醫生講,醫生今天我能不能不做這個,我還沒錢。等我拿到第一個月的薪水,我再來。

「我當時就想, 這個年輕人,上班之後,有了錢,第一件事是去看牙,我們的年輕人呢?有了錢第一件事幹嘛。可能是吃一頓,可能卡拉 OK。」

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位戴著金鍊子的中年男性,在牙周炎和齲齒的雙重夾擊之下,已經幾天無法正常吃飯,在看到醫生提供的治療方案之後第一反應是「太貴了」。

「我說你戴條金鍊子,你把它搞一半下來看牙綽綽有餘,這兩個消費意識,是不是一個很鮮明的對照?」

從 1999 年到 2009 年的 11 年間,瑞爾嚴格控制著自己的擴張速度,每年只開一家診所。到 2009 年,瑞爾擁有的連鎖數量是 11 家。

直到 2010 年,瑞爾齒科獲得了兩大老牌創投基金啟明創投和凱鵬華盈 2000 萬美元的投資——用於診所的擴張。

瑞爾齒科在 2011 年獲得第二輪投資後,從 11 家診所擴張到現在的 84 家,在急速擴張中,瑞爾的使用者數每年仍然保持額 40% 的增速。

啟明創投的主管合夥人胡旭波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節點,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

人均 GDP 過 10 萬時,是高階口腔消費開始快速成長的開始。

以北京為例,在 2014 年,人均 GDP 剛好迎來 10 萬的拐點。也正是在這一年,以電動牙刷和口腔連鎖診所為代表的高階口腔消費迎來一個爆發期。

沈天宏是全球電動牙刷市場的兩大生產商之一飛利浦公司的大中華區健康護理業務部高階總監,他仔細研究了飛利浦全球 17 個主要市場的增長規規律——每個市場其實都是一樣的,當你經濟上去了,可支配收入上去了以後,在口腔護理領域消費一定會增加。

飛利浦在美國和德國的經驗顯示,電動牙刷自問世以來,家庭滲透率一直不高,當電動牙刷的滲透率達到 5% 之後,這個品類的消費會在某個時間點迎來爆發性的增長。

飛利浦電動牙刷自 2002 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在等待這天的出現——直到 2012 年之後,飛利浦的電動牙刷以每年百分之六七十的速度增長,4 年間,銷售額翻了 10 倍。

寶潔公司的調研報告也顯示,電動牙刷在中國市場份額從 2014 年開始,迎來爆發性的增長。對比 2013 年,市場份額翻倍增長。到 2016 年,每年均呈現至少 50% 的年增長。

作為中產家庭的標配和消費升級的符號,電動牙刷在社交媒體上受到熱烈追捧和討論——《第一財經週刊》在今年年初進行了一項讀者調查《曬曬那些吃土半年才買到的單品》中,飛利浦的電動牙刷和戴森的吸塵器出鏡率最高。

資本對於口腔醫療市場的偏愛顯而易見,還是 2014 年,聯想控股向市場上的另一家連鎖齒科診所拜博口腔投資 10 億,此後的一年的時間內,拜博口腔一口氣新開了 95 家診所。

鄒其芳覺得,這個高速成長的市場,證實了他在上個世紀末的預測, 「中國人跟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人是一樣的,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健康,口腔健康是重要的環節之一。」

出乎意料的中國消費者

在瑞爾齒科位於長安街邊開設的第一家診所裡,我見到了武俊醫生的老客人,78 歲的鋼琴老師王女士。

下午 3 點是武俊和她約好的時間,室內的提醒鈴鐺叮叮作響,提醒醫生,客人到了,如果上一個客人還沒有結束,武俊會請護士照料好,等結束後帶來診室。

她讓我猜她的年齡,眼前這個身著是藍色牛仔褲,足蹬黑色的美津濃運動鞋的女士可以用時下流行的說法形容——無齡感人士,她的頭髮染過,但不是一絲不苟,夾雜著幾縷銀髮。

我猜了好幾次,沒有猜中,她告訴我「78 歲」,聲音乾脆,露出的牙齒除了微微發黃(中國人最尋常的顏色),看起來不是我的刻板印象裡中國的老年人的牙齒。

2001 年,她 62 歲那年,牙齒第一次脫落後,她開始精心維護自己的牙齒:每年潔牙兩次;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牙線;就診記錄顯示,在最近 3 年裡,她先後 24 次來到這家以高價和優質服務著稱的高階口腔診所。

比起年輕時,只少了 4 顆自然牙,還有 24 顆自然牙,超額完成了世界衛生組織的 8020 計劃——80 歲時,仍然保有 20 顆可以正常咀嚼的牙齒。

這一次,王女士是來給最後兩顆脫落的牙齒換上種植牙,武俊的助手給她戴上橙色的護目鏡,避開牙椅探照燈光的直射,擰開一小罐潤唇膏,用棉籤塗滿嘴唇,在嘴角極易裂開的地方又多塗了幾圈。

半小時的治療完畢後,護士端來一杯咖啡,這位 78 歲的鋼琴老師和種植醫生聊起玉淵潭的櫻花、黑膠唱片和即將到來的音樂會。

為了這兩顆種植牙,她需要支付 4 萬,每顆 2 萬,種植牙屬於美容相關專案,醫療保險並不覆蓋。

「我不是有錢人」,王說,「但是我願意把錢花在我的牙齒上。」

退休前,王是一所大學的鋼琴老師, 她每次都會乘坐 44 路公交車, 往返於口腔診所和家中。

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胡旭波是啟明創投的主管合夥人,專注於醫療領域的風險投資,7 年前, 他主導了對瑞爾齒科的投資。他說,過去 7 年,公眾對高質量的口腔服務越來越接受,「事實上,一旦你嘗試了,基本上你會上癮。」

英國《經濟學人》2016 年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高收入消費者群體數量將會在未來 15 年出現井噴。對於很多商品及服務種類的統計分析顯示,在未來 15 年收入水平提高的情況下,中國消費者將升級消費習慣,轉向追求價格更高的優質品牌。

每 5 年,飛利浦公司都會進行一次全中國範圍內的消費者調查。飛利浦大中華區健康護理業務部高階總監沈天宏先生談起最近兩次消費者調查:

2008 年的時候,消費者說,我要更多的收入,我要讓人家知道我過得好,我要買好的車,我要買好的包、化妝品;

2013 年的時候,他們說,我比 2008 年的時候過得更好,但我覺得對於金錢和物質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我希望多陪陪我的家人,除了買包包、買車以外,更希望購買一些能讓我更健康的東西。

與此對應的,飛利浦電動牙刷的銷量,從 2012 年到 2016 年,每年幾乎以百分之六七十的速度增長,四年間銷售額翻了十倍。

飛利浦的電動牙刷的價格從 200 元左右的入門款到 2000 元不等,在其他國家,消費模型呈金字塔狀,價格越高,購買的人越少。但在中國,這個模型呈沙漏狀,入門級別的銷量仍然是最好,但是排名第二的,是價格 2000 元的旗艦產品——整體而言,由於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每個價格階段也都有很大的消費群體。

「中國的消費者呀,總是出乎我們的意料,」

沈天宏說。

歐洲道路還是美國道路?

在口腔消費領域有兩大流派:美國派和歐洲派。

1920 年,一位牙科醫生根據當時好萊塢影星們對飾演角色的不同需求, 對牙齒進行改形、 改色,引發了全美對牙齒美學的追捧,因此也被稱「好萊塢牙醫學」。

自此,美國社會在對牙齒的的潔白和整齊的極致追求中一去不返,據黃懽的估算,美國牙醫的收入,有 8 成來自於和美觀相關的收費,只有 2 成和疾病相關。

作為一個強烈的階級符號和社交通行證,似乎如果你不能擁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你就無法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

一位美國的專欄作者在《窮人的牙齒》一文中寫到,

「如果你因為兒時生活貧困而有一口糟糕的牙齒,就沒什麼機會敲開美國上層社會的門了。」

相比美國,歐洲大體還是將牙齒作為人體的一個重要器官來對待——如果不精心維護,它會帶來健康危機,影響生活質量。

劉江倩在英國讀碩士時,系主任是牙周科的醫生,他的牙齒就不甚完美,不整齊,也不算白,但他並沒有做正畸或者漂白的打算。

「歐洲和美國不太一樣,歐洲人比較崇尚自然,他們不像美國人那麼追求,牙齒必須特別整齊,特別白,」劉江倩說。

雖然歐洲人對於牙齒變白變整齊的願望沒有那麼強烈,但他們定期保養的良好習慣給劉江倩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畢業後劉江倩在倫敦一家口腔診所工作,這家診所已經開業多年,牙醫也換了好幾代。但來這個診所的客人沒有太大變化,一個大家族,從太爺爺輩、爺爺輩到孫子輩,不管他們搬到哪兒去,都會開幾個小時的車來診所看牙,順便再去看個畫展,喝個下午茶。

90% 中國人都患有口腔疾病,你的牙齒又欠了多少債?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那麼,中國對於口腔消費的理念,是走在歐洲的道路上?還是美國的道路上?

問這個問題,是緣於一位 23 歲的年輕姑娘,她正在攢錢做正頜手術——醫生告訴她,根據她的情況,比起正畸治療,正頜手術對於口腔形態的改變更加明顯。她月薪 6 千,正頜手術花費 6 萬,到今年 6 月,她將攢滿 3 萬,再刷 3 萬的信用卡分期,就能湊夠手術的錢。

她跟我說,她覺得花幾萬塊,換一個一輩子正常的口腔非常值,比買車值,

「買了車會壞,如果我不好看,我的牙不好,還是會不開心。」

實際上,她算是一個美人,眉目輪廓深邃。如果不是她提起,我並沒有注意到她的口腔有什麼異常。

在沈宏看來,中國消費文化上面可能跟美國更接近一點,因為中國和美國一樣是一個高度競爭化的國家,方方面面都要比其他人更好,牙更白,更自信,更有精神。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預防醫學教研室的李剛教授,從各項口腔治療的佔比來分析中國的口腔消費理念,在中國,佔比的大小依次是補牙、美容修復、拔牙,預防。

預防排在最後一位,這不是一個健康的消費理念;更值得注意的是,和美相關的口腔消費,排在第二。

也許,分化正在形成。我的同事珊珊告訴我,她去年採訪了一個特別的中學生夏令營,農民工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在一起體驗一週的群居生活。

一眼望去,窮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的區別一目瞭然,因為富人的孩子齊刷刷的,都帶上了牙套。

作者:徐卓君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創意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偶爾治癒(to-cure-sometimes),授權丁香醫生轉載釋出

排版:張帆

偶爾治癒

to-cure-sometimes

——

紀錄人與疾病、衰老、死亡的

相處方式

偶爾治癒 | 常常幫助 | 總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