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科技驅動下的癌症精準醫療,一個百年難遇的醫療變革

掃描上圖二維碼

兩天時間洞見未來五年

2019 年 11 月 21 日,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佈完成新一輪融資,由 VIVO Capital、中金資本旗下 CICC Healthcare Investment Fund 及 Alexandria Venture Investments 領投,弘暉資本及現有股東跟投。

泛生子基因本輪融資將用於深化癌症早篩、診斷與監測、藥企服務三大業務領域的轉化醫學研究、產品研發及商業化,持續打造覆蓋癌症全週期的精準醫療閉環。

作為全球腫瘤精準醫療領域先行者,泛生子基因是中國最早一批專注於癌症精準醫療的基因科技公司,聚焦於癌症全週期的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提供風險評估、早期篩查、個性化診斷及用藥指導、藥物研發服務。

目前,在腫瘤基因檢測領域,泛生子是極少數累計融資額超過 10 億元的創業公司。

(來源:泛生子官網)

癌症——眾病之王,已被廣泛認為是威脅全人類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問題。無奈的是,目前癌症的防治仍然缺乏有效的解決方案。不久前,JAMA oncology 釋出了涉及 195 個國家共 29 種癌症的相關資料,對 1990 至 2017 年全球癌症發生率、死亡率進行了全面分析。結果顯示,從 2007 年至 2017 年,癌症新發病例增加了 33%,僅 2017 年一年,全世界就有 2450 萬人罹患癌症,960 萬人因此死亡。從全球範圍來看,一人一生中(0-79 歲)的患病機率已超過 25%(其中男性為 1/3,女性為 1/4)。

一人一生中超過 25% 的患癌率意味著,癌症離我們近在咫尺。

我們不禁要問,癌症是絕症嗎?癌症能預防嗎?最前沿的診療手段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帶著這些問題,今年 10 月份 DeepTech 與北京泛生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兼 CEO 王思振進行了深入交流。以下內容根據的訪談實錄整理而成。

基因科技驅動下的癌症精準醫療,一個百年難遇的醫療變革

圖 | 泛生子基因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王思振先生(來源:泛生子官網)

基因組學的發展,帶來戰勝癌症的希望

雖然治癒癌症目前來看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近年來伴隨基因組學的快速發展,各項前沿診療方法以及預防篩查措施,已經將一些癌種的五年生存率大幅提高。根據 Frost & Sullivan 的研究,癌症五年生存率在美國已經達到 67%,而在中國這個數字雖然在不斷上升,但目前僅為 40% 左右。

王思振認為,癌症防治已經進入精準醫療時代,我們遇見了一個百年難遇的醫療變革。

精準醫療被提出並變成一種醫療理念,時間並不久遠。所謂精準醫療,就是基於不同組學的研究平臺,對人體及其疾病獲得更精準的理解,並基於這個理解,可以更精準地對症下藥。

對生命體分子層面的理解,最突出的就是基因組學。十多年前,我們甚至還談不上對人類基因組有多深刻的理解,但是在最近這幾年裡,我們對人類基因組的理解已經邁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且我們仍然處在一個非常快的前進狀態中。

基因科技驅動下的癌症精準醫療,一個百年難遇的醫療變革

(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近些年,大家已形成一個共同的認知——癌症是基因病,因為癌症的發生發展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而這正是由於基因組學的迅猛發展,讓我們逐漸揭開了癌症的謎底。

這種認知會促進從預防篩查到診斷監測再到創新療法等覆蓋癌症診療全週期的創新技術手段的產生,而這一必然的結果,都是基於基因技術在基礎科研和臨床診療領域的大規模應用。可以不誇張的說,基因技術的發展,讓我們終於看到了戰勝癌症的希望。

癌症早篩不是空談,做創新技術更要做市場教育

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往往受到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共同影響,其中,基因的異常變化是疾病產生的內因,也是基礎。而有些基因的異常變化是可以遺傳的,我們可以透過遺傳易感基因的檢測破譯這些“致病密碼”,從而預測個體患某種癌症的機率。

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就是大家熟知的好萊塢電影明星安吉麗娜·朱莉,透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攜帶癌症遺傳易感基因BRCA1(該基因會大幅增加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風險)。

在得知因為自己遺傳了此基因,將蒙受比常人高出幾倍的患癌風險,她選擇進行預防性雙乳切除術,以降低自己的患癌風險。

基因科技驅動下的癌症精準醫療,一個百年難遇的醫療變革

圖 | 乳腺癌細胞(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對於一些研究得比較透徹的易感基因,我認為每個具有相關癌種家族病史的人,都可以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去做遺傳易感基因檢測,指導自己在未來合理地進行健康管理和個性化體檢。同時,隨著基因科技和其他技術手段的不斷突破,未來很有可能會出現更直接有效的干預手段,讓風險大幅降低。”

除了遺傳易感基因,王思振認為在癌症防控策略中,早期篩查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癌症治療手段的發展速度有它的侷限性,但是從預防的角度出發,提前判斷風險,同時做好早期篩查,這兩者的結合將有望徹底改變癌症作為眾病之王的地位。

以肝癌早篩為例,今年 3 月,泛生子聯合國家癌症中心,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釋出了基於細胞遊離 DNA(cfDNA)和蛋白標誌物的前瞻性佇列肝癌早篩研究成果。該研究依託泛生子自主開發的 Mutation Capsule 技術,可以從無症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透過血液檢測發現早期肝癌。同時,泛生子將在肝癌早篩成果的基礎上,不斷最佳化既有技術平臺,並運用至其它癌種。

在癌症早篩的前沿陣地上,泛生子已經取得關鍵性的技術突破。但在大規模應用之前,最大的挑戰卻是民眾的接受度。這其中有經濟上的問題,還有最基本的認知問題。

“市場教育或者說是技術科普,這些是泛生子企業使命的一部分。因為技術做的再好,如果不能被大規模應用,價值就無法體現。泛生子有一句口號叫‘探索、發現、應用、改變’,我們努力透過探索和發現創造出好的技術,並在應用的過程中進行市場教育,不管是醫生還是患者,亦或是合作伙伴。這是我們工作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大眾認知的改變將決定著癌症防控局面的改變。”

市場教育很難,但這是必要之事,也是企業的必經之路。

滴血測癌,是謊言還是預言?

傳統的癌症診斷,主要依靠的是活體組織檢查(即活檢)。為了判斷一個已經發現的“大瘤子”是良性還是惡性,需要從患者體內切取、鉗取或穿刺等取出病變組織,再進行病理學檢查,其技術難度高且風險較大。

隨著基礎科研的突破,人類發現腫瘤細胞死亡破裂的碎片或遺傳物質將釋放到血液或體液中。

近年來,一種只需要透過無創抽取外周血檢測其中含有的迴圈腫瘤細胞 DNA(ctDNA)的檢測技術逐漸被臨床採用,即液體活檢技術。

它可以實現對全身腫瘤資訊的監測,規避了傳統方式需要手術、穿刺活檢的侷限性。

一些人因此喊出了可“滴血測癌”,這是謊言還是預言?

“大家說的滴血測癌,背後的技術其實就是液體活檢,透過對血液中不同型別標誌物的分析,得到對癌症的一個基本判斷。至於滴血測癌的說法靠不靠譜,是謊言還是預言,主要看人們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和心態去理解。”

基因科技驅動下的癌症精準醫療,一個百年難遇的醫療變革

(來源:praisaeng / Fotolia)

王思振認為,液體活檢技術在未來癌症的防治中可以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臨床的需求程度、學術界的研究熱情,還是產業界的技術研發投入,大家看到的是未來,而不是謊言。

但是他同時指出,沒有什麼東西是萬能法寶,不可能透過一滴血就把所有的癌症或疾病都測了,或者說不管什麼階段的癌症都能測出來。液體活檢還需要很長的發展道路,但這個方向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泛生子在做的很多事情,利用血液中標誌物的檢測來達到對癌症早期篩查、診斷和監測的應用,也正在步步逼近這樣一個現實。

覆蓋癌症全週期,打造癌症精準醫療生態閉環

談到泛生子的定位和方向,

王思振說“從癌症早期篩查,到診斷及治療方案推薦,再到持續的監測,我們希望做一個圍繞癌症診療全週期的癌症精準醫療生態閉環。

作為國內頭部的癌症基因檢測企業,泛生子有底氣這麼說。

泛生子具有國際領先的技術創新能力,從大幅簡化 NGS 檢測流程的‘一步法’技術,到在癌症早篩領域極具潛力的‘Mutation Capsule’技術等,泛生子每一大步的發展都源於技術創新。

成立以來,泛生子已打造了

“LDT+IVD”

雙軌的服務和產品管線

,與全國眾多醫療機構合作,服務數萬例樣本。在個性化診療業務領域,除擁有數十項多發癌種的檢測服務外,也擁有涵蓋 NGS、數字 PCR 技術平臺的儀器和試劑盒獲批上市,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在癌症早篩領域,泛生子針對肝癌早篩難題的研究成果釋出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PNAS》;在藥企服務領域,泛生子已與多家著名企業合作,為跨國藥企、本土創新藥企、生物醫療 CRO 等合作伙伴提供從靶點篩選、臨床試驗設計及實施、伴隨診斷開發(CDx),到真實世界研究(RWS)的一體化服務。

基因科技驅動下的癌症精準醫療,一個百年難遇的醫療變革

(來源:泛生子官網)

我們的理想,是惠及所有人

精準醫療作為一種個性化的醫療理念,往往意味著高昂的治療成本,包括現在已經上市的免疫治療和基因治療,其費用都是天價。

2017 年 8 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全球首個 CAR-T 療法 Kymriah 上市,用於治療兒童、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但是超 47 萬美元的治療費用引發了全球質疑;今年 5 月,FDA 批准用於一次性治療脊髓性肌萎縮(SMA)的基因療法 Zolgensma 上市,作為一款備受矚目的基因療法,Zolgensma 可根本性地解決 1 型 SMA 的遺傳病因,在一次性治癒罕見遺傳病史上也具有絕對的里程碑進展,但這種一次性治療的費用將達到 210 萬美元,這也使其成為目前世界上最昂貴的藥物。

對此,王思振表示,這是經濟學上最簡單的一個道理。30 年前在中國汽車是最富有的人才能開,現在我們很多人都買得起。相信所有推動個體化醫療發展的人們,初衷都是想讓全人類享受到生物醫療技術進步的帶來的福祉。

同時,王思振還指出,所謂的“個體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比如我們去一個高檔酒店,只要你有錢,好酒好菜都能享受到,且由專人服務;而在一般的酒店,即使軟硬體不能和高檔酒店相比,但是它也能貼心的在你生日當天送上一份小禮物,這也是個體化服務的體現。所以王思振認為,我們所有人其實已經在享受個體化醫療發展的成果,只不過是程度和範圍的問題。

“泛生子不是那種做特高階、特貴的產品、只服務那些有錢人的企業,這不是我們的目標,也有悖於我們的理想。即使當成本的因素限制了我們產品的價格時,我們依然堅定地透過技術創新和實驗流程最佳化,把成本降下來,並積極地進行教育市場,讓更多的人接受新技術、新產品。

即使在外界看來這樣做既費力又燒錢,但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讓技術惠及所有人

,這也是醫療這個行業的價值觀,我們堅信並踐行。”

當機遇充滿了意義

訪談的最後,

DeepTech 問了王思振一個個人問題,即“為什麼要從別的行業出來做醫療領域的創業,尤其是癌症領域的創業?

王思振說道,

“最根本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醫療行業是治病救人的,它能啟用並傳遞每一個人心底裡的善良;

二是一個全新的科技能給一個行業甚至全人類帶來怎樣的改變,也許是百年難遇的重大變革。”

在創辦泛生子之前,王思振做的是網際網路通訊領域的創業。他認為自己在 2013 年前後進入生命科學領域,是一個極好的時間點,因為基因技術的發展,讓整個人類在生命科學領域都進入一個快車道。

“我覺得很少有哪個行業具備這種機會,我和泛生子的所有成員有幸參與到了人類知識邊界的擴張當中。未來有一天,如果說有一、兩個癌種在泛生子的努力下得到全面的控制,那麼我們這幫人做的事情就算成功了,這一生將充滿意義。”

同時,王思振也特別強調,這也是中國核心科技領域發展的一個機遇。

中國生物技術研發水平雖然不能說已經超過了歐美,但已經和國際水平接近。中國具有天然的資料總量、規模化的產業能力、龐大的市場容量和開明的政策支援,從這些角度來看,中國生物醫療行業將在未來 10 年或 20 年內爆發閃耀世界的光芒。

“我們都能看到,這個時代有那麼多人正在向未知邊界跨越,可能在未來的每一年,甚至每一天都會有改變世界的科技出現。作為其中的一員,我充滿信心和激情,在生物醫療領域裡,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百年難遇的重大變革之中。”

End-